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阿裏地區始終貫徹落實新時代黨(dang) 的建設總要求和黨(dang) 的組織路線,以“藏西先鋒·紅色阿裏”黨(dang) 建品牌為(wei) 引領,以“八個(ge) 加強”為(wei) 重要舉(ju) 措,深入實施凝心鑄魂、夯基固本、提質賦能、鞏固提升、守正創新、同頻共振“六大工程”,穩步推動基層黨(dang) 建各項工作向縱深發展,為(wei) 努力建設團結富裕文明和諧美麗(li) 的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新阿裏提供堅強政治保證和組織保障。
加強組織建設 強化責任落實
2023年,阿裏地區堅持大抓基層、抓實基層的鮮明導向,以“三強”為(wei) 依托,著力推動基層黨(dang) 組織全麵進步、全麵過硬。優(you) 化組織設置強堡壘。堅持“應建盡建、應設盡設”原則,新成立黨(dang) 支部9個(ge) ,大力推進地辦、地區法院等51家地直機關(guan) 事業(ye) 單位黨(dang) 組織換屆選舉(ju) 、班子補(改、增)選以及合並撤銷黨(dang) 支部等事宜,規範組織、隊伍、活動、製度建設,形成了組織架構更加合理、職責任務更加清晰、組織領導更加有效的良好格局。
全地區按照“不設比例、不定指標、應整盡整”的原則,排查認定軟弱渙散基層黨(dang) 組織16個(ge) ,針對涉及的16類30條問題製定整改方案16份,細化措施97條,明確14名地級領導幹部聯係軟弱渙散基層黨(dang) 組織和61名整改責任人,目前所涉及問題均已整改完成,黨(dang) 員滿意度和群眾(zhong) 代表滿意度分別達到99.6%、99.5%;嚴(yan) 格落實基層黨(dang) 組織建設“五項要求”,分類定級先進基層黨(dang) 組織429個(ge) ,一般基層黨(dang) 組織257個(ge) ,後進基層黨(dang) 組織172個(ge) ,明確20名地級領導幹部掛鉤聯係後進黨(dang) 支部,督促各級黨(dang) 組織紮實抓好整頓提升,以點帶麵、示範帶動,不斷提升基層黨(dang) 組織凝聚力、戰鬥力、號召力。
同時,圍繞黨(dang) 內(nei) 組織生活不經常、不認真、不嚴(yan) 肅等問題,創新開展“我來講黨(dang) 課”活動共2240餘(yu) 場次,開展“學習(xi) 貫徹黨(dang) 的二十大 牢記使命建新功”等主題黨(dang) 日活動、在職黨(dang) 員“雙報到”“學習(xi) 身邊榜樣”等活動共5670餘(yu) 場次,切實提升黨(dang) 內(nei) 組織生活數字化、精細化水平。
切實在幹事創業(ye) 上下功夫。2023年,阿裏地區堅持引導黨(dang) 員、幹部把心思集中在想幹事上、把本領用在能幹事上、把目標放在幹成事上,著力在推動發展、基層治理、服務群眾(zhong) 中主動作為(wei) 、擔當有為(wei) ,積極開展“立足崗位作貢獻”“建言獻策”等活動1803場次,設立黨(dang) 員示範崗667個(ge) ,組建黨(dang) 員突擊隊193支2038人,紮實開展在職黨(dang) 員“雙報到”誌願服務活動,開展社區服務工作4231人次,開展宣傳(chuan) 宣講2082人次、愛心助老964人次、衛生整治2453人次、治安巡邏1140人次,深入各網格、村(居)解決(jue) 群眾(zhong) 急難愁盼問題511件,慰問困難群眾(zhong) ,落實慰問資金28萬(wan) 餘(yu) 元,切實把惠民生、暖民心、順民意的工作做到了群眾(zhong) 心坎上,最大限度地凝聚了人心。
加強隊伍建設 育強“領頭雁”
堅持把政治標準放在首位,嚴(yan) 格落實發展黨(dang) 員動態管理機製,做到成熟一個(ge) 、發展一個(ge) 。2023年,阿裏地區共發展黨(dang) 員566名,強化流動黨(dang) 員服務管理,累計排查支部820個(ge) ,轉出流動黨(dang) 員160人,轉入流動黨(dang) 員40人,轉接黨(dang) 員組織關(guan) 係376人次,確保黨(dang) 員“離鄉(xiang) 不離黨(dang) ,流動不流失”。
