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拉孜縣司法局拉孜司法所獲評自治區新時代“楓橋式”司法所。
近年來,日喀則市拉孜縣司法局拉孜司法所以建設“楓橋式”司法所為(wei) 目標,堅持黨(dang) 建引領,建陣地、抓隊伍、強保障、促業(ye) 務,夯實基層依法治理基礎,有效維護社會(hui) 和諧穩定,為(wei) 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法治保障。
聚力規範化建設,築牢法治建設基礎
堅持黨(dang) 建引領,推動業(ye) 務發展。拉孜司法所著力提升基層黨(dang) 建引領力,成立黨(dang) 小組、開展主題黨(dang) 日和誌願服務活動,全麵推行“黨(dang) 建+普法”“黨(dang) 建+法治”“黨(dang) 建+人民調解”“黨(dang) 建+公共法律服務”“黨(dang) 建+社區矯正”“黨(dang) 建+安置幫教”“黨(dang) 建+誌願活動”工作模式,強化黨(dang) 建與(yu) 業(ye) 務深度融合。
優(you) 化工作環境,提升服務水平。拉孜司法所緊盯“楓橋式”司法所建設目標,積極爭(zheng) 取縣委、縣政府支持,配齊司法所所長,配備專(zhuan) 職人民調解員。強化業(ye) 務培訓、提升服務水平,轉變工作作風、提升服務效能,聯合法院、公安等部門,開展“上門調解”“地毯式排查”等工作,將司法所各項職能向村居、聯戶延伸。
強化陣地建設,打造特色品牌。拉孜司法所加強法治文化建設,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法治公園等法治文化陣地,發揮“拉孜堆諧”品牌影響力,創新融入法治元素、法治精神和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通過法治文藝演出、法治主題歌曲、普法小品和相聲等群眾(zhong) 喜聞樂(le) 見、易於(yu) 接受的方式傳(chuan) 播法治精神、唱響法治主旋律,讓群眾(zhong) 在寓教於(yu) 樂(le) 、潛移默化當中樹立法治意識。
聚力科學化治理,實現矛盾糾紛化解
推進力量整合,構建“楓橋式”人民調解組織。拉孜司法所堅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建立以拉孜鎮人民調解委員會(hui) 為(wei) 主幹,“孜果村黨(dang) 員調解室”和“玉哲村黨(dang) 員調解室”為(wei) 左右臂,聯戶長、網格員、村居法律顧問、法律明白人、基層宣講員、老黨(dang) 員及致富帶頭人等參與(yu) 協助的“1+2+X”鄉(xiang) 村調解網格體(ti) 係,促使信訪案件數量逐步下降。
創新推進“調解+誌願服務”“調解+心理谘詢”“調解+法治宣傳(chuan) ”模式,切實把矛盾糾紛解決(jue) 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實現矛盾不上交。拉孜司法所突出“三所兩(liang) 中心一點”(司法所、派出所、律師事務所,綜治中心、一站式矛盾糾紛調解中心,巡回審判點)作用,完善訴前調解、強化部門聯動、落實信息互通共享,有力形成非訴訟糾紛多元閉環化解機製。建立由金牌調解員、“三官”、律師、教師組成的“人民調解專(zhuan) 家庫”,為(wei) 疑難複雜矛盾糾紛調解提供專(zhuan) 業(ye) 支撐。近年來,拉孜司法所調解成功率達96%。
堅持需求導向,構建“訂單式”普法宣傳(chuan) 。拉孜司法所嚴(yan) 格落實“誰執法誰普法”責任製,以“法律十進”活動為(wei) 載體(ti) ,突出重點普法對象,聯合鎮綜治中心、派出所、派出法庭、學校等部門,以需求為(wei) 導向開展“訂單式”普法,利用抖音、微信等新媒體(ti) 平台拓寬普法渠道,滿足基層群眾(zhong) 普法需求。
立足宗旨為(wei) 民,構建“貼心式”法律服務。拉孜司法所依托司法所建立公共法律服務站,以法律援助為(wei) 主線,通過“律師坐班+智能終端”模式,推動線上線下同發力,全方位、高質量為(wei) 群眾(zhong) 提供法律服務,依法維護人民群眾(zhong) 的合法權益。
近年來,拉孜司法所開展各類法律服務活動310餘(yu) 次,提供法律谘詢1400餘(yu) 人次。
聚力法治化保障,依法推動基層治理
強化法治審核,服務經濟社會(hui) 發展。聚焦“四件大事”聚力“四個(ge) 創建”,拉孜司法所紮實開展司法所服務鄉(xiang) 村振興(xing) 專(zhuan) 項行動,為(wei) 產(chan) 業(ye) 化經營、土地承包、資產(chan) 經營等進行法治審核把關(guan) ,以優(you) 質高效的法律服務護航鄉(xiang) 村經濟健康發展。
堅持依法用權,服務黨(dang) 委、政府決(jue) 策。拉孜司法所積極拓展司法所職能,推進司法所長列席鎮黨(dang) 政工作會(hui) 議,主動參與(yu) 鎮黨(dang) 委、鎮政府規範性文件和重大事項研究決(jue) 策,為(wei) 鎮黨(dang) 委、鎮政府開展合法性審核11件、提出法律意見建議11條,開展會(hui) 前學法、法治專(zhuan) 題講座34次。
堅持製度建設,開展“民主法治示範村”創建活動。為(wei) 提高村級組織法治化管理水平,拉孜司法所加強村幹部涉農(nong) 法律知識的培訓、學習(xi) ,要求村幹部以身作則,以法為(wei) 行動準則,做法治宣傳(chuan) 員;結合各村實際,製定村規民約,使村內(nei) 社會(hui) 治安、家庭家教家風等各方麵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推行重大事項決(jue) 策“四議兩(liang) 公開”製度,依法開展村級組織換屆選舉(ju) ,建立健全監督製度。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