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拉薩市墨竹工卡縣工卡鎮塔巴村村民旦增看來,如今村裏的好環境,都是上下同心一點一滴努力換來的。
撫今追昔,70歲的村民赤勒用“天差地別”來形容村裏的變化,“從(cong) 前,人畜未分離,垃圾隨便堆在山頭,用土埋掉,牛糞遍地可見,汙水橫流。”
如今的塔巴村,已然成為(wei) 西藏“垃圾分類第一村”,每家每戶門口放著垃圾分類箱;房前屋後栽著桃樹、香花槐等10餘(yu) 種樹木,花開時節,香氣四溢;汙水流進排水溝,牲畜糞便在指定積造點堆放;村民每周義(yi) 務輪流打掃衛生,並把收集來的垃圾用來兌(dui) 換生活用品。
走進塔巴村村委會(hui) ,牆上掛著每戶戶主的照片和各自對應的“成績單”,衛生保潔、河溝管理、生態建設、牲畜管理等分數一一記錄在冊(ce) ,每個(ge) 季度獎優(you) 罰劣。這樣的引導機製,讓很多村民轉變了觀念,主動參與(yu) 到環境保護中。
然而,提到這一切的發展與(yu) 變化,塔巴村黨(dang) 委書(shu) 記帕加陷入了回憶……
“旦增,村裏要拓寬道路,你看能不能把你家的院牆向後退一點?”那年,帕加找到旦增,開口便提了個(ge) 讓旦增非常為(wei) 難的要求。
“帕加書(shu) 記,拓寬道路是挺好的,但是,這樣一來,我家的院子不就變小了嗎?再說,修路的錢也不是個(ge) 小數目啊。”旦增有些不情願,書(shu) 記已經不是第一次上門了。
“錢的問題你不必擔心,縣裏已經撥了專(zhuan) 門用來改善村裏居住環境的經費。”帕加步步緊追道,“村裏這條路,一下雨就泥濘難行。咱們(men) 村雖然脫了貧,但如果不把這條路弄好,怎麽(me) 能進一步提高大家的生活品質呢?再說,你是一名共產(chan) 黨(dang) 員,這件事還得你來帶頭。”
村裏的黨(dang) 員被帕加一家家走訪、一個(ge) 個(ge) 說服。最終,在塔巴村黨(dang) 員們(men) 的帶動下,村民們(men) 把自家的院牆都向裏挪了一些。
騰出了空間,道路有了改造的餘(yu) 地。幾年下來,塔巴村不但大力推進道路硬化、植樹造林,還利用原先的空地修建了公共空間。
如今的塔巴村,道路幹淨整潔。冬日陽光明媚的日子裏,村裏的老人們(men) 或在健身器材上鍛煉,或坐在廣場上曬太陽,生活一片祥和愜意。
工卡鎮幹部達瓦卓瑪告訴記者:“現在,塔巴村的道路、飲水、廣播電視覆蓋率、網絡覆蓋率,都已經達到了100%,‘廁所革命’完成率達100%。塔巴村每個(ge) 村小組都有自己的文化活動室,群眾(zhong) 的精神狀態也一年比一年好了。”
硬件設施改善後,組織管理能力的提升顯得迫在眉睫。“剛完成改造時,道路是幹淨整潔了,但是牲畜亂(luan) 走,群眾(zhong) 亂(luan) 扔垃圾,沒幾天,村裏的環境又回到了從(cong) 前的樣子。”旦增回憶道。
為(wei) 解決(jue) 這個(ge) 問題,塔巴村組織黨(dang) 員幹部和村民進行義(yi) 務打掃,並在村委會(hui) 附近設立垃圾回收兌(dui) 換點,村民可以收集可回收垃圾兌(dui) 換洗衣粉、垃圾袋、洗發液等生活用品。經過村幹部的長期勸導,村裏的環境、村民的精神麵貌逐漸發生了變化。
村居環境好了,塔巴村成為(wei) 了遠近聞名的“風光村”。2019年以來,多家旅遊公司與(yu) 塔巴村簽訂協議,開辟鄉(xiang) 村旅遊產(chan) 業(ye) 。“如今,村裏有人辦家庭旅館,有人搞餐飲,有人做導遊。光是旅遊這一項,每年就能給我們(men) 家帶來了1萬(wan) 多元的收入。”旦增說。
達瓦卓瑪告訴記者,塔巴村和旅遊公司合作,選出第一批15戶衛生整潔的家庭作為(wei) 旅遊參觀點。旅遊旺季,大巴車每天都會(hui) 載著一批又一批遊客到村民家裏體(ti) 驗酥油茶等特色餐飲,村民帶著遊客觀光油菜花田、陶器坊,每個(ge) 月可以獲得不少收入。
在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道路上,塔巴村群眾(zhong) 不滿足於(yu) 物質生活的豐(feng) 盈,積極通過開發塔巴陶瓷產(chan) 業(ye) ,傳(chuan) 承非遺文化,目前,塔巴村一帶已建成拉薩市首個(ge) 國家農(nong) 村產(chan) 業(ye) 融合發展示範區。
塔巴村西藏彌盛塔巴陶瓷有限公司內(nei) ,58歲的次仁聚精會(hui) 神地處理著陶土,一件傳(chuan) 統藏式青稞酒壇正在他的手中漸漸成型。
從(cong) 14歲開始,次仁便跟著父親(qin) 學習(xi) 製陶。次仁感慨:“以前要拉著騾子去拉薩賣自家做的陶器,現在,在家門口就能工作,一個(ge) 月有3500多元的工資。”
塔巴陶瓷這門傳(chuan) 統手工藝傳(chuan) 承至今已有1200餘(yu) 年的曆史,因為(wei) 製作工藝落後等緣由,一直沒能發展起來。塔巴陶瓷的困境終於(yu) 在2019年出現了轉機。
2019年,南京彌盛陶瓷專(zhuan) 家團隊多次進藏,與(yu) 塔巴陶瓷傳(chuan) 承人進行探討研究,並於(yu) 2020年成立了西藏彌盛塔巴陶瓷有限公司。公司在引進現代工藝、引進電子爐等現代科技產(chan) 品、擴大生產(chan) 規模的同時,也注重減小對當地環境的破壞,賦予了這項傳(chuan) 統技藝以現代特色。
2021年6月,新生產(chan) 基地落成,塔巴陶瓷開始規模化生產(chan) 品質更高的產(chan) 品,掌握這門技藝的群眾(zhong) 也在公司就業(ye) ,塔巴陶瓷這一特色產(chan) 業(ye) 走上了活化之路,煥發出了新的光彩。
進入工廠車間,工人們(men) 正盤腿圍坐在地,雙手輕柔地處理著陶土,眼睛聚精會(hui) 神地盯著手中逐漸成型的陶坯。一排排已經完成的陶瓷放在木架上,色彩柔和,花紋富有特色。
如今,結合墨竹工卡縣格桑花開產(chan) 業(ye) 園區,塔巴陶瓷有了更多的生產(chan) 可能性,也為(wei) 塔巴陶瓷園注入了新的活力。塔巴陶瓷深入當地民眾(zhong) 的生活,千年陶藝再次煥發光彩,成為(wei) 非遺助力群眾(zhong) 增收的新產(chan) 業(ye) 。
環境得到改善,產(chan) 業(ye) 得到發展,文化得以傳(chuan) 承。如今的塔巴村是人居環境整治示範村,產(chan) 業(ye) 興(xing) 旺、生態宜居、鄉(xiang) 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麗(li) 圖景在這裏徐徐展開。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