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名被犛牛頂傷(shang) 的患者,腸道破裂,全身多處受傷(shang) ,病情很嚴(yan) 重。”西藏自治區人民醫院重症監護室(ICU)內(nei)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的援藏醫生王斌當天正好值班。王斌知道這一類病情一點都不能耽擱,便急忙把患者推進了手術室。
“在現代醫療體(ti) 係中,重症監護室作為(wei) 救治危重患者的關(guan) 鍵場所,其醫療服務質量直接關(guan) 係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康複效果。”王斌說,“同時,隨著醫學技術的進步,我們(men) 不僅(jin) 要關(guan) 注患者的生理治療,更要關(guan) 注患者的心理需求和人文關(guan) 懷。”
獲得患者對醫療團隊的信任
ICU人文科室建設的核心目標是提升醫護人員的人文素養(yang) ,優(you) 化患者關(guan) 懷措施,構建和諧的醫患關(guan) 係。通過加強醫護人員的培訓和教育,使他們(men) 掌握更多的溝通技巧、情緒管理方法和同理心,從(cong) 而能夠更好地理解患者的需求和痛苦,為(wei) 患者提供更為(wei) 貼心的服務。
被犛牛頂傷(shang) 的卓仁(化名)在治療了一個(ge) 星期之後有希望順利轉出ICU。大家正充滿信心時,家屬突然找到醫生,表示要帶著卓仁一塊回家。
對於(yu) 家屬的意願,科室醫生們(men) 很不解。因為(wei) 在前端治療過程中,已經得知這是一個(ge) 十分困難的家庭,情況緊急,所以醫院先行墊付了治療的費用,對患者及時進行了治療,怎麽(me) 突然就要回去呢?王斌經過和家屬深入交流才得知,該患者來自偏遠的牧區,現在連飯錢都沒有了。
得知這個(ge) 消息,科裏的桂喜迎大夫等人自掏腰包,給患者買(mai) 來了糌粑並給予患者1000元的資助。在這些幫助下,卓仁很快便痊愈出院了。
“在患者關(guan) 懷方麵,ICU人文科室建設注重提供個(ge) 性化、人性化的護理服務,我們(men) 會(hui) 力所能及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王斌說,“我們(men) 還設置了家屬探視時間,讓患者感受到家人的陪伴和溫暖;開展心理谘詢服務,幫助患者緩解焦慮和恐懼;組織康複活動,促進患者身體(ti) 功能的恢複。這些措施不僅(jin) 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也增強了他們(men) 對醫療團隊的信任和滿意度。”
尊重患者的知情權和選擇權
“這兩(liang) 天她就可以去普通病房了,需要隨時觀察腿部有沒有腫起來,注意活動患者關(guan) 節……”王斌事無巨細地囑咐著患者家屬。與(yu) 王斌站在一起的還有年輕藏族醫生卓瑪次仁。王斌交代完後,卓瑪次仁對他們(men) 進行翻譯。“怕他們(men) 沒聽懂,每天跟患者家屬溝通時我都會(hui) 帶上卓瑪次仁。”王斌說,“這邊整體(ti) 的醫患關(guan) 係很和諧,我們(men) 會(hui) 充分尊重患者及家屬的知情權,讓患者能夠參與(yu) 到自己的治療方案中。”
為(wei) 及時解決(jue) 醫患矛盾,防止因誤解或溝通不暢而引發的糾紛,該科室製定了每天與(yu) 患者及家屬的溝通機製,不僅(jin) 家屬隨時可以來找醫生跟進情況,醫生查完房也會(hui) 主動與(yu) 患者(家屬)交流。
西藏自治區人民醫院ICU每年都會(hui) 收到十幾麵錦旗,多年無不良醫德醫風投訴、無醫療投訴。“作為(wei) 醫務人員,應當及時了解並滿足患者被理解、被重視、被尊重的需求,同時也應掌握患者對醫療服務的期望。”王斌表示,良好的醫患溝通有助於(yu) 醫務人員調整自己和患者的醫學觀念,也有助於(yu) 醫患相互正確理解對方,協調關(guan) 係,保證醫療活動的順利進行。
增強醫務人員的職業(ye) 榮譽感
29歲的卓瑪次仁是王斌的徒弟,2021年成為(wei) 一名ICU的醫生。“新醫生來到重症科室,最怕麵對突發狀況,自己沒法把握。”卓瑪次仁說,但是在這裏自己從(cong) 來沒害怕過,哪怕是淩晨兩(liang) 三點,卓瑪次仁都可以聯係到師傅王斌。
“醫務人員是醫院科室建設的主體(ti) 力量,他們(men) 的專(zhuan) 業(ye) 素養(yang) 和人文素養(yang) 直接關(guan) 係到科室的整體(ti) 水平。”王斌說,“我們(men) 科室為(wei) 醫務人員提供良好的工作環境和學習(xi) 氛圍,鼓勵他們(men) 不斷學習(xi) 新知識、新技術,提升自身能力。”
對此,卓瑪次仁深有感觸。卓瑪次仁跟著王斌以“師帶徒”方式學習(xi) 兩(liang) 周後,王斌就指導卓瑪次仁做了開題報告。
“王主任問我對哪些方麵感興(xing) 趣,我在重症時期麵臨(lin) 很多有血栓風險的患者。因此最後跟王主任討論後,我們(men) 決(jue) 定做一個(ge) 下肢血栓課題研究。”第一次接觸課題報告,讓卓瑪次仁既緊張又激動。
從(cong) 簡單的回顧性課題研究入手,到篩選患者,再到後續的數據收集……王斌手把手地指導卓瑪次仁,還會(hui) 定期讓卓瑪次仁給科裏進行匯報,科室其他有資曆的醫生也會(hui) 對卓瑪次仁的報告進行評價(jia) 和指導。“目前我的課題數據部分已經錄完,現在處在分析階段。”卓瑪次仁說,以前連錄數據都不懂,現在已經掌握了實驗設計的一係列程序,自己也在按照程序開展課題。
如今,卓瑪次仁已經具備了獨立管理患者和查房的能力。“作為(wei) 年輕醫生,我感覺咱們(men) 科室在‘傳(chuan) 幫帶’上做得很好,不管是援藏醫生,還是本地資深醫生,都能毫無保留地把自己的經驗、技術傳(chuan) 給年輕醫生。”卓瑪次仁說。
“下一步,我們(men) 將利用現代科技手段提升醫療服務水平,如引入智能化醫療設備、開展遠程醫療服務等,為(wei) 患者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醫療服務。”王斌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