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川藏公路紀念碑。圖片來源於(yu) “www.easyfundingllc.com旅遊”微信公眾(zhong) 號
芒康縣古鹽田。圖片來源於(yu) “www.easyfundingllc.com旅遊”微信公眾(zhong) 號
西藏,被譽為(wei) “地球第三極”,這裏不僅(jin) 山河壯闊、地貌雄奇、人文多彩、景觀豐(feng) 富,而且還是一片紅色文化底蘊深厚的土地。在這片遼闊的土地上,人民解放軍(jun) 、西藏各族群眾(zhong) 以及一批批建設者勠力同心,在進行革命、建設、改革和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偉(wei) 業(ye) 中,湧現出一批批時代英雄,誕生了一個(ge) 又一個(ge) 真實、生動、立體(ti) 、感人的紅色故事以及極具紀念意義(yi) 的紅色文化資源。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強調,要“用好紅色資源”“弘揚革命文化”,推動紅色文化與(yu) 旅遊融合發展,是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促進旅遊業(ye) 高質量發展的關(guan) 鍵。
挖掘紅色資源 讓曆史告訴未來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對紅色旅遊發展、愛國主義(yi) 和革命傳(chuan) 統教育多次作出指示批示,並提出“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chuan) 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chuan) 承好”。近年來,國務院、相關(guan) 部委相繼出台了《全國紅色旅遊發展規劃綱要》等重要文件,為(wei) 紅色旅遊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據了解,自治區旅遊發展廳結合西藏紅色旅遊實際情況,搶抓機遇,乘勢而上,積極整合現有紅色旅遊資源,注重產(chan) 業(ye) 帶動,按照妥善保護、科學利用的原則,切實做好紅色旅遊資源普查,詳細掌握西藏紅色旅遊資源分布情況、保存狀況、開發現狀等數據資料。截至目前,西藏共有紅色旅遊景區(點)93個(ge) 。自古以來,西藏在維護祖國統一、領土完整、民族團結等方麵,湧現出大量光輝人物、重大曆史事件和優(you) 良革命精神。“孔繁森的先進事跡、進藏先遣連的革命事跡以及張國華將軍(jun) 、譚冠三、任榮等典型人物,這些紅色曆史應該深入挖掘,被更多人了解。”自治區旅遊發展廳資源開發處副處長慕嵐說道。
2005年8月,山南市烈士陵園“紅色旅遊”活動掛牌儀(yi) 式成為(wei) 了西藏紅色旅遊的發端,在迄今為(wei) 止的18載光陰中,西藏順應國家發展紅色旅遊的熱潮,大力發展紅色旅遊,挖掘紅色故事,將紅色旅遊發展由傳(chuan) 統路徑轉向為(wei) 經典內(nei) 涵、時代特征與(yu) 紅色文化的交融互動。一座革命紀念館、一件紅色文物、一本曆史教科書(shu) 、一處紅色景點……這些紅色印記是曆史留給未來的見證。
打造紅色地標 讓紅色血脈流淌在雪域高原
近年來,隨著西藏一個(ge) 個(ge) 紅色景區(點)的對外開放,無數紅色故事呈現在人們(men) 麵前,不免令人驚歎,原來,西藏除了旖旎的自然風光,還藏著很多紅色旅遊景區(點)。西藏七地市皆有屬於(yu) 自己的紅色印記,其中,山南市的玉麥鄉(xiang) 、山南市的“西藏民主改革第一村”克鬆村、昌都市的“西藏解放第一村”崗托村、拉薩市的川藏青藏公路紀念碑、阿裏地區的進藏先遣連紀念館、林芝市的波密紅樓、日喀則市的江孜宗山抗英遺址等,皆成為(wei) 了各地市的紅色地標,這些紅色地標不僅(jin) 是旅遊景點,它們(men) 串聯起了獨屬於(yu) 雪域高原的“紅色脈絡”,其背後的故事更是見證了西藏的曆史變遷與(yu) 發展。
