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規模春耕春播之前,西藏山南隆子縣熱榮鄉(xiang) 沃塘村舉(ju) 辦了一場熱鬧的春耕開耕儀(yi) 式。10餘(yu) 台披紅掛彩的“鐵犛牛”——拖拉機一字排開,等待著開犁。村民身著節日盛裝,在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次仁江村的安排下,有條不紊地忙活著。
57歲的次仁曲珍每年都參加春耕儀(yi) 式,她帶著部分村民一邊吟唱著曲調,一邊揮動著鐵鍬翻土。“慢工出細活!”次仁江村囑咐大家將每一步都做到位,爭(zheng) 取有個(ge) 好收成。
沃塘意為(wei) “肥沃的壩子”。這裏海拔超過4100米,十分適宜種植黑青稞。熱榮鄉(xiang) 鄉(xiang) 長陳城介紹,沃塘村的黑青稞畝(mu) 產(chan) 700斤至1000斤,單產(chan) 比周邊村略高。近年來,這裏告別了傳(chuan) 統“二牛抬杠”耕作方式,廣泛運用了良田良種良法良機的現代耕作方式。
73歲的西熱江村有較多土地。以前,他們(men) 全家人一起得花很長時間才能完成春耕春播。現在依靠農(nong) 機,種地又快又方便。
2011年,熱榮鄉(xiang) 成立了農(nong) 機服務合作社。合作社負責人索朗多吉介紹,之前春耕春播至少需要1個(ge) 月,如今隻要七八天就能完成,且每畝(mu) 地的農(nong) 機費用隻需25元。
2019年起,隆子縣實施了黑青稞提質增效項目。隆子縣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副局長邊瓊介紹,目前全縣以黑青稞為(wei) 主導的加工企業(ye) 共有4家。去年,4家企業(ye) 共加工黑青稞435.3噸,產(chan) 值達1300萬(wan) 元,累計帶動群眾(zhong) 增收873.5萬(wan) 元。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