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點:日喀則市桑珠孜區(海拔3860米)
天氣: -15℃/11℃ 多雲(yun)
廣袤的高原上,在連綿起伏的山巒之下,是藏族農(nong) 家趕著傳(chuan) 統的“二牛抬杠”耕耘的場景,旁邊的“阿佳”則撒下希望的青稞種子……這樣的場景當然不會(hui) 出現在現在這個(ge) 滴水成冰的季節,而是躍然於(yu) 藏家傳(chuan) 統村居的院牆之上。“我家這麵牆原來就是貼滿了牛糞,現在畫上了我們(men) 平時勞動的景象,感覺比之前更好看了。”桑珠孜區東(dong) 嘎鄉(xiang) 色定村的村民旦瓊說,此前的一年又一年,他都是把牛糞貼在牆上,固然有傳(chuan) 統的高原美感,但是與(yu) 現在院牆上畫的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場景相比,還是現在的感覺更不錯。
鄉(xiang) 村振興(xing) 、民族團結、道路安全、移風易俗、傳(chuan) 統文化、現代文明、高原特色……各式各樣的場景,現在已經出現在了桑珠孜區東(dong) 嘎鄉(xiang) 、聶日雄鄉(xiang) 、曲美鄉(xiang) 、納爾鄉(xiang) 部分鄉(xiang) 村的道路兩(liang) 旁。一幅幅栩栩如生的手繪牆畫,“爬上”了錯落有致的藏式小樓,“登上”了一座座藏式院落的院牆,成為(wei) 一道道亮麗(li) 的風景線。在幹淨整潔的鄉(xiang) 村道路旁,錯落有致的農(nong) 家庭院上,粉刷一新的牆麵上色彩豔麗(li) 的大型牆繪以直觀的畫麵和村民喜聞樂(le) 見的形式,將鄉(xiang) 村振興(xing) 、民族團結、移風易俗等內(nei) 容與(yu) 農(nong) 村景觀有機結合,讓一堵堵“牛糞牆”有了新活力吸引著過往路人的目光。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畫麵、一段段民族團結的故事,與(yu) 鄉(xiang) 村環境融為(wei) 一體(ti) ,形成了“村中有畫、畫中有村”的整體(ti) 風貌;一麵麵文明和諧、多彩絢麗(li) 的彩繪牆,猶如一張張靈動的文明標簽,將黨(dang) 的方針政策、藏族同胞的幸福生活活靈活現地展示在牆上,不僅(jin) 扮靚了鄉(xiang) 村美景,也傳(chuan) 遞了向上向善向美的正能量,處處都能讓人感受到美麗(li) 鄉(xiang) 村文明發展的濃鬱氣息。
這是在桑珠孜區委區政府、青島市第十批援藏幹部人才組大力支持下,桑珠孜區委宣傳(chuan) 部著力於(yu) 傳(chuan) 承發展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深度挖掘創新傳(chuan) 統高原文化,展現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豐(feng) 碩成果,培育提升各族群眾(zhong) 文化參與(yu) 感、獲得感和認同感,有效推進構築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由桑珠孜區委宣傳(chuan) 部、桑珠孜區創城辦積極開展的鄉(xiang) 村社區文化牆打造項目,使傳(chuan) 統“牛糞牆”轉變為(wei) 現代“文明牆”的一道桑珠孜亮麗(li) 新風景。按照項目計劃,根據桑珠孜區實際情況和條件,桑珠孜區委宣傳(chuan) 部、創城辦選取了東(dong) 嘎、聶日雄、曲美、納爾4個(ge) 鄉(xiang) 7個(ge) 村的23個(ge) 點位,分別處於(yu) 318國道、349國道、208省道通往日喀則西部、西南部、西北部的主幹道兩(liang) 側(ce) ,依據桑珠孜鄉(xiang) 村主幹道特色文化、風貌等為(wei) 設計元素,以牆體(ti) 彩繪藝術手段助力美麗(li) 鄉(xiang) 村建設,用藝術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發展,以用藝術改造鄉(xiang) 村的新觀念,在傳(chuan) 統文字、廣告等形式表述觀念下用藝術畫麵形式表達美麗(li) 鄉(xiang) 村、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等內(nei) 容,並植入西藏獨有的人文風情、民族文化,以牆體(ti) 手繪的藝術手段充分再現民族特色文化並呈現出黨(dang) 的光輝照耀下雪域高原一片繁榮景象。
