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西藏拉薩古天文觀測台:一抹陽光報春來

發布時間: 2024-03-16 09:12:00 來源: 新華社

  13日清晨,拉薩市墨竹工卡縣唐加鄉(xiang) 的田野上,56歲的村民索朗次旦正忙著引水灌田。他指著山腰上的一幢白色小樓說:“我們(men) 傳(chuan) 統天文曆算觀測台給出了春灌時間。”

  就在4天前,達布天文觀測台附近圍著身著盛裝的村民。9時50分,陽光穿過測孔樓頂的日光出口,直射在29米外的測光石上。這一刻,太陽、日光出口與(yu) 測光石連成一條直線,標誌著拉薩河以東(dong) 區域的春灌時間到來。

  西藏自治區藏醫院天文曆算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加永澤仁告訴記者,達布天文觀測台距今已有300多年曆史,是西藏目前唯一一座尚在使用的天文曆算觀測台。它的藏語名稱為(wei) “達布趣真彌底”,“趣真彌底”對應“水引天照”,意思是太陽從(cong) 山頂升起,穿過測孔樓上的孔洞,照射到測光石上,便是人們(men) 可以開始灌溉田地的時候。

  加永澤仁介紹,當地村民不僅(jin) 通過達布天文觀測台確定灌溉時間,同時還能判斷何時去山頂放牧。

  天文曆算專(zhuan) 家、西藏藏醫藥大學教授羅布頓珠介紹,根據古籍記載,修建天文觀測台時專(zhuan) 門選擇堅硬的岩石作為(wei) 觀測台的地基,穩固的地基或許是它屹立數百年的原因。2009年8月,觀測台進行了保護性修複,並加固了測光石周圍十二宮等的圖案。

  “用天文測定指導農(nong) 事,是人類智慧的創造。陽光透過日光出口照射到測光石確定的春灌時間,與(yu) 《2024年西藏天文氣象曆書(shu) 》所記錄的春耕灌溉時間基本吻合。”羅布頓珠說,“世界各地也有類似的天文計時裝置,如英國的巨石陣、智利的太陽門。”

  羅布頓珠指著測光石旁的星宿圖案解釋,藏族天文曆算中的部分星宿與(yu) 二十八星宿有相似之處。此外,北鬥七星也以七兄弟的形象出現在西藏史詩中,傳(chuan) 說星位每移動一次,就意味著天神的一座房屋被建好。因此在西藏,人們(men) 會(hui) 在房屋建成後向“七兄弟”祈福。

  傳(chuan) 統儀(yi) 軌中,天文曆算學者先在方寸沙盤上演算,再根據達布天文觀測台的日照情況,驗證推算結果的準確性。“如今,我們(men) 不僅(jin) 依靠傳(chuan) 統的沙盤和觀測台,還運用科技手段讓藏曆更加準確,漫天星軌也得以清晰描繪。”羅布頓珠說。

  古今科技的融合,使普通百姓能夠更為(wei) 方便地安排生產(chan) 生活。

  索朗次旦每年都來此觀看。他說,雖然家鄉(xiang) 變化很大,但他們(men) 的傳(chuan) 統習(xi) 俗一直沒有改變。

  (下轉第三版)(緊接第一版) 現在,每家每戶的村民還在使用傳(chuan) 統藏曆,許多年輕人則通過藏曆手機軟件、微信小程序了解和傳(chuan) 承這一文化。

  “看到測光石亮起來,我知道春天來啦。”唐加鄉(xiang) 中心小學五年級學生貢桑說,這是他第二次來到達布天文觀測台,專(zhuan) 家們(men) 的耐心介紹讓他對西藏傳(chuan) 統天文曆算更加感興(xing) 趣。

  據介紹,藏族天文曆算是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兩(liang) 千多年的曆史。到今天,西藏大部分農(nong) 區仍依照天文曆算推算出的藏曆時間開啟春耕。2008年,藏族天文曆算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名錄。

(責編: 陳濛濛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西藏將建立不可移動文物資源大數據庫

    3月4日,記者了解到,西藏自治區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工作從2023年11月到2026年6月結束,分為三個階段進行。普查範圍包括西藏境內地上、地下、水下的不可移動文物,包括古文化遺址、古墓葬、古建築、石窟寺及石刻、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等,共六個類別。 [詳細]
  • 西藏阿裏地區迎來首個綜合性博物館

    23日,西藏阿裏博物館開館儀式在阿裏地區首府噶爾縣獅泉河鎮舉行,這是阿裏地區第一座綜合性博物館。 [詳細]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