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wei) 改則縣改則鎮圓夢新居社區合作社分紅儀(yi) 式現場。記者 達珍 永青 攝
圖為(wei) 改則縣城新貌。通訊員 邊巴 攝
巍巍夏崗江雪山,目睹了改則縣經濟社會(hui) 發展曆程,也見證了改則縣近年來城鄉(xiang) 建設的蝶變。
驅車向縣城方向駛去,一路上,學校、醫院、購物中心及城市配套設施映入眼簾,令人感慨。隨著城市功能不斷完善,生態建設不斷跟進,全縣城鄉(xiang) 麵貌煥然一新、生活品質大幅提升,處處充滿著幸福的味道。
完善基礎設施 幸福感再提升
2023年8月,改則縣完全小學(以下簡稱“縣完小”)的39名教職工歡天喜地搬進了寬敞明亮的教師新宿舍樓。
“以前我們(men) 住的全是上世紀80年代蓋的小平房,明明門窗都已關(guan) 好,但總感覺外麵的冷風颼颼地往屋裏鑽,房子不是門窗漏風就是屋頂漏雨。”縣完小副校長次仁歐珠回憶說。
由於(yu) 縣完小教職工宿舍樓年久失修,房屋內(nei) 出現牆麵脫落、門窗破損、排水不暢等情況,給教職工的生活造成極大困擾。
俗話說“安居才能樂(le) 業(ye) ”。為(wei) 切實改善學校教職工住宿條件,解決(jue) 好教職工急難愁盼問題,2022年,改則縣全麵啟動縣完小老舊教職工宿舍改造工程——將原教職工平房拆除,新建三棟雙層宿舍樓,新建排水溝48.85米、室外給排水及暖通各一處。
“現在住的新房,24小時有自來水,門窗密不透風,還配套了衛生間,別提有多方便了。”談及搬新家的最大感受時,次仁歐珠笑著說,“條件這麽(me) 好了,咋能不踏實努力幹工作呀?”
縣完小新建教職工宿舍樓是改則縣基礎設施建設大提升的一個(ge) 縮影。2023年,改則縣政府共實施項目139個(ge) ,總投資達10.71億(yi) 元,先後完成自治區水利救災資金項目、農(nong) 村飲水工程維修項目、物瑪鄉(xiang) 薩瑪龍村防洪設施維修改造項目、麻米鄉(xiang) 古昌村農(nong) 田水利設施維修等,完成3個(ge) 農(nong) 村公路建設項目,養(yang) 護農(nong) 村公路67條,總裏程達2250.31公裏。
在城市建設方麵,改則縣電視台及聯通、移動、電信等公司主光纜全部入地,完成了主要街麵所有飛線及杆子的拆除及回收工作,遮蓋改則城區多年的“蜘蛛網”正在消失。
促進產(chan) 業(ye) 興(xing) 旺 鄉(xiang) 村振興(xing) 勢如虹
當記者走進改則縣改則鎮圓夢新居社區,一場別開生麵的合作社分紅儀(yi) 式正在火熱進行。現場,農(nong) 牧民盛裝出席,數著自家所得分紅,喜悅之情溢於(yu) 言表。
“2023年,圓夢新居社區產(chan) 業(ye) 項目取得了較好經濟收益,此次向社區群眾(zhong) 共分紅近20萬(wan) 元,不僅(jin) 讓合作社社員嚐到了村集體(ti) 經濟帶來的甜頭,更點燃了全體(ti) 村民的‘致富夢’。”改則縣委副書(shu) 記、第十二批駐村工作總領隊、圓夢新居駐村工作隊第一書(shu) 記李英告訴記者。
來自改則縣察布鄉(xiang) 察布村的多瓊,過去家裏增收手段少,年收入不到2000元。2016年搬遷到圓夢新居社區後,不僅(jin) 有了穩定的工作,還在自家小院開起了商店,家庭年收入一下子提高到10萬(wan) 餘(yu) 元。“黨(dang) 的政策好,不僅(jin) 讓我分到了新房子,還讓我在家門口實現就業(ye) ,日子真是越過越有盼頭。”多瓊滿足地說。
李英介紹,近年來,圓夢新居社區因地製宜、因戶施策,自主發展了3個(ge) 小型產(chan) 業(ye) 、2個(ge) 配套產(chan) 業(ye) 、1個(ge) 犛牛養(yang) 殖基地等,確保搬遷戶“有事幹”,讓他們(men) 的“錢袋子”鼓起來。截至目前,社區居民穩定就業(ye) 人數50餘(yu) 人,年人均收入過萬(wan) 元。
