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wei) 芒康縣幫達鄉(xiang) 毛尼村群眾(zhong) 用積分兌(dui) 換生活物資現場。記者 周婷婷 攝
388個(ge) 財政涉農(nong) 統籌整合資金項目,總投資34.54億(yi) 元,輻射帶動脫貧群眾(zhong) 1.54萬(wan) 戶8.25萬(wan) 人增收1.34億(yi) 元;
開展“以學促幹、攜手金秋、助農(nong) 增收”活動,舉(ju) 辦農(nong) 畜產(chan) 品展銷會(hui) 和現場簽約儀(yi) 式,共計銷售農(nong) 畜產(chan) 品2535噸,帶動群眾(zhong) 增收2.4億(yi) 元;
投入1.76億(yi) 元開展人畜分離項目建設,完成人畜分離1.84萬(wan) 戶,全市人畜分離率達70.87%,較上一年增長14.9%;
組建基層巡回診療工作團隊100個(ge) ,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團隊680個(ge) ,實現重點監測對象入戶核實率、家庭醫生簽約率和重點監測對象分類救治率均達100%,全市各級定點醫療機構實現“三重醫療保障”一站式聯網即時結算;
……
過去一年,昌都市深入學習(xi) 貫徹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全麵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三農(nong) ”工作重要論述和鄉(xiang) 村振興(xing) 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脫貧人口持續增收為(wei) 主線,一切圍繞著農(nong) 牧民增收轉、一切圍繞著農(nong) 牧民增收幹,統籌推進監測幫扶、廁所革命、人畜分離、人居環境整治等工作措施落實,推動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發展、鄉(xiang) 村建設、鄉(xiang) 村治理不斷取得新成效,奮力繪就宜居宜業(ye) 和美鄉(xiang) 村新畫卷,使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的腰包越來越鼓、生活越來越美好。
健全政策促落實
翻開《昌都市“十四五”時期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xiang) 村振興(xing) 有效銜接發展規劃(2021-2025)》,鄉(xiang) 村振興(xing) 項目一目了然:“十四五”時期計劃申報項目1769個(ge) ,計劃總投資179億(yi) 元。
隨著《中共昌都市委員會(hui) 、昌都市人民政府關(guan) 於(yu) 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加快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現代化的實施意見》《中共昌都市委員會(hui) 、昌都市人民政府關(guan) 於(yu) 做好2023年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重點工作的實施意見》的出台,《昌都市關(guan) 於(yu) 實施鄉(xiang) 村振興(xing) 重點幫扶鄉(xiang) 鎮行動的工作方案》《昌都市市(中、區)直部門和國有企業(ye) 結對幫扶易地搬遷安置區(點)工作機製》《昌都市2023年鄉(xiang) 村建設任務清單》等政策文件的印發,昌都市“鄉(xiang) 村十大幸福工程”逐步開啟了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的幸福美好生活。
2023年以來,昌都市圍繞“鄉(xiang) 村十大幸福工程”戰略,從(cong) 基礎穩福、產(chan) 業(ye) 興(xing) 福、就業(ye) 謀福、收入增福、社保添福、人居安福、生態續福、人才強福、文化潤福、平安保福10個(ge) 方麵提出20餘(yu) 條措施,這為(wei) 全市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理清了思路、明確了目標、提出了方法。
昌都市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全麵加強黨(dang) 的建設和黨(dang) 員幹部政治思想建設,教育引導全體(ti) 黨(dang) 員幹部鑄魂強黨(dang) 性、愛崗敬業(ye) 作奉獻,激發全體(ti) 幹部職工幹事創業(ye) 熱情,調動全係統工作人員工作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以學促幹,紮實推進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聚焦增收固成果
八宿縣然烏(wu) 鎮是川藏線上的一處重要驛站。這裏擁有壯麗(li) 的自然風光和豐(feng) 富的文化遺產(chan) 。坐落於(yu) 此的然烏(wu) 湖景色優(you) 美,湖水碧綠如翡翠,是眾(zhong) 多遊客的打卡首選地,已成為(wei) 然烏(wu) 鎮旅遊業(ye) 發展的一大亮點。