經過改造,從(cong) 聶日雄鄉(xiang) 到東(dong) 嘎鄉(xiang) 、從(cong) 曲美鄉(xiang) 到納爾鄉(xiang) ,一幅幅手繪畫沿著鄉(xiang) 村主幹道將一座座美麗(li) 鄉(xiang) 村串聯起來,一麵麵原先貼滿牛糞的舊牆壁變成了“會(hui) 說話”的文化板、文明牆,成為(wei) 村民們(men) 的“文明引導牆”“村容村貌牆”。“我們(men) 將高原農(nong) 耕文化、民族團結故事、道路安全常識等內(nei) 容繪製在牆上,村民進出都可以看到,潛移默化中會(hui) 起到一定的宣傳(chuan) 作用,同時這些文明牆上繪製的精美的風景畫,也給鄉(xiang) 村增添了一份美景,弘揚了農(nong) 村文明健康、積極向上的文化風氣。”桑珠孜區委常委、宣傳(chuan) 部長達拉說,這個(ge) “牛糞牆”變“文化牆”“文明牆”的項目,把農(nong) 村傳(chuan) 統的“牛糞牆”作為(wei) 宣傳(chuan) 文化的有效載體(ti) ,倡導“生態文明、文明交通、移風易俗、文明鄉(xiang) 村”等重點內(nei) 容,目的就是為(wei) 了全麵挖掘傳(chuan) 承民族特色,弘揚高原特色文化,豐(feng) 富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文化生活,通過呈現出的一個(ge) 個(ge) 生動形象、形狀迥異的“文化牆”,切實讓鄉(xiang) 村更加美麗(li) 整潔,讓群眾(zhong) 生活環境更上一層樓,既展現廣大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的智慧和群眾(zhong) 內(nei) 心世界的真實寫(xie) 照,又充分體(ti) 現出日喀則各族群眾(zhong) 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使富含文化氣息的彩繪牆成為(wei) 日喀則一條條國道上的新風景和讓外地遊客了解日喀則文化底蘊、旅遊產(chan) 業(ye) 的新名片。
據介紹,日喀則市和桑珠孜區把美麗(li) 鄉(xiang) 村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人居環境整治、提升社區基層治理能力和推動文明社區建設有機融合起來,在大力實施硬化、淨化、綠化、美化、亮化工程的同時,更是在提升文化上下功夫,多個(ge) 縣區、鄉(xiang) 鎮把牆體(ti) 彩繪作為(wei) 宣傳(chuan) 鄉(xiang) 風文明的有效載體(ti) ,在牛糞牆上勾勒出樸實幸福的生活場景,在潛移默化中滋潤群眾(zhong) 的精神土壤,為(wei) 助力建設高原美麗(li) 鄉(xiang) 村增添文化底蘊,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凝心聚力、振奮人心。下一步,桑珠孜區將持續開展人居環境整治和鄉(xiang) 風文明建設,進一步推廣打造這種百姓喜聞樂(le) 見、通俗易懂的主題文化牆,實現全區14鄉(xiang) 街文化牆全覆蓋,使其成為(wei) 新農(nong) 村建設的重要文化陣地和村民的美德教育牆、文明新風牆,不斷提升人民群眾(zhong) 滿意度和幸福感,爭(zheng) 創打造一批文明幸福村。(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記者/青島援藏幹部 王建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