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風雪高原行|雪域高原喜事多 鄉村振興正當時

發布時間: 2024-02-18 09:42:00 來源: 新華網

  春節和藏曆新年來臨(lin) 之際,記者深入西藏那曲、日喀則等農(nong) 牧區訪農(nong) 家、看變化,發現農(nong) 牧民的錢包鼓了、生活美了、信心足了。

  42歲的紮多是那曲市班戈縣青龍鄉(xiang) 牧民。班戈縣地處羌塘草原,擁有大片天然草場,牧業(ye) 一直是當地百姓的生存之本。

  “我剛結婚時,從(cong) 家裏分戶了,沒有草場和牲畜,一切要從(cong) 頭開始。”紮多說,後來在村委會(hui) 的幫助下,無息貸款買(mai) 了犛牛,2020年又開了一家茶館。如今茶館月收入3000多元,加上牧業(ye) 生產(chan) 收入,家裏一年收入有9萬(wan) 多元。


在紮多的茶館裏,客人正在吃飯。新華社發

  那曲市班戈縣門當鄉(xiang) 牧民多吉熱旦一家住在一棟公寓樓裏。走進多吉熱旦家,100多平方米的房子寬敞明亮,屋裏整齊地擺放著藏式家具。“以前沒想過能住這麽(me) 好的房。”多吉熱旦笑著說,舊房隻有兩(liang) 間屋子,房屋低矮,通風和采光都很差。

  2018年,門當鄉(xiang) 26戶牧民集中安置,每家都分到了公寓樓房,居住條件得到極大改善。為(wei) 了增加搬遷群眾(zhong) 收入,當地成立了村集體(ti) 牧業(ye) 合作社。2023年,多吉熱旦收到的分紅加上自己的務工收入,年收入近9萬(wan) 元。


多吉熱旦一家在新房裏的合影。新華社發

  走進日喀則市白朗縣近郊的一座溫室大棚內(nei) ,綠意盎然,暖意融融。大棚的主人是巴紮鄉(xiang) 彭倉(cang) 村村民倉(cang) 決(jue) 。記者見到她時,她正在大棚裏半蹲著摘黃瓜。“快過節了,準備采摘一些蔬菜去市裏賣。”倉(cang) 決(jue) 說,“我們(men) 家有4座溫室大棚,種植西紅柿、大白菜、西瓜等果蔬,2023年收入有5萬(wan) 多元。”

  白朗縣位於(yu) 年楚河畔,地平土沃、水源充足。1998年,當地引進山東(dong) 蔬菜種植技術,發展高原果蔬種植產(chan) 業(ye) 。經過多年摸索,白朗縣果蔬產(chan) 業(ye) 初具規模。2023年,白朗縣溫室大棚麵積7000畝(mu) ,果蔬品種百餘(yu) 種,產(chan) 值達3億(yi) 多元。

  白朗縣日喀則珠峰現代農(nong) 業(ye) 科技創新博覽園(無人機拚接照片,2023年5月28日攝)。新華社記者 薑帆 攝

  為(wei) 了更好帶動群眾(zhong) 增收,白朗縣多次邀請技術專(zhuan) 家前來授課,倉(cang) 決(jue) 的種植技術也不斷提高。她說:“有了手藝,才有底氣,日子才能‘芝麻開花節節高’。”

(責編: 陳衛國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