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wei) 拉薩南北山綠化項目工程香噶3號片區。 貢曲羅傑攝
【環保時空】
一年之計在於(yu) 春,植樹造林正當時。3月12日,在拉薩南北山綠化工程堆龍德慶區西嘎山片區,隨著開工號角響起,東(dong) 嘎社區二組的90餘(yu) 名村民熱情高漲,開始搬運樹苗、揮鍬鏟土、開挖樹穴……大家分工合作、各司其職,現場呈現出一片繁忙有序的景象。拉薩南北山綠化工程西嘎山片區重點造林項目正式複工。
在推進拉薩南北山綠化工程中,科技發揮著關(guan) 鍵作用。近日,記者走進西藏拉薩市奪底鄉(xiang) 看到,隨著無人機操作員的一聲令下,農(nong) 用植保無人機在一分鍾內(nei) 便將客土運至山坡。無人機的使用不僅(jin) 提高了運土效率,還確保了施工安全。拉薩南北山綠化工程奪底溝3號片區的植樹工人紮西說:“有了無人機的幫助,我們(men) 不用費力把土和樹苗搬上山。無人機負責運輸,我們(men) 專(zhuan) 注種植。這裏的山勢陡峭,使用無人機既方便又安全。”
據悉,拉薩南北山綠化工程是西藏自治區首個(ge) 在高原河穀地區開展的大規模生態建設和修複工程,也是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近年來,拉薩市深入貫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堅持生態優(you) 先、綠色發展,大力推進南北山的綠化工作。通過運用無人機監測、遙感技術、地理信息係統等現代科技手段,綠化工程實現了精準規劃、科學施工和有效管理。
拉薩市林草局副局長王尚德介紹,在選擇拉薩南北山綠化工程所用植被時,科研團隊通過遙感技術對當地氣候、土壤等自然條件的深入分析,篩選出適合在拉薩南北山生長的樹種和草種,確保了綠化效果的持久性與(yu) 生態的和諧性。同時,拉薩南北山綠化工程應用了智能節水灌溉設備等,不僅(jin) 提高了水資源利用效率,還避免了過度灌溉對土壤結構造成的破壞。
目前,拉薩南北山綠化工程拉薩段正在施工的造林片區共有88個(ge) 。自工程啟動以來,拉薩市已篩選出30多個(ge) 適宜高原栽植的樹種。同時,各造林單位也積極采用新機械、新技術開展工作,提高植樹效率和苗木成活率。據了解,工程計劃用10年時間完成營造林206.72萬(wan) 畝(mu) ,旨在將拉薩打造成生態宜居的高原省會(hui) 城市。
來自西藏拉薩市曲水縣茶巴朗村的旦增近兩(liang) 年一直積極參與(yu) 家門口的植樹造林工作。他表示:“我參加過多期科技培訓,植樹造林不僅(jin) 能改善居住環境,還能讓我獲得相應的收入。我非常期待未來能在家鄉(xiang) 看到滿眼的綠色。”接下來,拉薩市將繼續深化科技與(yu) 生態保護的融合發展,推動生態保護工作取得更大成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