1959年以前的克鬆村,是貴族索康·旺清格列的莊園,在舊西藏封建農(nong) 奴製度之下,克鬆莊園的農(nong) 奴每年要上繳青稞、糌粑、酥油、牛、羊等各種食物和牲畜,還要被攤派名目繁多的100多種烏(wu) 拉差役。除了經濟剝削,更苦的是人身奴役。這樣的苦日子在1959年到了頭,這一年,民主改革運動在雪域高原蓬勃開展,黑暗的封建農(nong) 奴製度土崩瓦解,克鬆村率先進行民主改革,從(cong) 舊社會(hui) 為(wei) 奴隸主耕作,到民主改革分到土地,再到改革開放後的土地承包,直至如今的土地流轉,每一次的變革都極大地解放和促進了生產(chan) 力。
如今的克鬆村,街道寬闊整潔,藏式民居整齊排列,隨著旅遊業(ye) 的發展,克鬆村依靠本身的“紅色印記”建起了“民主改革第一村陳列館”。“該陳列館自2023年3月份升級改造以來,已經接待參觀學習(xi) 的幹部群眾(zhong) 達5278人次,共計280餘(yu) 場次,參觀高峰時期,一天接待參觀團高達16個(ge) 。”山南市乃東(dong) 區委宣傳(chuan) 部常務副部長冀麗(li) 麗(li) 說,“自實施紅色旅遊項目以來,各旅行社會(hui) 自發組織全國各地群眾(zhong) 來到克鬆村參觀,現在,來克鬆村參觀陳列館的人數逐年增加,不僅(jin) 把克鬆村的紅色旅遊做活了,也激發了更多群眾(zhong) 的愛國主義(yi) 情懷。”
加大宣傳(chuan) 力度 多舉(ju) 措提升紅色旅遊影響力
近日,由自治區旅遊發展廳編寫(xie) 的宣傳(chuan) 冊(ce) 《西藏紅色旅遊指南》已完成印製,預計今年春節前分發至機場、火車站等重點宣傳(chuan) 站點。據悉,《西藏紅色旅遊指南》詳盡介紹了西藏的紅色旅遊景點,為(wei) 遊客追溯曆史提供了全麵、實用的西藏紅色旅遊信息,內(nei) 容涵蓋西藏7個(ge) 地市的紅色旅遊資源,用紅色故事展開紅色鏈接,既讓人重溫流金歲月,感受生命激情,又使人煥發愛國熱情,樹立理想信念,帶領遊客踏上一段難忘的紅色之旅。
此前,為(wei) 了使西藏紅色旅遊影響力不斷提升,自治區旅遊發展廳通過拍攝西藏紅色旅遊宣傳(chuan) 片、製作西藏紅色旅遊手冊(ce) 、開發西藏紅色旅遊文化商品等方式,著力實施西藏紅色旅遊文化品牌打造與(yu) 傳(chuan) 播。“我們(men) 還組織參加了2023年11月中央宣傳(chuan) 部、文化和旅遊部、河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第四屆全國紅色故事講解員大賽,西藏6名參賽選手脫穎而出,1名獲得‘全國金牌誌願講解員’,1名獲得‘全國優(you) 秀講解員’,2名獲得‘全國優(you) 秀誌願講解員’,自治區獲獎人數居全國各省區市第一。”慕嵐說,“這也讓全國人民對西藏的紅色文化有了進一步的了解。”
記者了解到,為(wei) 了使西藏紅色旅遊“紅起來”,西藏各地市紛紛行動,加入到了宣傳(chuan) 自己家鄉(xiang) 紅色旅遊的隊伍中。拉薩市依托紅色資源,結合美麗(li) 鄉(xiang) 村建設深挖紅色內(nei) 涵,拓寬紅色旅遊消費市場,帶動農(nong) 牧民實現共同富裕;日喀則市利用高原戍邊模範營營史館、邊關(guan) 文化展示館和抗英紀念館等紅色資源,抓好黨(dang) 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hui) 主義(yi) 發展史宣傳(chuan) 教育;山南市利用烈士陵園、克鬆村、玉麥鄉(xiang) 等現有的紅色資源,打造山南紅色旅遊黃金線路,並與(yu) 綠色生態遊、健康養(yang) 生遊、民俗體(ti) 驗遊等多種旅遊形態相結合,開發“紅色+旅遊”特色產(chan) 品……
近年來,西藏七地市紛紛加入到了紅色旅遊的熱潮中,為(wei) 家鄉(xiang) 的紅色旅遊發展貢獻力量,也為(wei) 西藏的紅色旅遊注入了新的動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