圖為(wei) 聶榮縣國家能源集團希望小學多功能教室的暖廊。 趙書(shu) 彬 攝
那曲市平均海拔超過4500米,最冷時可以達到零下30℃。又是一年冬季,但這個(ge) 冬天的那曲市卻格外溫暖。隨著高海拔地區基層供暖工作的深入推進,從(cong) 城市到鄉(xiang) 村、從(cong) 學校到醫院,高寒的藏北充盈著濃濃的暖意。
來到聶榮縣尼瑪鄉(xiang) 銅龍村次央家,光伏供暖的暖氣片擺在臥室正中,源源不斷地提供著熱量。由於(yu) 采暖方式的變化,次央也把臥室的藏床換成了雙人床。“光伏供暖後,我們(men) 村民實現了零費用采暖,既暖和又實惠。”次央說。
2023年7月,尼瑪鄉(xiang) 開展實施“零碳”美麗(li) 鄉(xiang) 村建設項目,該項目采用“光伏+采暖”的運行模式,實現牧民群眾(zhong) 電力自發自用,形成綠色低碳循環發展。
新技術的應用不斷改善著群眾(zhong) 的生產(chan) 生活,一項上海市冬季供水保障技術正助力高寒地區自來水“一鍵即達”。目前,該技術試點項目已在海拔4500米、平均零下16℃的那曲市色尼區16戶群眾(zhong) 家中正常運行,群眾(zhong) 冬季用水困難得到有效緩解。據了解,該技術不需要電加熱絲(si) ,不需要水管保暖層,通過自動控製技術實現水管防凍,比傳(chuan) 統加熱保溫技術節約能耗95%。
從(cong) 牛糞生火到光伏電力,鄉(xiang) 村供暖方式正在發生變革。再到孩子們(men) 學習(xi) 生活的校園,暖廊裏的花草樹木,給校園生活增添了別樣的色彩。
走進海拔4700多米的聶榮縣國家能源集團希望小學,玻璃暖廊裏的花草樹木枝繁葉茂。“室外很冷,但在室內(nei) ,我們(men) 可以穿著輕便的衣服在暖廊、教室裏學習(xi) 、活動了。”學生次仁紮西說。2021年,國家能源集團投資725萬(wan) 元建成西藏自治區教育係統首個(ge) 加壓供氧的氣膜球館,有效緩解了孩子們(men) 在高原運動缺氧的問題;投資800萬(wan) 元,建成陽光暖棚項目,有效解決(jue) 了冬季高原大風、低溫天氣時,孩子們(men) 課間活動無處可去的問題。
那曲市高海拔學校供暖工程建設穩步推進,今年以來,及時下撥全市191所海拔4500米以上學校供暖工程建設資金2.06億(yi) 餘(yu) 元,實施太陽能供暖和暖廊項目。截至目前,太陽能+儲(chu) 能式電熱器項目已建成並投入使用;太陽能+電輔助、太陽能+空氣能熱泵和暖廊項目建成並進入試運行;太陽能+電分散項目設備采購已完成,改造工作正有序推進。
那曲市今年的集中供暖工作始於(yu) 10月15日,已供暖麵積達240萬(wan) 平方米,目前一次網平均供水溫度約90℃,平均回水溫度約70℃,二次網平均供水溫度約60℃,平均回水溫度約50℃,總體(ti) 供暖效果良好。
2023至2024年度供暖季已經到來,連日來,那曲市熱源廠提前部署、及早摸排、靠前服務,紮實細致做好冬季供暖各項工作,確保如期供暖,讓廣大群眾(zhong) 暖身更暖心。
根據智慧生態精品城市建設總體(ti) 布局,為(wei) 推動清潔能源供暖發展,那曲市熱源廠積極推進清潔能源開發,目前與(yu) 西藏錦杭公司達成協議開發地熱供暖,於(yu) 11月底可解決(jue) 80萬(wan) 平方米的供暖需求。同時,與(yu) 江蘇盛世節能公司合作,利用地源熱泵技術,於(yu) 年內(nei) 可實現80萬(wan) 平方米的供暖範圍覆蓋。
下一步,那曲市將充分發揮地熱和地源熱泵“零排放、零汙染、低成本”優(you) 勢,於(yu) 2024年進一步開發地熱,推廣地源熱泵技術,於(yu) 2024年9月前再擴大地熱覆蓋麵積120萬(wan) 平方米,並逐步淘汰現有燃煤鍋爐,實現低碳發展。
新能源、新技術、新設備讓藏北的供暖更綠色、更環保,也讓藏北各族群眾(zhong) 的生活更暖心、更舒心。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