因地製宜大力發展特色優(you) 勢產(chan) 業(ye) 是改則縣實施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重要抓手。2023年,改則縣把搬遷群眾(zhong) 的“急難愁盼、所思所盼”作為(wei) 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的重要方麵加以統籌,累計投入1670萬(wan) 元分別為(wei) 康樂(le) 新居、圓夢新居、羊八井等3個(ge) 搬遷安置點配套實施產(chan) 業(ye) 項目6個(ge) ,確保搬遷群眾(zhong) 安居樂(le) 業(ye) 。截至2023年底,全縣1903戶7971名脫貧群眾(zhong) 全年人均純收入達1.46萬(wan) 元,相比2022年增長了19.7%。
此外,改則縣積極打造以G216和G317為(wei) 主線的旅遊線路,不斷完善旅遊基礎設施,促進縣域旅遊特色發展、聯動發展,提升改則文化旅遊影響力,讓更多的群眾(zhong) 吃上“旅遊飯”。總投資68萬(wan) 元的改則鄉(xiang) 村旅遊休閑體(ti) 驗區提升項目,目前已進入招投標階段;麻米湖景區旅遊綜合服務站建設項目、洞措鄉(xiang) 景區旅遊綜合服務站建設項目已完工,並完成初驗。
辦好民生實事 增進百姓福祉
在改則縣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記者還未進門,就聽到老人們(men) 爽朗的笑聲。寬闊幹淨的大廳裏,一群老人正圍在一起拉家常;二樓活動室裏,老人們(men) 三五成群地打牌、玩骰子,一派其樂(le) 融融的景象。
“這個(ge) 地方很舒服,離我家也近,每天步行十幾分鍾就到了。我基本上每天都要來。”家住退休一區的73歲老人紮拉笑嗬嗬地說,“上午過來曬曬太陽、拉拉家常,中午吃完飯就在這兒(er) 打打牌,日子過得很充實。”
據改則縣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相關(guan) 負責人桑嘎拉姆介紹,改則縣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先後投入資金500多萬(wan) 元,配置了廚房、棋牌室、休息室、健身室、聊天室、洗衣房等配套服務設施。除了完善的硬件條件,日間照料中心的軟性服務更為(wei) 周到。
增進民生福祉,是一座幸福之城最好的注解,也是改則縣高質量發展的底氣和生命線。2023年,改則縣開辦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有效幫扶改則縣60歲以上老年人助殘、助潔等一係列問題,全額落實2023年老年人健康補助資金27.83萬(wan) 元,惠及268人;進行農(nong) 村住房安全排查,認定危房58戶,下達改造資金38.54萬(wan) 元;規劃投資2.3億(yi) 元實施改則縣農(nong) 房和村莊建設現代化建設試點工程,在搶古和茶措2個(ge) 試點村,目前,相關(guan) 工程已全部開工;完成新建8座鄉(xiang) 鎮旱廁,完成縣城11座旱廁改水廁項目。
改則縣積極鞏固提升醫療保障成果。2023年,全縣住院分娩率100%,兌(dui) 現住院分娩補助金45.69萬(wan) 元,開展35-64歲牧區婦女“兩(liang) 癌”篩查916名,0-18歲先心病患者免費篩查救治500餘(yu) 人,其中手術治療13人,城鄉(xiang) 居民醫療保險參保率達到98.12%,脫貧人口和特殊人群參保率達100%。
昔日矗立在茫茫草原上的頂頂帳篷變成了如今林立的高樓,晴天揚塵雨天泥濘的小道被寬闊平坦的柏油路替代……生活環境變好了,居民們(men) 欣喜之情溢於(yu) 言表。“我們(men) 改則縣變化可真大!”不知何時,這句話成了很多人的“口頭禪”,一個(ge) “變”字是對改則縣各項事業(ye) 發展的最好肯定。(記者:達珍 永青 溫凱 洛桑旦增)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