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能上學、上好學的夢實現了!”——聽格桑講她家的新喜事

發布時間: 2024-03-21 09:22:00 來源: www.easyfundingllc.com新聞網

  三月的羌塘,山湖靜默,草木無聲,一片荒寂。

  “嬤啦,您最近身體(ti) 怎樣?我在珠海挺好的。”

  “我很好,你在外麵要好好讀書(shu) 。”

  3月10日,周末,11點左右,在錯那湖附近的一個(ge) 農(nong) 家小院裏,77歲的格桑老人一邊呷著酥油茶,一邊和在珠海求學的孫女久啊用手機聊著天,祖孫兩(liang) 人溫暖的對話和甜蜜的笑聲讓初春的羌塘多了幾分暖意。

  看到記者進門,格桑連忙起身讓坐。

  “嬤啦(奶奶),好久不見啊!”

  “就是,好久不見了,上次我們(men) 見麵的時候久啊還在準備西藏班的考試呢。”

  “現在的孩子真幸福,趕上了好時代!能上學,上好學!”望著視頻裏朝氣蓬勃的孫女,格桑的笑容更加燦爛。

  65年前,格桑怎麽(me) 也想不到,自己的孫子、孫女不僅(jin) 能上學,還能成為(wei) 大學生、去區外的學校上學。

  “民主改革前,教育在西藏是貴族才能享有的特權,隻有貴族的孩子才有上學的權利。作為(wei) 農(nong) 奴的孩子,我們(men) 每天隻能放羊、服各種勞役。上學,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憶及過往,格桑的話語中充滿了傷(shang) 感。

  1959年,黨(dang) 中央在西藏進行民主改革,廢除了黑暗的封建農(nong) 奴製度,也讓格桑一家迎來了新生。

  這一年,格桑家分到了4頭犛牛,再也不用為(wei) 吃不上飯發愁。也是在這一年,12歲的格桑走進了校園,成為(wei) 西藏民主改革後入學的第一批學生。“在學校,我學會(hui) 了九九乘法表,會(hui) 寫(xie) 一些簡單的藏語詞匯,老師們(men) 待我們(men) 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樣,還手把手地教我們(men) 寫(xie) 字、學習(xi) 文化知識。”輕輕呷了一口酥油茶,格桑熱切地訴說著上學的那段歲月,“從(cong) 老師的口中,我第一次聽到了北京、長城、天安門。那個(ge) 時候我就在想,一定要好好讀書(shu) ,我要去北京。”

  但幼年時落下的腿部關(guan) 節病讓她無法繼續學業(ye) ,3年後,15歲的格桑被迫輟學回家了。“離開學校的時候我哭了,真的舍不得!”雖然事情已經過去了幾十年,可提及往事,老人的眼中仍然閃過一絲(si) 不舍。

  65年風雨滄桑,披荊斬棘,西藏教育創造了曆史:自2012年秋季學期開始,輟學問題得到曆史性解決(jue) ,建立起全學段學生資助體(ti) 係,資助範圍覆蓋所有家庭經濟困難學生。2012年至2022年,國家累計投入西藏的教育經費達2515.06億(yi) 元,現有各級各類學校3409所,在校學生94.4萬(wan) 多人,學前教育毛入學率達89.52%,義(yi) 務教育鞏固率達97.73%,高中階段毛入學率達91.07%。

  享受著西藏教育高質量發展的紅利,格桑家喜訊頻傳(chuan) :

  2018年,格桑的大孫女格桑美宗坐著火車,從(cong) 錯那湖畔出發,成為(wei) 西藏民族大學小學教育專(zhuan) 業(ye) 的學生,她是家族裏第一個(ge) 走出高原的大學生;

  “我想考進區外的學校!”這是許多西藏小學畢業(ye) 生的夢想與(yu) 希望。2019年,格桑的二孫女久啊順利通過考試,幸運地成為(wei) 珠海市第四高級中學的一名學生;

  2022年,格桑的大孫子米瑪考入西藏大學,成為(wei) 該校預防醫學專(zhuan) 業(ye) 的學生;

  ……

  飲水思源,緣木思本。如今,對於(yu) 孩子們(men) 的未來,77歲的格桑有著自己的打算——學成歸來,建設家鄉(xiang) 。“如今,孩子們(men) 能讀書(shu) ,讀好書(shu) ,靠的是國家的好政策,我們(men) 不能忘本。”

  “哪怕是一件小事,嬤啦都要求我不但要用心做,還要做好。”如今,格桑的大孫女格桑美宗是色務鄉(xiang) 瑪毛許那村科技專(zhuan) 幹,主要負責鄉(xiang) 裏的黨(dang) 建、婦聯等工作,瑣碎而又繁雜,可每項工作,她都做得很好,贏得了同事們(men) 的一致好評。

  “在校時我要好好學習(xi) ,畢業(ye) 後成為(wei) 一名優(you) 秀的預防醫學人才,為(wei) 健康西藏建設貢獻力量。”將奶奶的手攥在懷裏,孫子米瑪的眼神更加堅定。

  “我上學時還沒有專(zhuan) 門的學校,如今,在西藏,修得最結實、設施最好的是學校,能上學、上好學的夢實現了!”打開手機,格桑開心地展示著她和孫子、孫女在西藏大學門口拍的照片,照片上,她的笑容暢快、愜意。“現在,農(nong) 牧民的孩子上學有‘三包’,上學期間需要的被褥學校也全部提供,甚至連牙刷、牙膏都不用家長買(mai) ,實在是太幸福了!”格桑一邊給記者一張一張翻看著孩子們(men) 上學期間獲得的榮譽,一邊訴說著國家的優(you) 惠政策。

  格桑家的教育喜事,反映的是西藏數十年來發生的翻天覆地變化。從(cong) 這裏,我們(men) 看到了民主改革65年來,西藏的教育事業(ye) 如平地起樓台,從(cong) 無到有,由弱漸強,穩步建立起涵蓋學前教育、基礎教育、職業(ye) 教育、高等教育、繼續教育、特殊教育的比較完整的現代教育體(ti) 係,全區各族群眾(zhong) 受教育權利得到了充分保障的生動影像。

(責編: 李雨潼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