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西藏阿裏地區噶爾縣紮西崗鄉紮西崗村:發展有活力 幸福路更寬

發布時間: 2024-02-27 09:57:00 來源: www.easyfundingllc.com新聞網


圖為(wei) 村民格桑平措和他的運輸車。記者 洛桑旦增 達珍 攝

  從(cong) 獅泉河鎮出發,沿著蜿蜒的獅泉河向西北方向行駛40餘(yu) 公裏,便來到了西藏自治區阿裏地區噶爾縣紮西崗鄉(xiang) 紮西崗村。走進村內(nei) ,隻見村道寬敞整潔、小院錯落有致,一幅鄉(xiang) 村宜居宜業(ye) 、群眾(zhong) 富裕富足的美麗(li) 鄉(xiang) 村新畫卷映入眼簾。

  近年來,紮西崗村不斷加強基礎設施建設,辦好民生惠民實事,發展壯大村集體(ti) 經濟,積極探索鄉(xiang) 村振興(xing) 新路徑,讓鄉(xiang) 村發展更具活力,百姓生活更加幸福。

  村子條件今非昔比

  今年73歲的曲金,是土生土長的紮西崗人。

  上世紀80年代,33歲的曲金擔任了紮西崗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一職。剛上任,一個(ge) 難題就擺在他麵前,紮西崗村連個(ge) 像樣的會(hui) 議室都沒有。

  “筆記本裝進褲兜裏,開會(hui) 就在草場羊圈裏”,是當時村裏開會(hui) 的真實寫(xie) 照。

  “開會(hui) 場地不是在空曠的草場上,就是在羊圈裏,趕上個(ge) 刮風下雨的天氣,會(hui) 都開不下去,有事情了隻能由村幹部挨家挨戶通知。”曲金回憶說,“擁有一間像樣的會(hui) 議室,是當時全村人的願望。”

  建造一個(ge) 村會(hui) 議室,這個(ge) 看似簡單的願望,對於(yu) 隻有帳篷、沒有一座像樣建築的紮西崗村而言,簡直是天方夜譚。

  為(wei) 了建會(hui) 議室,曲金和村主任準備去縣裏要建築材料。“當時沒有車輛,我們(men) 隻能騎馬去。第一次去時,40餘(yu) 公裏的路我們(men) 走了整整12個(ge) 小時。”曲金說。

  但是,功夫不負有心人,在縣有關(guan) 部門的支持下,建築材料順利運回了村裏。

  開工後,村裏黨(dang) 員積極帶頭,村民主動參與(yu) ,挑沙子、搬磚塊,大夥(huo) 爭(zheng) 先恐後。在大家共同努力下,60多平方米的村會(hui) 議室順利建成,茫茫草原上一座“搶眼”的土木結構建築拔地而起。

  會(hui) 議室投入使用那天,村裏男女老幼都趕來看,一些黨(dang) 員摩挲著磚塊壘砌的桌椅,臉上笑開了花。從(cong) 此以後,村裏開會(hui) 議事、開展活動都有了去處。

  “過去開會(hui) 在羊圈或是空曠的草場,後來到土木結構會(hui) 議室,再到如今鋼筋水泥結構的兩(liang) 層樓的黨(dang) 群活動中心,村裏的條件可謂是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曲金感慨。

  村民生活蒸蒸日上

  記者走進紮西崗村時,目光被村口一棟氣派的雙層民居吸引,這是格桑平措的家。村民們(men) 告訴記者,以前他家還是村裏最貧困的家庭之一。

  格桑平措說:“那些年,家裏5口人,一年下來全家收入才隻有2000餘(yu) 元,日子過得緊巴巴的。”

  2011年,初中畢業(ye) 的格桑平措參了軍(jun) 。當兵期間,格桑平措把每個(ge) 月領到的津貼,全部寄往家中。

  在部隊,勤奮刻苦的格桑平措因為(wei) 表現優(you) 異多次被評為(wei) 優(you) 秀士官,也獲得了進汽車班學開車的機會(hui) 。沒過多久,他便成為(wei) 部隊的駕駛員。

  2019年退伍後,學得一技之長的格桑平措當上了一名貨車司機。他用自己攢下來的錢買(mai) 了兩(liang) 輛運輸車,當時正好趕上鄉(xiang) 村道路建設的好時期,最多的時候一年能賺到30多萬(wan) 元。

  2022年,格桑平措的妻子紮桑開起了小商店。“我們(men) 家商店夏天生意可好了,商店和跑運輸的收入加起來一年有10多萬(wan) 元,日子真是越來越好啦!”格桑平措說。

  談到未來打算,格桑平措說自己準備再買(mai) 一輛運輸車,這樣還能多接一些運輸活。

  車子越買(mai) 越多,格桑平措的致富路也越走越寬。

  集體(ti) 經濟日益壯大

  沿著獅泉河畔驅車向紮西崗村西北方向行駛5公裏,便來到了紮西崗村婦女糌粑加工廠。廠子裏,婦女們(men) 正在忙著加工糌粑。一粒粒青稞經過反複碾磨,誘人的香味隨之飄散開來,沁人心脾。

  糌粑加工廠負責人貢桑介紹,2017年,駐村工作隊推動實施興(xing) 邊富民科技精準扶貧項目,組織村民種植了優(you) 質青稞品種。為(wei) 積極發展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2018紮西崗村建起糌粑加工廠,2020年正式運行,擁有200平方米的廠房,以糌粑和菜籽油加工為(wei) 主營業(ye) 務。

  在村“兩(liang) 委”班子的帶領下,糌粑加工廠以市場價(jia) 收購村民多餘(yu) 的青稞,再加工成優(you) 質糌粑,裝成小袋推向市場。婦女糌粑加工廠不僅(jin) 解決(jue) 了村民多餘(yu) 青稞保管難、容易變質等問題,還增加了婦女的收入,提高了村民創辦合作社的積極性。

  “我們(men) 廠裏磨出的糌粑口感好,深受幹部群眾(zhong) 喜歡,目前還沒有專(zhuan) 營店鋪,但會(hui) 有不少顧客來到磨坊所在地購買(mai) 糌粑。”貢桑興(xing) 奮地說,“村上的婦女每年不僅(jin) 能領到分紅,還可以去糌粑加工廠工作。大家生活也是越過越好了。”

  近年來,紮西崗村“兩(liang) 委”班子及駐村工作隊高度重視發展農(nong) 牧民專(zhuan) 業(ye) 合作社,把促進合作社發展作為(wei) 引領農(nong) 民致富的突破口來抓,積極利用國家各項惠民利民政策促進合作社經濟發展,效益日益增長。

  目前,紮西崗村農(nong) 牧民綜合特色專(zhuan) 業(ye) 合作社有農(nong) 牧民施工隊、婦女糌粑加工廠和短期育肥羊項目等。2023年,合作社總收入達94萬(wan) 餘(yu) 元,為(wei) 全村123戶360人分紅54萬(wan) 餘(yu) 元。

(責編: 李雨潼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