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cong) 小就喜歡看濟公活佛,那時候隻覺得他很有趣,覺得他的思想能幫助別人。今天在法師的講解下,理解了不同的佛法。”18日在浙江杭州靈隱寺,來訪的西藏少年活佛參學團學員們(men) 在交流中分享此行的感受、體(ti) 會(hui) 。
近日,西藏少年活佛參學團結束陝西的行程,抵達浙江,來到普陀山、西湖博物館、靈隱寺等地參觀學習(xi) 。這是他們(men) 在今年7月中旬即將完成初中階段學習(xi) 任務前的一次參訪學習(xi) 。
靈隱寺始建於(yu) 東(dong) 晉鹹和元年(公元326年),為(wei) 杭州最早的名刹,地處杭州西湖以西,背靠北高峰,麵朝飛來峰,兩(liang) 峰挾峙,林木聳秀,深山古寺,雲(yun) 煙萬(wan) 狀。千年古刹在靈隱寺耀宇法師的耐心講解下,更加鮮活,讓大家印象深刻。
交流中,少年活佛們(men) 暢所欲言,提出了許多問題。“我想請教法師兩(liang) 個(ge) 問題,第一個(ge) 問題是一個(ge) 僧人內(nei) 在和外在相比,哪個(ge) 更為(wei) 重要;另一個(ge) 問題是關(guan) 於(yu) 漢傳(chuan) 佛教著作中有關(guan) ‘福田’二字的理解。”平時就喜歡看書(shu) 的昌都市邊壩縣拉孜寺活佛向巴克珠提出自己的思考。
耀宇法師一一細致解答,並告誡活佛們(men) 牢記出家修道者的目的和學習(xi) 的目的。“佛教傳(chuan) 承切記要順應時代之理、切入時代之際,這是佛教發展到今天最根本的曆史文化傳(chuan) 承。”耀宇法師說。
“這是什麽(me) 海呀?”“這是東(dong) 海。”“我去看一下東(dong) 海龍王在哪兒(er) 。”作為(wei) 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的普陀山,吸引著眾(zhong) 多遊客前往參觀。16日,少年活佛們(men) 第一次乘船登島,來到普陀山,對眼前所見充滿好奇。在普濟禪寺大殿,他們(men) 排隊敬香、誦經禮佛;在南海觀音立像前,他們(men) 駐足停留。
中國佛教協會(hui) 副會(hui) 長、普陀山佛教協會(hui) 會(hui) 長、中國佛學院普陀山學院院長、普濟禪寺方丈道慈大和尚接見了西藏少年活佛參學團。道慈大和尚從(cong) 普陀山名字的含義(yi) 講起,鼓勵少年活佛們(men) 多走走、多看看,勤學習(xi) 、多思考,共同堅持好佛教中國化方向,護持佛教健康發展。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