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研究揭示:2500年前青藏高原已經廣泛飼養犛牛和黃牛

發布時間: 2023-12-18 08:52:00 來源: 新華網

  2500年前青藏高原牧民已經開始廣泛飼養(yang) 犛牛、黃牛及其雜交後代——犏牛。近日,國際學術期刊《科學進展》在線發表了西北農(nong) 林科技大學雷初朝教授團隊聯合四川大學考古科學中心、美國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等10家單位共同完成的關(guan) 於(yu) 青藏高原史前犛牛馴化與(yu) 黃牛利用研究的論文,該研究為(wei) 進一步探究犛牛馴化和黃牛的高原適應性提供了遺傳(chuan) 學證據。

  在世界“第三極”的青藏高原,家犛牛、黃牛及其雜交後代——犏牛對人類定居高海拔極端環境意義(yi) 重大,它們(men) 不僅(jin) 是高原農(nong) 業(ye) 犁耕和運輸的主力,牛肉和酥油、酸奶等牛乳製品更是人們(men) 重要的食物資源,犛牛毛編織的帳篷能抵禦烈風酷寒,牛糞還是高原必不可少的主要燃料。

  針對青藏高原犛牛和黃牛的起源馴化、犏牛的利用和黃牛如何適應高原環境等遺傳(chuan) 學和考古學長期關(guan) 注的問題,該研究綜合運用動物考古學及古DNA分析技術,發現西藏自治區山南市瓊結縣史前邦嘎先民同時飼養(yang) 、利用了犛牛與(yu) 黃牛。在親(qin) 緣關(guan) 係上,邦嘎出土的黃牛骨與(yu) 我國西北地區石峁遺址出土的3900年前的黃牛骨,經檢測研究和現代青藏高原黃牛呈現遺傳(chuan) 連續性,說明史前時期青藏高原黃牛極有可能由我國西北地區傳(chuan) 入。

  該研究還發現了邦嘎黃牛和犛牛發生雜交的遺傳(chuan) 學證據,證實邦嘎黃牛擁有12.1%-19.5%的家養(yang) 犛牛血統,表明距今2500年前,犛牛和黃牛的雜交已很普遍,且邦嘎遺址牧民已經知道利用其雜交後代犏牛。因為(wei) 犏牛的產(chan) 奶、產(chan) 肉及役用性能均高於(yu) 犛牛及黃牛,對犏牛的利用是青藏高原牧業(ye) 的一項重大創新。

  結合邦嘎遺址其他研究成果,該研究揭示了邦嘎史前牧民將犛牛、黃牛及其雜交後代,與(yu) 綿羊、山羊和馬等家養(yang) 動物綜合,創造了多元生計係統,廣泛利用牲畜獲取肉、奶、皮毛和糞便燃料。這種混合牲畜生產(chan) 係統以及大麥、小麥的種植,表明距今約3000至2000年前,青藏高原南部農(nong) 牧經濟的多元融合已經形成。

(責編: 陳衛國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中國故事|行路“高高原”

    如果說西藏是“世界屋脊”,那曲就是“屋脊上的屋脊”。這個中國海拔最高的地級市平均海拔超4500米,被當地幹部群眾稱為“高高原”。 [詳細]
  • 西藏拉薩:惠民犛牛肉上市

    據了解,惠民犛牛肉銷售活動因實惠的價格、良好的品質深受廣大市民群眾的歡迎。今年是拉薩市開展犛牛肉惠民上市活動的第七年,全市犛牛肉上市銷售計劃48萬斤,統一銷售價格為36元/斤,政府補貼3元/斤給銷售商。  [詳細]
  • 類烏齊:發展犛牛產業 托起村民致富夢

    雄奇的雪山峽穀與高原草甸相擁,瀾滄江係(紫曲、格曲、昂曲三大河流)的奔騰江水百轉千回,紫曲河國家濕地公園美侖美奐,大自然的傑作為這片土地賦以詩意和遠方。  [詳細]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