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世同堂。
就醫有保障。
安享幸福晚年。
享受閱讀時光。
享有優(you) 質教育。
喜遷新居。
豐(feng) 收的喜悅。
運動健兒(er) 逐夢賽場。
“比起父輩,我們(men) 現在的生活是他們(men) 曾經想都不敢想的。”在自治區遊泳館前跳鍋莊的四郎曲紮老人提起如今的生活,一臉幸福。“太陽啊霞光萬(wan) 丈,雄鷹啊展翅飛翔……”隨著《翻身農(nong) 奴把歌唱》的音樂(le) 響起,四郎曲紮同其他老年舞友們(men) 一起,邁著輕盈的舞步,自信展現當代西藏老年人的風采。
65年前,西藏民主改革廢除了政教合一的封建農(nong) 奴製度,開啟了西藏曆史上最偉(wei) 大最深刻的社會(hui) 變革。西藏百萬(wan) 農(nong) 奴翻身解放、當家做主人,西藏這片離天“最近”的土地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經濟發展:實現曆史跨越
1959年,西藏的GDP僅(jin) 為(wei) 1.74億(yi) 元,而在2023年,達到了2392.7億(yi) 元……
農(nong) 業(ye) 是立國之本。多年來,中央對西藏不斷加大投入力度,下放生產(chan) 經營自主權、免征農(nong) 業(ye) 稅、增加投入、發展科技以及加快推進綜合生產(chan) 能力建設,西藏農(nong) 牧業(ye) 實現了全麵持續發展,農(nong) 牧民生產(chan) 積極性得到極大提高。全區糧食總產(chan) 量連續9年保持在100萬(wan) 噸以上,2023年,西藏農(nong) 林牧漁業(ye) 增加值220.21億(yi) 元。
民主改革前,西藏幾乎沒有工業(ye) 。65年來,在國家大力支援下,西藏工業(ye) 構建起了以清潔能源、建材、藏醫藥、天然飲用水等為(wei) 主的特色工業(ye) 產(chan) 業(ye) 體(ti) 係,逐步走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西藏特點的新型工業(ye) 和信息化發展之路。2023年,西藏第二產(chan) 業(ye) 增加值達882.97億(yi) 元,增長7.7%。
旅遊業(ye) 是西藏第三產(chan) 業(ye) 服務業(ye) 的龍頭,通過多年的努力,西藏文化旅遊資源優(you) 勢已經轉變成了發展優(you) 勢。據統計,2023年,全區全年接待國內(nei) 外遊客5516.97萬(wan) 人次,比上年增長83.7%,實現旅遊總收入651.46億(yi) 元,越來越多的群眾(zhong) 吃上了“旅遊飯”。
社會(hui) 巨變:發展日新月異
“搬到森布日三年,膝蓋再沒疼過。”從(cong) 那曲雙湖縣搬遷至山南森布日的羅達瓦老人說。在他的身後,上千座藏式小樓鱗次櫛比,筆直整潔的水泥道路貫穿全村……
那曲雙湖高寒缺氧的自然環境導致當地高原性風濕病等地方病多發,實施高海拔生態搬遷是自治區黨(dang) 委、政府貫徹落實黨(dang) 中央關(guan) 心支持西藏發展決(jue) 策部署作出的重大戰略舉(ju) 措。
從(cong) 無房、草棚、低矮的牲畜圈和土坯房,到寬敞牢固的磚瓦房,再到宜居美麗(li) 的藏式小樓,西藏發展的每一步都是幸福生活的開始。
如今的西藏,村莊基礎設施基本完善,居住環境明顯改善,村貌整潔優(you) 美,很多偏遠地區的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不僅(jin) 住上了新房子、喝上了自來水,還享受到了跟城裏一樣的網速。“這樣的日子,以前做夢都夢不到。”羅達瓦說。
讓群眾(zhong) 住得舒適,僅(jin) 是高原基礎設施建設巨變的一個(ge) 小縮影。65年來,西藏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礎設施都發生了巨大變化。基礎設施的完善,不僅(jin) 拉近了雪域高原與(yu) 區外乃至世界的時空距離,更有力地促進了全區經濟社會(hui) 全麵、快速、健康發展。
築夢未來:日子越來越好
3月6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hui) 議西藏代表團開放團組會(hui) 議,全國人大代表、那曲市巴青縣江綿鄉(xiang) 坡榮塘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其德把“高原好鍋”的故事帶到了北京,講述了雪域兒(er) 女的甜蜜生活。
2022年初,為(wei) 改善各族群眾(zhong) 的烹飪體(ti) 驗,自治區將群眾(zhong) 期盼轉化為(wei) 實際行動,從(cong) 政策製定到研究開發、推廣應用,在全區引發了一場“炊具革命”。一口鍋本是民生小事,自治區黨(dang) 委、政府卻當作民生大事,讓群眾(zhong) 做飯炒菜更方便、更安全、更科技。
在舊西藏,教育是貴族子弟的特權。如今,西藏已建立起涵蓋學前教育、基礎教育、職業(ye) 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特殊教育的完整現代教育體(ti) 係,率先在全國建立起了從(cong) 幼兒(er) 園、小學、初中到高中15年公費教育體(ti) 係,學校供暖實現了全覆蓋。
在舊西藏,廣大農(nong) 奴和奴隸有病得不到治療,人均壽命隻有35.5歲。如今,西藏人口達到360多萬(wan) ,建立起以拉薩為(wei) 中心、遍布全區城鄉(xiang) 的藏醫、西醫、中醫相結合的公共醫療衛生服務體(ti) 係,基本實現“小病不出縣、中病不出地市、大病不出自治區”,人均預期壽命提高到72.19歲。
這些年,西藏一件又一件民生實事,讓高原群眾(zhong) 的臉上掛滿了笑容。2023年,西藏計劃安排137億(yi) 元資金實施21項民生實事。
新起點開啟新征程,新高度謀劃新跨越。如今,高原兒(er) 女沐浴黨(dang) 的陽光雨露,團結一心建設團結富裕文明和諧美麗(li) 的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新西藏。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