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在西藏的他們 掀起學習藏文“熱潮”

發布時間: 2024-06-05 09:17:00 來源: 西藏商報

  語言是曆史與(yu) 文化的沉澱,它能以獨特的傳(chuan) 承幫助人們(men) 認識一個(ge) 民族的過去;語言又是人與(yu) 人之間進行交流的工具,它也直接便利現代生活。如今在西藏,通過學習(xi) 藏語,了解博大精深的曆史文化,感受藏族人民的智慧情感,正逐漸成為(wei) 年輕人的一種時尚。為(wei) 此,記者走訪了解了大家是怎麽(me) 學習(xi) 藏語,發生過哪些有趣的故事,以及學習(xi) 藏語為(wei) 他們(men) 帶來了哪些新的體(ti) 驗。

  對藏民族文化的熱愛是學習(xi) 藏語的動力

  今年34歲的趙鑫從(cong) 小就對藏語感興(xing) 趣,初遇藏語是因為(wei) 一首藏語老歌,神秘的歌詞和動聽的紮念琴旋律深深吸引著她,但她的藏語基礎是零,隻會(hui) 說一句紮西德勒。因此,她在線上聯係了老師專(zhuan) 門學習(xi) 藏語。現在,學藏語對趙鑫來說是興(xing) 趣,也是習(xi) 慣。周末,趙鑫都會(hui) 在家裏認真練習(xi) 老師在課堂上布置的作業(ye) 。這一次趙鑫的作業(ye) 有些特別,老師要求她學寫(xie) 自己的藏語名字——“卓瑪拉姆”和興(xing) 趣愛好。

  “我非常熱愛西藏,畢業(ye) 後選擇留在西藏生活,現在已經11年了。學習(xi) 當地的語言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可是,由於(yu) 諸多原因我一直沒有學好藏語。去年,我又重新報了培訓班打算認認真真地學好這門語言。”趙鑫說。

  和趙鑫一樣,王天琪也正在通過線上課堂學習(xi) 藏語,三年積累下來,王天琪可以用藏語進行日常交流,於(yu) 他而言這何嚐不是一種入鄉(xiang) 隨俗。“我在基層工作,用藏語可以隨時和群眾(zhong) 溝通,又能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記得剛開始嚐試用藏語和周圍群眾(zhong) 交流時,總說得錯誤百出,大家也會(hui) 充當‘臨(lin) 時老師’,糾正我的發音和時態錯誤。我的妻子是一名老師,為(wei) 支持我學習(xi) 藏語還專(zhuan) 門購買(mai) 了小學和初中的藏文書(shu) 籍和識字卡片。 在互相鼓勵和督促下,現在她也能說一些藏語的日常用語,我們(men) 彼此還給對方起了藏族名字。”王天琪說。

  走進西藏 走進了藏語文的世界

  你知道嗎?“米瑪”意為(wei) 星期二,“巴桑”意為(wei) 星期五,“次久”意為(wei) 初十,“達瓦”意為(wei) 月亮,“尼瑪”意 為(wei) 太陽,“嘎瑪”意為(wei) 星星。6月3日,記者上街隨機采訪了幾位漢族朋友,有不少人表示會(hui) 說一兩(liang) 句藏語,也能聽得懂簡單的藏語,也有人表示自己專(zhuan) 門報了藏語培訓班,係統性學習(xi) 了藏語。

  采訪中記者發現,大家說得最多的藏語是“紮西德勒”。“貢康桑”意為(wei) 您好,還有一句是“亞(ya) 古都”意為(wei) 很不錯,“妥切囊”意為(wei) 謝謝!這些簡單的藏語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頻率極高,學起來也不算困難。

