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西藏自治區人大代表、洛隆縣委副書記、縣長巴桑次仁:讓青稞產業成為群眾增收致富的“軟黃金”

發布時間: 2024-01-08 10:17:00 來源: 西藏商報

  洛隆縣山清水秀,土地肥沃,是西藏自治區商品糧基地縣之一,素有“藏東(dong) 糧倉(cang) ”的美譽。

  在自治區兩(liang) 會(hui) 上,自治區人大代表、洛隆縣委副書(shu) 記、縣長巴桑次仁介紹,“青稞是洛隆縣的龍頭產(chan) 業(ye) ,我們(men) 圍繞‘五大養(yang) 殖基地、七大種植基地’的產(chan) 業(ye) 布局,強化龍頭企業(ye) 支撐,在青稞產(chan) 業(ye) 方麵前後投入7607.27萬(wan) 元,實施青稞基地建設項目、青稞良種繁育基地及加工基地建設、青稞精釀啤酒等以青稞為(wei) 主的項目,目前,各個(ge) 項目效益都很不錯。”

  作為(wei) 青稞盛產(chan) 地,洛隆縣將如何為(wei) 老百姓謀福利,如何把“洛隆糌粑”推向新的高度為(wei) 己任,在全縣建立優(you) 質青稞生產(chan) 基地近6萬(wan) 畝(mu) 。巴桑次仁介紹,在打造“洛隆糌粑”的基礎上,洛隆縣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積極與(yu) 農(nong) 戶簽訂良種收購合同,以高於(yu) 市場價(jia) 0.3元/斤的價(jia) 格收購良種,大力發展訂單農(nong) 業(ye) ,通過良種收購,帶動了洛隆縣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種植青稞良種的積極性。同時,連續5年為(wei) 全市十一縣(區)提供良種700餘(yu) 萬(wan) 斤。

  如今,洛隆縣糌粑的代名詞是“洛宗糌粑”,“洛宗糌粑”在全區市場上更是一張響亮的產(chan) 業(ye) 名片。

  回望洛隆縣青稞產(chan) 業(ye) 發展之路,從(cong) 最傳(chuan) 統的青稞磨製成粉到現在的深加工產(chan) 品,青稞產(chan) 業(ye) 實現了華麗(li) 蛻變,為(wei) 當地企業(ye) 、群眾(zhong) 帶來了可觀的前景和收入。巴桑次仁自豪地說:“隨著生產(chan) 水平的提高,青稞精深加工產(chan) 品的品種逐漸豐(feng) 富,附加值也越來越高。青稞加工方麵由龍頭企業(ye) 洛宗特色產(chan) 品開發有限公司和洛隆縣農(nong) 牧科技推廣服務中心負責經營,一粒粒青稞每天都在這兩(liang) 家公司不同的生產(chan) 車間裏完成蛻變。”

  據了解,洛宗特色產(chan) 品開發公司是一家專(zhuan) 注於(yu) 青稞深加工的現代化企業(ye) ,是西藏自治區扶貧龍頭企業(ye) 之一。該公司按照“公司+基地+農(nong) 戶+市場”的產(chan) 業(ye) 化經營模式運營,實行專(zhuan) 業(ye) 化和標準化生產(chan) 。公司主打水磨糌粑、青稞掛麵、糌粑餅幹、青稞糕點、青稞米、泡菜等60餘(yu) 種係列產(chan) 品,銷往全國各地。2023年,洛宗特色產(chan) 品開發公司的青稞產(chan) 品交易額達578萬(wan) 元。

  “我們(men) 在增加青稞產(chan) 品附加值的同時也帶動了當地農(nong) 牧民增收。”巴桑次仁告訴記者,2023年,洛隆縣農(nong) 牧業(ye) 產(chan) 業(ye) 吸納就業(ye) 586人,人均增收5965元。2023年,參與(yu) 在建和續建項目臨(lin) 時務工226人,發放勞務工資198.7萬(wan) 元,人均增收8792元,青稞已然成為(wei) 洛隆縣群眾(zhong) 增收致富的“軟黃金”。

  “群眾(zhong) 收入提高了,生活也變好了,這種家門口掙錢的便利,使得群眾(zhong) 生活質量得到有效提高。”巴桑次仁表示,未來洛隆縣將積極打造青稞種植、加工、產(chan) 品研發、銷售到青稞秸稈收購、飼草料加工、銷售的全產(chan) 業(ye) 鏈,推動青稞產(chan) 品不斷實現跨界融合創新。

(責編: 陳衛國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