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與鶴為鄰15年——走近當雄縣阿熱濕地“守鶴人”尼瑪頓珠

發布時間: 2024-04-02 09:05:00 來源: www.easyfundingllc.com新聞網

  三月,春回大地暖。拉薩市當雄縣阿熱濕地寒意漸退,黑頸鶴、黃鴨、斑頭雁等多種珍稀候鳥紛紛“出鏡”,它們(men) 時而展翅起舞,時而嬉戲覓食,讓9600餘(yu) 公頃的阿熱濕地變得更加熱鬧。

  在阿熱濕地內(nei) ,當雄縣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員尼瑪頓珠正拿著望遠鏡進行日常巡查,當觀察到黑頸鶴群體(ti) 活動正常後,他認真仔細地記錄下來。

  尼瑪頓珠救助過很多受傷(shang) 的黑頸鶴,但他最放心不下的是自己曾救助並放飛的黑頸鶴次羅。2023年10月,尼瑪頓珠在例行巡查中發現一隻左側(ce) 翅膀受傷(shang) 的黑頸鶴無法飛翔,便將其帶回救護站,為(wei) 其取名“次羅”。在經過5個(ge) 月的治療和康複後,尼瑪頓珠將次羅放回自然棲息地,讓它與(yu) 同伴們(men) 一起繼續它們(men) 的遷徙之旅。

  “剛放歸的黑頸鶴由於(yu) 救助時間長等原因,短時間內(nei) 還不能融入成群的黑頸鶴當中,放歸後總是獨自走向另一邊。我總是強忍著走上前的念頭,觀察它慢慢走近兩(liang) 三隻黑頸鶴,再融入鶴群中。”看著次羅順利融入集體(ti) ,尼瑪頓珠有些不舍,但更多的是欣慰,因為(wei) 他知道大自然才是黑頸鶴真正的家。

  2009年,34歲的尼瑪頓珠成為(wei) 當雄縣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員,“守鶴人”這個(ge) 稱呼也跟隨了他15年。他回憶道:“上世紀80年代,阿熱濕地大概有30多隻黑頸鶴,隨著生態環境的持續改善,黑頸鶴的數量逐年增多,現在每年有約2000隻黑頸鶴在此停留。”

  守鶴15年,尼瑪頓珠將黑頸鶴當成自己的孩子般守護。每年冬季,成群結隊的黑頸鶴都會(hui) 從(cong) 色林措出發,向南遷徙以尋找更溫暖的生活環境。

  而到了次年春季,它們(men) 又會(hui) 北返,當雄縣成為(wei) 了它們(men) 遷徙途中的中轉站,它們(men) 在這裏歇腳、覓食,為(wei) 接下來的旅程儲(chu) 備能量。

  黑頸鶴在阿熱濕地停留棲息期間,尼瑪頓珠和同事們(men) 比以往更加忙碌。他們(men) 每天除了用遠程設備觀察黑頸鶴的遷徙動向,還要對濕地周邊進行巡護。他們(men) 會(hui) 第一時間對受傷(shang) 的黑頸鶴進行治療和照料,並協助康複的黑頸鶴重返自然。

  “生態好不好,看鳥的數量就知道。”近年來,數量逐年增多的黑頸鶴成群遷徙或繁殖,正是對西藏生態環境持續向好的最美注腳。對於(yu) 尼瑪頓珠這位“守鶴人”而言,能為(wei) 高原生靈和諧相處、生生不息盡綿薄之力,就是自己堅守的意義(yi) 。

(責編: 李雨潼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