  “我來西藏5年了,第二年就會(hui) 說一兩(liang) 句藏語,因為(wei) 同事都是藏族,在耳濡目染中學會(hui) 了不少,‘這是什麽(me) ’藏語發音是‘滴嘎日’(‘滴’為(wei) ‘這個(ge) ’的意思,‘嘎’為(wei) ‘什麽(me) ’的意思,‘日’為(wei) ‘是’的意思)。因為(wei) 熱愛,我就隨身攜帶學藏語的小筆記本,每天學一個(ge) 新詞。日積月累,我學會(hui) 了寫(xie) 短句,像‘今天吃什麽(me) ?’‘我要回家或工作做完了’等,我都會(hui) 說,也會(hui) 寫(xie) 。”在拉薩某單位上班的黃麗(li) 玲告訴記者。

  曉霞學習(xi) 藏語有段時間,廣告牌上麵的藏文是曉霞學習(xi) 藏語的輔助工具,“藏文有三十個(ge) 字母,四個(ge) 元音,組合起來就是120個(ge) 音。三十個(ge) 字母當中,有十個(ge) 可以和其他字母組合發音,這樣的組合就是300個(ge) 音。通常我會(hui) 用拚讀廣告牌藏文的方法來熟練口語。”曉霞指著寫(xie) 有“次曲茶館”店麵招牌,略帶口音地拚讀。

  除了在西藏生活的人們(men) 熱愛學習(xi) 藏語外,許多遊客也對藏語很感興(xing) 趣。他們(men) 在學習(xi) 藏語的過程中會(hui) 以全新的視角去接觸西藏、看待西藏、了解西藏。

  中午,天氣晴朗,遊客薇女士在一家傳(chuan) 統工藝品店挑選禮物,店家達瓦卓瑪熱情地向薇女士介紹西藏工藝品的曆史和製作過程。這已經是薇女士第六次進藏旅遊,自第一次進藏旅遊開始,薇女士和達瓦卓瑪便成了朋友。“說起我倆(lia) 的緣分,還是因為(wei) 她的名字,我知道很多藏族姑娘都叫卓瑪,但就是不知道達瓦是什麽(me) 意思,萬(wan) 分好奇下我直接就問了她。”薇女士說。“當時,我告訴她達瓦是月亮的意思,她還調侃我的名字意思是月亮仙子。”一旁的達瓦卓瑪笑道。

  熱愛可抵萬(wan) 難。聶昌在大二時決(jue) 定畢業(ye) 後到西藏生活,為(wei) 了更好地了解西藏,聶昌便網購了一本相對古老的藏文教材自學,但零基礎和母語發音差異、捉摸不透規律的詞匯、陌生晦澀的語法,使他初學時舉(ju) 步艱難。後來,聶昌向一位老師請教了基礎語法。之後他又購買(mai) 了漢語、英語、日語編寫(xie) 的藏語口語教材,套用英語的學習(xi) 邏輯去背誦單詞和語法,和學校裏的藏族同學模擬對話,逐漸形成一套自己的學習(xi) 方法。

  人總是在自己熱愛的領域越挫越勇,在學習(xi) 過程中,聶昌就在思考或許他的這套學習(xi) 方法是可以被複製和傳(chuan) 授的。此後,聶昌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Gakapa(藏語中意為(wei) 蒙童),並製作教學材料,開始招生。目前,他的工作室有近200名學生,大多為(wei) 95後或者00後的年輕人。

  聶昌坦言,我的學生們(men) 通過學習(xi) 都能用藏語進行基本交流。在教學中,我能感受到很多同學對於(yu) 藏語的興(xing) 趣愈發濃烈,記得有位在上海讀書(shu) 的漢族姑娘,因為(wei) 學習(xi) 藏語讓她對西藏文化有了更深刻的了解,現在她也開始學習(xi) 藏文書(shu) 法和《辭藻學》。

  網友任小米於(yu) 2023年7月開始自學藏語。“因為(wei) 喜歡,所以我用了很多的時間去學習(xi) ,不但學說,也學寫(xie) 。一開始身邊的朋友都不理解,但是學的時間久了,我的藏語說得越來越標準,藏文也寫(xie) 得越來越漂亮,聽到身邊人的誇獎,我很開心也很自豪。”任小米說。

(責編: 李雨潼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