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尼瑪。旦增西旦 攝
“我來自臨(lin) 床一線,對近年來西藏醫療衛生條件的提升、群眾(zhong) 健康狀況的改善有切身體(ti) 會(hui) 。”全國人大代表、拉薩市人民醫院副院長尼瑪說。
“這與(yu) 醫療人才‘組團式’援藏優(you) 勢的有效發揮密切相關(guan) 。”尼瑪說。2015年,在國家開展援藏工作21周年之際,醫療領域出現了一個(ge) 新詞,那就是醫療人才“組團式”援藏。北京市對口支援拉薩市人民醫院建設,2015年8月開始,北京市屬22家醫院選派9批次152名專(zhuan) 家進行“組團式”援藏,涉及管理、臨(lin) 床等崗位。
尼瑪表示,醫療人才“組團式”援藏工作的開展,使支援力量更強、學科範圍更廣,不僅(jin) 幫助醫院提高了醫療技術水平,還提升了醫院科學管理水平。
一組組數據勾勒出拉薩市人民醫院蓬勃發展的曲線:與(yu) 2015年醫療人才“組團式”援藏實施前相比,開放床位由240張增加至550張,同比增加137.5%;年門急診量達31.85萬(wan) 人次,同比增長163.94%;年住院量達1.66萬(wan) 餘(yu) 人次,同比增長48.97%;手術量達5890台,增加108.61%。
“醫療人才‘組團式’援藏工作實施前,我們(men) 隻有內(nei) 科、外科、兒(er) 科、婦產(chan) 科等基礎臨(lin) 床科室,醫生也未分亞(ya) 專(zhuan) 業(ye) 組。”尼瑪向記者娓娓道來,“現在,我們(men) 不僅(jin) 先後建設了國家消化係統臨(lin) 床醫學研究中心·拉薩市人民醫院基地、國家心血管疾病臨(lin) 床醫學研究中心·拉薩地區合作中心,還重點打造了婦產(chan) 科、兒(er) 科、消化內(nei) 科、心血管內(nei) 科、骨科、呼吸、重症醫學科等10餘(yu) 個(ge) 具有高原特色、符合群眾(zhong) 就醫需求的‘拳頭’特色科室。”
與(yu) 此同時,在援藏醫療專(zhuan) 家帶領下,拉薩市人民醫院先後開展270餘(yu) 項新技術和多例疑難危重手術;醫院的科研項目從(cong) “幾年立一項”轉變為(wei) “一年立多項”,2015年以來,僅(jin) 自治區重大課題等就立項獲批80餘(yu) 項……
關(guan) 於(yu) 醫療人才“組團式”援藏的故事,說不盡也道不完。
今年是尼瑪到拉薩市人民醫院工作的第31個(ge) 年頭。在她看來,與(yu) 剛參加工作相比,西藏的醫療條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醫療人才‘組團式’援藏工作完全符合西藏醫療衛生事業(ye) 發展需要,完全順應各族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尼瑪深有感觸地說,“我相信在黨(dang) 中央親(qin) 切關(guan) 懷和全國人民大力支援下,通過我們(men) 的努力奮鬥,西藏的公共衛生服務體(ti) 係一定會(hui) 越來越完善,各族群眾(zhong) 也會(hui) 享受到更加優(you) 質便捷的醫療衛生服務。”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