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第一縷陽光照耀在全國海拔最高的邊境檢查站之一、海拔4960米的馬攸橋邊境檢查站,給通宵在此執勤的民警帶來了一絲(si) 暖意。透過麵罩,民警趙國安在查驗空隙哈氣為(wei) 手取暖,呼出的氣在空氣中迅速凝成白霜。
西藏阿裏邊境管理支隊馬攸橋邊境檢查站位於(yu) 喀則市和阿裏地區交界的馬攸木拉山下,是阿裏的南大門,方圓近百公裏都是無人區。目前,檢查站單日驗放車流量100餘(yu) 輛次、人員400餘(yu) 人次。
圖為(wei) 西藏阿裏邊境管理支隊馬攸橋邊境檢查站民警進行換崗。鍾友強 攝
2月6日清晨,檢查站進行日常換崗,“國安,你回去休息吧,我來接崗了。”民警劉飛穿戴好執勤服和警用裝備,換下趙國安。
“先生您好,請出示一下證件。”劉飛接過遊客證件仔細檢查對比。
“你們(men) 過年也要在這兒(er) 嗎?”遊客好奇地問執勤民警。
“是的,檢查站是全年24小時都在運行的。”劉飛回答後叮囑其注意道路積雪結冰,並和遊客道別。送走遊客後,劉飛向記者回憶了在檢查站度過的第一個(ge) 新年。
圖為(wei) 馬攸橋邊境檢查站民警查驗過往民眾(zhong) 相關(guan) 證件。鍾友強 攝
今年是劉飛在檢查站堅守的第7年,因為(wei) 未婚,每年劉飛都將回家探親(qin) 的名額讓給同事,而自己則早早給家裏郵寄一些年貨,來彌補不能回家的愧疚。
他說,每到春節,其他地方都張燈結彩,街道、路燈上都掛著火紅的燈籠,而孤零零的檢查站隻有來來往往歸家的車輛。
劉飛說,過往農(nong) 牧民和遊客的問候,以及同事帶來的家鄉(xiang) 特產(chan) 等,都能讓自己感受到溫暖。
中午時分,為(wei) 了讓營區年味更濃,檢查站民警將早已準備好的新年掛飾拿出,幾個(ge) 人開始分工布置營區,寫(xie) 春聯、掛燈籠、貼福字,營區開始洋溢著濃濃的年味。
“方圓百裏,我們(men) 這裏可能是唯一有年味的地方了。”民警楊振紅看著眼前紅彤彤的燈籠,與(yu) 附近的荒野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圖為(wei) 2月6日,馬攸橋邊境檢查站內(nei) 貼起了新年裝飾。鍾友強 攝
“老劉,我來接崗了,你快去驗證大廳吃湯圓,暖和暖和。”下午5點,民警劉偉(wei) 接替劉飛值當天的第二班崗。
“檢查站以前是靠發電機供電,我專(zhuan) 門負責發電,過年期間用電量大,晚上發電機得一直工作,我就得隨時關(guan) 注發電機油量,保障供電。”檢查站民警黃開勇說,今年相比往年最大的不同就是檢查站終於(yu) 通電了。
今年的小年夜(2月2日),國家能源集團龍源西藏阿裏馬攸橋邊境檢查站分布式光伏儲(chu) 能項目順利投運,解決(jue) 了困擾該站民警20多年的用電、取暖難題。
“劉偉(wei) ,去點吃宵夜,補充補充體(ti) 力。”深夜,檢查站副站長趙玉龍準備接替劉偉(wei) 上崗。
換崗時,一輛滿載貨物的大卡車駛入檢查站,這是當天檢查站迎來的第102輛車。劉偉(wei) 將大卡車攔下,嫻熟地完成證件查驗,隨後頂著寒風爬上車廂檢查貨物,查驗完畢後,劉偉(wei) 示意駕駛員檢查無異常,可以出發了。
檢查完畢,換崗也順利完成,這是檢查站當天的第三次換崗。隨著剛剛放行車輛的駛離,黑夜裏,廣袤的高原上隻有馬攸橋邊境檢查站的燈還在亮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