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統籌鄉(xiang) 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布局,建設宜居宜業(ye) 和美鄉(xiang) 村。近年來,西藏各市地結合本地實際,成立農(nong) 村人居環境建設和環境綜合整治領導小組,在建設美麗(li) 鄉(xiang) 村、農(nong) 村人居環境整治、鄉(xiang) 村文明建設、發展鄉(xiang) 村經濟等方麵走出了自己的路子,一個(ge) 個(ge) 美麗(li) 宜居鄉(xiang) 村遍布西藏各地。
“建設”是基礎
馬路上,太陽能路燈、排水管道、垃圾分類箱等基礎設施隨處可見,多彩的文化牆引人駐足;文化廣場上,村民在健身器材上舒活筋骨、拉家常,臉上洋溢著幸福的微笑……走進拉薩市曲水縣南木鄉(xiang) 江村,眼前呈現出一幅安居樂(le) 業(ye) 的鄉(xiang) 村圖景。
這是“全國文明村鎮”——江村全力推進美麗(li) 鄉(xiang) 村建設結下的累累碩果。
2019年8月,江村美麗(li) 鄉(xiang) 村建設工程正式開工,項目總投資4400餘(yu) 萬(wan) 元。其中,縣級投資2300萬(wan) 元,主要用於(yu) 排水建設、文化廣場建設、汙水處理廠建設;群眾(zhong) 自籌資金1300萬(wan) 餘(yu) 元,主要用於(yu) 自家院內(nei) 改廚、衛生間、門前屋後的綠化、土地平整等;村集體(ti) 經濟投入700萬(wan) 餘(yu) 元,用於(yu) 建設村莊和轄區國道沿線的綠化、村莊的停車場、道路硬化等。
在拉薩市墨竹工卡縣,江蘇南京援藏項目——墨竹工卡縣塔巴村“美麗(li) 鄉(xiang) 村·幸福家園”生態宜居工程已完成收。據了解,該項目總投資3995.83萬(wan) 元,於(yu) 2021年12月開工建設,建設內(nei) 容包括村莊環境整治,實施“五改”工程及硬化、綠化、給排水、亮化等環境整治工程。結合塔巴陶瓷和民族手工藝等優(you) 勢產(chan) 業(ye) 打造和引入產(chan) 業(ye) 發展,為(wei) 該村群眾(zhong) 提高家庭收入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據了解,2019年,西藏正式啟動美麗(li) 宜居示範村創建工作,計劃到2025年創建1000個(ge) 美麗(li) 宜居示範村。同時,製定出台《西藏自治區農(nong) 村人居環境整治美麗(li) 宜居示範村創建工作指導意見》《西藏自治區農(nong) 村人居環境整治美麗(li) 宜居示範村認定辦法》等法律法規,為(wei) 西藏各市地、縣區建設美麗(li) 宜居示範村工作作出了明確規定和要求。
山南市2022年實施美麗(li) 宜居示範村建設項目34個(ge) ,項目涵蓋村容村貌提升、生活垃圾處理、生活汙水治理、村內(nei) 主幹道路和入戶路、給排水、廁所、打麥場和曬場。
拉薩市穩步推進鄉(xiang) 村建設行動,不斷改善農(nong) 村生產(chan) 生活條件,加快建設宜居宜業(ye) 和美鄉(xiang) 村。其他各市地美麗(li) 鄉(xiang) 村建設也在穩步推進中。據統計,截至2023年3月,西藏已累計創建認定自治區級美麗(li) 宜居示範村505個(ge) ,完成總體(ti) 目標任務的50.5%。
“管護”是保障
在深入實施村容村貌提升過程中,拉薩市曲水縣南木鄉(xiang) 江村以村容環境提升為(wei) 重點,通過“縣統籌指導、鄉(xiang) 組織推動、村實施管理”的方式,全力建設美麗(li) 江村,主推“一規兩(liang) 硬三亮四綠五建六改七清八新”措施,著力改善群眾(zhong) 生產(chan) 生活條件,打造美麗(li) 宜居鄉(xiang) 村。
江村第一書(shu) 記張文武介紹,為(wei) 充分發揮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主體(ti) 作用,引導群眾(zhong) 積極參與(yu) 示範村建設,江村實行縣級財政投資60%、村集體(ti) 投入20%、群眾(zhong) 自費投入20%的模式,鼓勵群眾(zhong) 投工投勞,探索形成了鄉(xiang) 村振興(xing) 示範村“美麗(li) 鄉(xiang) 村·幸福家園”建設整村推進可參考、可借鑒的工作經驗。
“現在村子越來越美了,亂(luan) 扔垃圾的現象很少見,大家都自覺地將垃圾分類後投入分類垃圾桶,共同維護著幹淨整潔的村容村貌。”江村村民拉瓊說。
如今,在江村村民的心中,村莊清潔任務已經是一項常態化工作。這不僅(jin) 提升了村莊顏值,還增強了村民的幸福感、獲得感。
在拉薩市章多鄉(xiang) 恰村,隨著人居環境整治、美麗(li) 鄉(xiang) 村建設等工作的推進,村裏的基礎設施得到了改善,村民的觀念實現了轉變。目前,村民們(men) 熱心美化家園、教育孩子們(men) 愛護花草、保護環境。
在美麗(li) 鄉(xiang) 村建設中,墨竹工卡縣已經建成14個(ge) 汙水處理廠,但後期工作仍然任重道遠。
單增旺久從(cong) 2021年起就開始在鄉(xiang) 鎮汙水處理廠工作。“汙水處理事關(guan) 墨竹工卡縣群眾(zhong) 的生命健康,做這份工作要求責任心很高,我一定會(hui) 努力把工作做好。”單增旺久說。
