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答好民生考卷 回應人民期盼——代表委員幹部群眾熱議民生新氣象

發布時間: 2024-01-08 09:56:00 來源: 西藏日報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guan) 情。近年來,西藏在奮力推動高質量發展過程中,持續把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wei) 奮鬥目標,切實增進民生福祉。今年的自治區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城鄉(xiang)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6.5%和10%左右”“完成營造林120萬(wan) 畝(mu) ”“環境空氣質量優(you) 良天數比例達99%以上”等民生成績,獲得陣陣掌聲和連連點讚。

  連日來,參加自治區兩(liang) 會(hui) 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廣大基層幹部群眾(zhong) 圍繞民生問題積極熱議。

  醫療是最直接的民生之一,事關(guan) 人民健康和福祉。為(wei) 提升基層醫療衛生的服務能力,林芝市巴宜區衛健委狠抓基層地區醫療衛生設施建設,有力促進優(you) 質醫療衛生資源擴容下沉。

  林芝市巴宜區衛健委主任王晨曦說:“2023年,我們(men) 與(yu) 東(dong) 莞市衛健局就援藏幫扶進行溝通交流,根據巴宜區醫療健康產(chan) 業(ye) 發展實際,逐步調整援藏重心,在堅持三級醫院對口幫扶基礎上,提升基層社區醫院對口鄉(xiang) 鎮援藏占比。同時,加大提升基層醫療機構設施建設,人才隊伍和醫療條件雙管齊下,共同促進基層醫療衛生水平能力提升。”

  王晨曦介紹,2023年以來,巴宜區對各基層醫療機構總投資900餘(yu) 萬(wan) 元,打造了魯朗鎮衛生院供暖供氧項目以及紮西崗村等12個(ge) 村級醫務室三室分離標準化建設項目,布久鄉(xiang) 、更章鄉(xiang) 衛生院發熱門診改造及疫情監測能力建設項目,在部分有能力的鄉(xiang) 鎮衛生院(米瑞鄉(xiang) 衛生院、林芝鎮衛生院和布久鄉(xiang) 衛生院)進行試點,推進基層農(nong) 牧區醫療服務能力提升計劃、百巴鎮衛生院藏藥浴項目以及開展村醫培訓等,不斷提升農(nong) 牧區醫療服務能力及基層群眾(zhong) 就醫體(ti) 驗。

  近年來,西藏圍繞“老有所養(yang) ”這一重要民生事項采取了一係列養(yang) 老服務建設措施,不少老年人“家門口”就近養(yang) 老正加速成為(wei) 現實。

  朗縣登木鄉(xiang) 比鄰村由3個(ge) 自然村組成,村裏老年人口比例近25%,村中獨居老人偏多。林芝市民政局駐朗縣登木鄉(xiang) 比鄰村黨(dang) 支部第一書(shu) 記、工作隊隊長李飛說:“駐村工作隊協同村‘兩(liang) 委’主動作為(wei) ,爭(zheng) 取上級部門支持,建成了初具規模的農(nong) 村幸福院,現在老人們(men) 在幸福院裏一起吃飯、喝茶、聊天、唱歌跳舞,享受幸福的老年生活,時常還有精彩的文藝活動,處處充滿著歡聲笑語。”

  美術館裏的展覽,城市書(shu) 屋裏的講座,劇場裏的演出……在工作之餘(yu) ,西藏群眾(zhong) 在文化娛樂(le) 上的選擇越來越豐(feng) 富,精神生活品質有效提升。

  “實施文化惠民工程,一定要貼近民生、體(ti) 貼民意,在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大背景下,我們(men) 要堅持麵向基層、服務群眾(zhong) ,加快完善城鄉(xiang) 公共文化設施網絡,擴大公共文化服務覆蓋麵,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讓‘文化惠民’傳(chuan) 遞更多更充實的民生溫度。”自治區人大代表、拉薩市堆龍德慶區德慶鎮德慶村黨(dang) 委書(shu) 記羅桑卓嘎介紹,2023年,拉薩市堆龍德慶區積極開展“文化進萬(wan) 家”“送文化下鄉(xiang) ”“戲曲進鄉(xiang) 村”等文化惠民活動,讓文化惠民真正走進百姓家。2023年,堆龍德慶區開展惠民活動420餘(yu) 次,受眾(zhong) 群眾(zhong) 達8.4萬(wan) 人次。

  羅桑卓嘎表示:“未來,我將緊緊圍繞人大代表的職責任務,聽取群眾(zhong) 的意見建議,認真履職,把更多優(you) 質文化服務送到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身邊,豐(feng) 富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文化生活,提升基層群眾(zhong) 精神文化素養(yang) ,給群眾(zhong) 生活增添色彩,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

  拉薩市堆龍德慶區委宣傳(chuan) 部常務副部長王丹丹表示,近年來,堆龍德慶區組織宣傳(chuan) 戰線黨(dang) 員幹部、農(nong) 牧民宣講員,深入基層開展理論宣講、文藝演出、政策宣傳(chuan) 、義(yi) 診谘詢、誌願服務,把惠民利民政策、法律、文化、科技、衛生知識送給群眾(zhong) ,宣傳(chuan) 思想文化戰線的工作者們(men) 也真切地用筆與(yu) 鏡頭記錄了祖國的巨大變化,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特別是精神生活的升華。

(責編: 陳衛國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