為(wei) 有效拓寬群眾(zhong) 就業(ye) 渠道,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去年上半年,八宿縣人社局在然烏(wu) 鎮舉(ju) 辦了為(wei) 期45天的藏式餐飲廚師培訓班,取得良好成效。50名群眾(zhong) 通過參加培訓,不僅(jin) 學到了藏式餐飲理論知識、實操本領,還提升了就業(ye) 創業(ye) 能力。“非常高興(xing) 參加人社局組織的廚師培訓班,讓我學會(hui) 了藏餐製作。然烏(wu) 是旅遊小鎮,希望通過自主創業(ye) ,靠藏餐手藝吃上旅遊飯。”然烏(wu) 鎮阿日村群眾(zhong) 羅鬆卓嘎在接受培訓後,對自己未來的人生規劃更加明確了。
八宿縣人社局在然烏(wu) 鎮舉(ju) 辦廚師培訓班是昌都市持續促進農(nong) 牧民就業(ye) 增收的一個(ge) 縮影。
2023年,昌都市通過開展多種形式的職業(ye) 技能培訓和創業(ye) 培訓,累計實現轉移就業(ye) 14.6萬(wan) 人次,就業(ye) 增收15.3億(yi) 元,其中促進脫貧人口就業(ye) 5萬(wan) 人次,實現增收5.32億(yi) 元。
2023年7月10日,昌都市二屆九次全會(hui) 召開,聚焦持續增加農(nong) 牧民收入,審議通過了《關(guan) 於(yu) 持續增加農(nong) 牧民收入的十條措施》。
昌都市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把農(nong) 牧民增收特別是脫貧人口增收作為(wei) 全局工作的重心,成立了促進脫貧人口持續增收工作專(zhuan) 班,通過穩崗就業(ye) 、產(chan) 業(ye) 幫扶、參與(yu) 項目建設等綜合措施,努力增加脫貧人口收入。在產(chan) 業(ye) 幫扶方麵,852個(ge) 產(chan) 業(ye) 扶貧項目共吸納本地群眾(zhong) 6005人就業(ye) 、增收2857萬(wan) 元,人均增收4757元。此外,還通過以獎代補、以工代賑等形式,鼓勵引導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參與(yu) 人畜分離項目建設,帶動脫貧群眾(zhong) 5001戶實現增收1163.38萬(wan) 元,戶均增收2323.29元。
示範創建美鄉(xiang) 村
如今的芒康縣幫達鄉(xiang) 毛尼村,家庭衛生好了,鄰裏糾紛少了,村容村貌美了……古樸村莊展新顏,得益於(yu) 鄉(xiang) 村治理積分製的推行。
鄉(xiang) 村治理積分製是芒康縣推行的一種鄉(xiang) 村治理新模式。2023年以來,毛尼村積極探索積分製在鄉(xiang) 村治理中的激勵作用,將愛黨(dang) 愛國、遵紀守法、社會(hui) 公德、環境衛生、垃圾分類回收、宣傳(chuan) 教育活動等內(nei) 容具體(ti) 化、數量化,納入鄉(xiang) 村治理積分製評價(jia) 內(nei) 容。
村民通過參與(yu) 相關(guan) 活動攢取積分,並用積分兌(dui) 換生活用品。此舉(ju) 讓群眾(zhong) 在建設美麗(li) 家園的同時,也獲得實實在在的益處,全年共為(wei) 群眾(zhong) 兌(dui) 換了價(jia) 值近3萬(wan) 元的生活用品和生活物資。如今,群眾(zhong) 參與(yu) 、群眾(zhong) 管理、群眾(zhong) 受益的文明新風在毛尼村蔚然成風。
2023年,昌都市共開展樹立農(nong) 牧民新風貌行動宣傳(chuan) 教育和環境衛生整治活動300餘(yu) 場次,參與(yu) 幹部群眾(zhong) 13.26萬(wan) 餘(yu) 人次;推廣運用“積分製”的村居125個(ge) ,共兌(dui) 換價(jia) 值12.06萬(wan) 元的物品;投入財政涉農(nong) 統籌整合資金10.88億(yi) 元,實施建設宜居宜業(ye) 和美鄉(xiang) 村41個(ge) 。
卡若區城關(guan) 鎮通夏村、類烏(wu) 齊縣桑多鎮紮西貢村被評為(wei) “第二批全國鄉(xiang) 村治理示範村”;
卡若區嘎瑪鄉(xiang) 被評為(wei) 第十二批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鎮;
洛隆縣碩督鎮被評為(wei) “第三批全國鄉(xiang) 村治理示範鄉(xiang) 鎮”;
江達縣波羅鄉(xiang) 外衝(chong) 村被評為(wei) 第四批全國“文明鄉(xiang) 風建設”典型案例村;
……
據了解,2021年以來,昌都市共計創建試點示範村、美麗(li) 宜居村和宜居宜業(ye) 和美鄉(xiang) 村82個(ge) ,其中被自治區認定為(wei) 美麗(li) 休閑示範村23個(ge) 、幸福宜居示範村28個(ge) 、幹淨整潔示範村18個(ge) 。
通過示範創建,進一步改善了鄉(xiang) 村風貌和人居環境、完善了公共基礎設施、提升了公共服務水平、培育了文明鄉(xiang) 風,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生產(chan) 生活條件得到不斷改善,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滿足感不斷增強。
百尺竿頭扶搖上,鄉(xiang) 村振興(xing) 起宏圖。在砥礪奮進中,昌都將繼續在壓實工作責任、完善監測幫扶機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推動幫扶政策落實、推進宜居宜業(ye) 和美鄉(xiang) 村建設等方麵下功夫,奮力描繪美麗(li) 鄉(xiang) 村新圖景。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