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西藏全國人大代表紮西江村走上“代表通道”

發布時間: 2024-03-12 09:26:00 來源: www.easyfundingllc.com新聞網

  3月11日下午,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hui) 議第三場“代表通道”在人民大會(hui) 堂開啟,邀請部分全國人大代表接受采訪。

  “您是珞巴族的全國人大代表,也是一名基層幹部,能否請您分享一下您獨特的故事?”作為(wei) 走上本場“代表通道”的6位代表之一,全國人大代表、山南市隆子縣鬥玉珞巴民族鄉(xiang) 鄉(xiang) 長紮西江村對話媒體(ti) 記者,分享履職故事,回應社會(hui) 關(guan) 切。

  “鬥玉珞巴民族鄉(xiang) 是一個(ge) 邊境鄉(xiang) ,那裏山高路遠。”紮西江村開門見山,“我清晰地記得,2018年,我第一次從(cong) 拉薩趕到鄉(xiang) 裏,足足用了9個(ge) 多小時的時間。但是,這次到偉(wei) 大祖國首都北京參加全國兩(liang) 會(hui) ,從(cong) 鄉(xiang) 裏到拉薩,同樣的路線隻用了不到5個(ge) 小時。”

  交通的發展,讓基層老百姓深切感受到出行的方便,也為(wei) 邊境的發展創造了更好條件。“如今,國道219就在我們(men) 家門口,我們(men) 鬥玉、玉麥、紮日等邊境鄉(xiang) 鎮已成為(wei) 遊客的打卡點,不少鄉(xiang) 親(qin) 開起了民宿和餐飲店,吃上了‘旅遊飯’。”紮西江村介紹道。

  紮西江村頓了頓,接著專(zhuan) 門提到了已經建成並即將開館的珞巴民族曆史文化展覽館情況。“西藏現有的3個(ge) 珞巴族民族鄉(xiang) ,也都有了自己的文化展館。珞巴族有著悠久的曆史,我們(men) 的服飾和珞巴始祖傳(chuan) 說《阿巴達尼》列入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名錄。在中華民族大家庭中,我們(men) 就像一朵美麗(li) 的珞巴之花,民族團結就像陽光和空氣一樣,深深融入大家的血脈之中。”

  “曾經,我們(men) 珞巴族是以刀耕火種、打獵為(wei) 生的。如今,越來越覺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必須保護好自己的家園。現在的野外,經常可以看到馬鹿、麂鹿、岩羊、猴子、狐狸等很多以前不容易見到的野生動物,有時候它們(men) 會(hui) 跑到我們(men) 的村子周圍東(dong) 逛西逛,偶爾也會(hui) 跑到田間地頭品嚐青稞小麥,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場景可以說隨處可見。”紮西江村的分享印證著:良好生態已成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支撐點。

  “隨著國家各項惠民政策的落地,我們(men) 珞巴族群眾(zhong) 的腰包也鼓起來了。”紮西江村的聲音堅定而自豪,“以我們(men) 鬥玉村的脫貧戶白瑪卓嘎家為(wei) 例,她家有3口人,現在在村裏開了一家小商店,妹妹學習(xi) 了挖掘機技術,靠黨(dang) 的好政策和自己勤勞的雙手把一家人的日子過得紅紅火火。2023年,他們(men) 一家人均可支配收入達3萬(wan) 元。”

  如今的鬥玉村,水電路全通,網絡設施也實現了全覆蓋,正如紮西江村所說:“我們(men) 這個(ge) 地處偏僻的小鄉(xiang) 村,也能和全國人民實現互聯互通。”

  “我們(men) 西藏有這樣一句諺語:幸福與(yu) 否在雙手,溫暖與(yu) 否看太陽。黨(dang) 的光輝照邊疆,邊疆人民心向黨(dang) 。我們(men) 將會(hui) 繼續鉚足幹勁、開拓進取,爭(zheng) 做神聖國土守護者、幸福家園建設者,共同譜寫(xie) 中國式現代化的西藏篇章。”走上“代表通道”,紮西江村的鏗鏘話語傳(chuan) 達百姓聲音,更代表西藏360多萬(wan) 各族人民的共同心願。

(責編: 陳衛國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