林芝市巴宜區久巴村村委會(hui) 主任旺堆說:“我們(men) 會(hui) 組織村民每周一和周五早上打掃衛生,現在我們(men) 的環境衛生特別好。”
近年來,西藏各市地采取多種形式發動群眾(zhong) ,讓群眾(zhong) 積極參與(yu) 美麗(li) 鄉(xiang) 村建設。山南市浪卡子縣打隆鎮憑借出色的整治成效,榮獲山南市農(nong) 村人居環境整治季度成效“十佳鄉(xiang) 鎮”流動紅旗。
如今,從(cong) 羌塘草原到藏南穀地、從(cong) “雪域江南”到阿裏高原,像打隆鎮這樣爭(zheng) 創先進的鄉(xiang) 鎮越來越多,建設美麗(li) 家園、樹立文明新風逐漸成為(wei) 群眾(zhong) 的共識。廣大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在積極投身美麗(li) 鄉(xiang) 村建設過程中,改變了觀念、提升了本領,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產(chan) 業(ye) 發展”是關(guan) 鍵
在林芝,提到久巴村,可能有些人沒那麽(me) 熟悉,但提到“草莓村”,大家都有所耳聞。久巴村隸屬於(yu) 巴宜區更章門巴民族鄉(xiang) ,這幾年因盛產(chan) 草莓而遠近聞名。
沿著318國道多布湖段旁的小路向裏行進不到兩(liang) 分鍾的車程,便來到了久巴村。藍天白雲(yun) 下,規劃有致的藏式小樓鑲嵌在青山腳下,與(yu) 遠處靜謐的多布湖交相輝映,村道上不時有遊人駐足停留,構成了一幅靜謐唯美的田園山居圖,讓人心曠神怡。
久巴村共31戶125人,是由久巴自然村與(yu) 色丁當嘎自然村合並而成的建製村。2008年,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多布傑在成都市雙流區參觀考察時了解到了草莓種植項目。活動結束後,多布傑萌生了帶領群眾(zhong) 種植草莓增收致富的想法,但剛開始,這個(ge) 想法並沒有得到大家的認可。後來,在多布傑的帶領下,久巴村9名黨(dang) 員群眾(zhong) 積極響應種植草莓,草莓的大豐(feng) 收讓村裏其他群眾(zhong) 對草莓種植產(chan) 生了興(xing) 趣。2009年8月,久巴村成立草莓種植農(nong) 牧民專(zhuan) 業(ye) 合作社,村裏群眾(zhong) 幾乎都參與(yu) 其中。2018年,村黨(dang) 支部新建草莓育苗大棚10座,填補了林芝市草莓育苗領域的空白。如今,久巴村家家戶戶都是草莓種植能手。
村集體(ti) 經濟搞活了,如何將發展成果惠及群眾(zhong) 、帶領群眾(zhong) 共建美好家園成為(wei) 了村黨(dang) 支部的又一重點工作。2014年,在政府投資、搬遷補償(chang) 的基礎上,村黨(dang) 支部發動群眾(zhong) 自籌資金,建成了集便民服務大廳、黨(dang) 員活動室、婦聯之家、兒(er) 童之家、新舊西藏對比室、圖書(shu) 室等為(wei) 一體(ti) 的標準化活動場所,黨(dang) 員群眾(zhong) 精神文化生活逐漸豐(feng) 富了起來,幸福感不斷攀升。
無獨有偶,昌都市洛隆縣馬利鎮立足毗鄰國道349線的地理優(you) 勢和海拔較低、適合經濟作物種植的自然條件,爭(zheng) 取扶貧資金108.84萬(wan) 元,建成高效日光溫室5座。村裏建立幹部包基地、村“兩(liang) 委”班子包棚、黨(dang) 員帶動群眾(zhong) 的三級網格化包扶工作機製,將支部建在基地上,把黨(dang) 員聚在產(chan) 業(ye) 鏈上,把西瓜、水蜜桃等10餘(yu) 種水果、蔬菜種植作為(wei) 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實施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的強力引擎,通過“黨(dang) 建領航+技術指導+激發動力+搭建平台+利益鏈接”模式,建立健全長效種植產(chan) 業(ye) 發展機製,全麵促進馬利鎮鄉(xiang) 村振興(xing) 穩步發展,群眾(zhong) 幸福感持續攀升。
近年來,西藏把發展壯大村級集體(ti) 經濟作為(wei) 建設美麗(li) 鄉(xiang) 村的重要舉(ju) 措,打造了一批具有示範引領作用的集體(ti) 經濟樣板村、示範點。目前,全區共5535個(ge) 村居有集體(ti) 經濟、占村居總數的99.89%,其中,年收入5萬(wan) 元至50萬(wan) 元的村居有2410個(ge) 、50萬(wan) 元以上的村居有576個(ge) 。
自治區鄉(xiang) 村振興(xing) 局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下一步,西藏將結合實際,有效運用浙江省“千村示範萬(wan) 村整治”工作經驗,著力強化規劃引領,充分發揮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主體(ti) 作用,不斷提升農(nong) 牧區基礎設施完備度、公共服務便利度、人居環境舒適度,讓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過上更加舒心的日子。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