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創業寶媽張潤枝:“民族團結情是我創業路上的堅強動力”

發布時間: 2024-05-05 13:21:00 來源: 西藏日報

  “阿佳達珍,這裏要收幾針,這幾排要再加幾針。勾線的時候手放鬆,不要著急。”日前,記者走進位於(yu) 山南市乃東(dong) 區格桑路與(yu) 桑康北街交叉口處的“一線手工之家”店鋪,便看到店鋪主人張潤枝正低頭手把手教學員針織毛衣。

  “我的店除了有手工針織毛衣、鞋子以外,還有各式各樣的藏式圍巾、披肩和果籃布套。我覺得我的店鋪是山南市綜合性產(chan) 品較為(wei) 齊全的店。”張潤枝頗為(wei) 自豪地向記者介紹說。

  為(wei) 什麽(me) 會(hui) 開一家手工針織品店?張潤枝說,這都離不開本地婦女群眾(zhong) 的大力支持,是她們(men) 給了自己無窮的力量。

  張潤枝今年36歲,是湖北黃石人。2012年她跟隨丈夫來到山南,這些年來一直以全職媽媽的身份照顧丈夫與(yu) 兩(liang) 個(ge) 孩子的生活起居。閑暇之餘(yu) ,在家坐不住的她撿起了從(cong) 小就會(hui) 的針織手藝,還在夜市、廣場等地擺攤售賣針織產(chan) 品補貼家用。

  “沒想到山南的婦女群眾(zhong) 這麽(me) 喜歡我的產(chan) 品,她們(men) 不僅(jin) 經常光顧,而且也想學習(xi) 這門手藝。”張潤枝告訴記者,有一次,一個(ge) 叫卓嘎的阿佳來到她的攤位前傾(qing) 訴,因為(wei) 擺攤地點不固定,經常找不到她,這讓張潤枝有了開店的想法。

  然而開店的過程並不輕鬆,需要選址、租店、進貨、辦理營業(ye) 執照等,這對身為(wei) 外地人的張潤枝來說,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好在有經常光顧的婦女群眾(zhong) 幫忙,給她與(yu) 房東(dong) 做翻譯簽下店麵租賃合同,幫她搬貨、打理、張貼店名。2021年11月,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屬於(yu) 她與(yu) 本地婦女群眾(zhong) 的“聯絡點”建成了。

  “小張教我們(men) 學習(xi) 針織從(cong) 來不收一分錢,有時候晚上我在家裏織毛衣突然忘記下一步怎麽(me) 弄了,給她打視頻電話過去,她立馬就會(hui) 接起,熱情地給我指導。”坐在一旁的達珍說,每天過來學習(xi) 的人平均有五六個(ge) ,人最多時店裏都坐不下。一些學習(xi) 針織的婦女年齡較大,在教學時,張潤枝從(cong) 來不急躁,總是輕聲細語、慢條斯理地進行教學。

  “我老婆性格好,大家經常一邊織毛衣一邊嘮家常,時間久了,一些不會(hui) 說普通話的阿佳也慢慢會(hui) 說了,她也能說一些簡單的藏語。”張潤枝的丈夫程先生說,有一年藏曆新年,學員倉(cang) 決(jue) 阿佳還邀請他們(men) 一家一起過年,給他們(men) 獻哈達、敬切瑪,以最隆重的藏式禮儀(yi) 歡迎他們(men) 。

  不僅(jin) 如此,加查縣的學員到了市區,也總給張潤枝帶些本地特產(chan) 核桃。錯那市的學員回家時,握著張潤枝的手,誠懇地邀請她來勒布溝遊玩。

  “一些沒有一技之長的學員在我這裏學會(hui) 手藝後,不僅(jin) 可以給自己家人織毛衣,她們(men) 也能在當地售賣自己的手工織品,幫家裏改善經濟條件。”說到這,張潤枝臉上洋溢著滿足的笑容。

  2023年4月,張潤枝成立了山南市潤線商貿有限公司。前段時間,她還參加了乃東(dong) 區第四屆創新創業(ye) 大賽,向社會(hui) 推介自己的產(chan) 品品牌,並榮獲三等獎,得到評委與(yu) 觀眾(zhong) 們(men) 的一致好評。

  “山南如今已成為(wei) 我的第二故鄉(xiang) ,我想以自己的力量,帶動更多的婦女群眾(zhong) 就業(ye) 。”張潤枝說,“創業(ye) 這條路可能不好走,但我不怕,因為(wei) 阿佳們(men) 是我最好的朋友,民族團結情是我創業(ye) 路上的堅強動力。”

(責編: 李雨潼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