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場由西藏工布江達縣組織的“村晚”吸引了約10萬(wan) 網民的眼球。獨具特色的傳(chuan) 統舞蹈、音樂(le) 與(yu) 服飾,讓網友感受到村民們(men) 對新春的祝福。
“排練節目花了我兩(liang) 個(ge) 多月時間呢,一想到能把家鄉(xiang) 的風光和人文介紹給更多的人,再苦再累我都不怕!歡迎到我的家鄉(xiang) 來參觀旅遊!”聽說這次晚會(hui) 要通過網絡進行直播,擅長工布箭舞的巴河鎮東(dong) 瑪村村民仁增多吉自告奮勇報名參加。
從(cong) 以往在台下當觀眾(zhong) 到如今登台唱主角,工布江達的農(nong) 牧民走上了一條新的致富路。擁有巴鬆措國家5A級旅遊景區的工布江達縣,是進藏遊客必打卡的旅遊目的地之一。全縣立足良好生態發展旅遊文化產(chan) 業(ye) ,近年來,巴鬆措景區知名度不斷提高,旅遊設施日趨完善,越來越多的遊客慕名而來。
位於(yu) 巴鬆措南岸結巴村的一家網紅民宿“瑪尼石”,大門口嶄新的對聯和廊道上一盞盞大紅燈籠洋溢著節日的喜慶。“今年春節和藏曆新年恰逢同一天,我特地為(wei) 來店的各族遊客營造回家過年的氛圍。”藏族老板次仁德吉說。
在縣政府有關(guan) 部門的鼓勵下,次仁德吉通過從(cong) 銀行貸款100萬(wan) 元、自籌60萬(wan) 元,於(yu) 2019年開辦經營集住宿和特色餐飲為(wei) 一體(ti) 的“瑪尼石”民宿。2023年,客房滿房率達80%,生意越做越好。次仁德吉告訴記者,現在政策越來越好,村裏發展變化很大,新修了村道路、健身設施,村民還有了圖書(shu) 閱覽室等文化活動場所,他們(men) 的生活越來越幸福。
生態旅遊產(chan) 業(ye) 的發展,讓結巴村麵貌煥然一新。結巴村共有147戶,其中48戶都在經營民宿或家庭旅館。據了解,2023年全村實現旅遊收入600餘(yu) 萬(wan) 元。
拉薩至林芝高速公路沿線的工布江達縣太昭古城是一個(ge) 曆史悠久的民族交融地區,曾是“茶馬古道”重要物資集散點,漢藏交流十分頻繁。今天,古城不少村民除了過藏曆新年,仍保留著貼春聯、包餃子等習(xi) 慣。
在春節和藏曆新年即將來臨(lin) 之際,古城村民開展豐(feng) 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圍繞民族團結主題學曆史、講傳(chuan) 統,進一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今年65歲的村民紮西旺紮自豪地說:“我們(men) 各民族共同創造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我們(men) 還將共同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