按照“按需施教、分類指導、務求實效”的原則,采取講授式、研討式、案例式、體(ti) 驗式、訪談式等,組織1151名黨(dang) 員幹部、黨(dang) 務工作者開展能力素質提升等培訓27期,選派129名黨(dang) 員幹部參加上級調訓18期,組織24名村(居)主幹分批赴陝西、河北兩(liang) 省接受為(wei) 期50天的“蹲點”培訓,係統學習(xi) 種植類、創業(ye) 經營類、特色產(chan) 業(ye) 類等相關(guan) 知識,協調地區職校對60名村(居)主幹實施為(wei) 期兩(liang) 年的學曆提升工程,進一步激發了廣大黨(dang) 員幹部的幹事創業(ye) 熱情。
挖掘紅色資源、築牢紅色堡壘、賡續紅色血脈。堅持以“賡續紅色精神、融入思想血脈”為(wei) 主題,深入挖掘紅色文化背後深層次的精神內(nei) 涵和時代內(nei) 涵,組織專(zhuan) 門力量收集整理紅色革命物品60件、紅色革命故事41篇、革命歌曲25首及攝影、書(shu) 法等藝術作品53件,切實讓紅色文化看得見、摸得著、記得住、傳(chuan) 得下;充分利用阿裏博物館、先遣連紀念館、阿裏分工委舊址等紅色資源,深入開展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和愛國主義(yi) 、集體(ti) 主義(yi) 、社會(hui) 主義(yi) 教育1670餘(yu) 場次,講述紅色革命故事1萬(wan) 餘(yu) 場次,組織開展“七個(ge) 一”主題教育活動2670餘(yu) 場次,助推紅色文化的生命力、影響力、感召力深入人心、永放光芒。
堅持秉承“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chuan) 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chuan) 承好”的理念,把傳(chuan) 承弘揚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老西藏精神、“兩(liang) 路”精神、孔繁森精神、援藏精神等精神譜係貫穿品牌創建全過程,試點推行“五星黨(dang) 組織”評選工作,探索開設“書(shu) 記大講堂”活動,創新舉(ju) 辦“阿裏地區紀念延安雙擁運動80周年天上阿裏·魚水情深”主題文藝晚會(hui) ,主動邀請援藏省市學者到阿授課4次,受益黨(dang) 員幹部群眾(zhong) 2832人次,組織廣大黨(dang) 員幹部赴紅色精神發源地參觀學習(xi) 9000餘(yu) 人次,開展相關(guan) 宣傳(chuan) 宣講1300餘(yu) 場次,真正讓紅色精神融入血液、淨化靈魂、錘煉思想,彰顯了黨(dang) 員幹部政治本色和先鋒形象。
賦能鄉(xiang) 村振興(xing) 辦好民生實事
阿裏地區堅持黨(dang) 建引領,持續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xiang) 村振興(xing) 有效銜接,製發《關(guan) 於(yu) 堅持和加強基層黨(dang) 組織領導扶持壯大農(nong) 牧區集體(ti) 經濟的具體(ti) 舉(ju) 措》,製定《阿裏地區發展壯大村級集體(ti) 經濟製度匯編》,大力推行“村級黨(dang) 組織書(shu) 記招錄(聘)公務員(事業(ye) 編製人員)跨村任職”試點。
同時,深入實施“百名幹部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工程,精準選派738名“六個(ge) 一”力量下沉村(居),全力打造那木如村、加木村、烏(wu) 江村、多瑪村、索多村5個(ge) 鄉(xiang) 村旅遊示範基地,精心打造阿裏地區古象雄旅遊文化精品內(nei) 環線、亞(ya) 熱鄉(xiang) 旅遊環線;組織全地區82家單位2656名黨(dang) 員幹部聯係幫扶1402戶5083名群眾(zhong) ,共解決(jue) 困難問題2233件、理清發展思路1235條、完善村規民約921條,深入推動黨(dang) 建工作與(yu) 產(chan) 業(ye) 發展、鄉(xiang) 村振興(xing) 同頻共振、互促共贏。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