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追光|海拔4000米的熱愛,什麽樣?

發布時間: 2024-07-03 08:53:00 來源: 新華網

  在平均海拔超過4000米的西藏

  運動似乎是個(ge) 奢侈的想法

  但有這樣一群人

  站在高原觸摸藍天

  用融入血液的熱愛

  將自己的運動夢想

  書(shu) 寫(xie) 出一個(ge) 個(ge) 激昂的音符

  奏響在攀登卓越的熱血高原

  25歲的格桑倫(lun) 珠

  是一家咖啡店的老板

  同時也是西藏唯一一支業(ye) 餘(yu) 橄欖球隊的隊員

  兩(liang) 年前,他在朋友的介紹下加入了球隊


格桑倫(lun) 珠在拉薩和隊友進行訓練

  兩(liang) 年來

  每周兩(liang) 次的訓練雷打不動

  盡管條件簡陋

  但格桑倫(lun) 珠和隊員們(men) 的熱情從(cong) 未減退


格桑倫(lun) 珠在橄欖球訓練中

  去年在成都參加一場重要比賽

  由於(yu) 隊伍人數有限、缺乏替換休息

  隊員們(men) 接二連三地受傷(shang)

  格桑倫(lun) 珠的右腳也在比賽中韌帶斷裂

  盡管最終輸掉了比賽

  但拖著傷(shang) 腿的格桑倫(lun) 珠卻是笑著退場的

  因為(wei) 加入橄欖球隊的那一刻

  他已經擁有了向世界證明自己的方式


格桑倫(lun) 珠在成都的橄欖球比賽中

  “或許有人覺得我們(men) 起步太晚

  認為(wei) 海拔高、空氣稀薄

  認為(wei) 我們(men) 在這片高原上無法揮灑汗水

  但我們(men) 從(cong) 未動搖過信念”

  和格桑倫(lun) 珠一樣

  14歲的攀岩小將穆澤潤也沒想過放棄

  9歲開始接觸攀岩至今

  他已經收獲多個(ge) 獎項

  今年還拿到了

  全國青少年U係列攀岩聯賽(河南萬(wan) 仙山站)

  U15男子全能冠軍(jun)


穆澤潤正在完成自己的第一次高原野攀路線

  在西藏

  他挑戰自我,突破極限

  拉薩城區北郊

  自然岩壁垂直高度將近50米

  穆澤潤克服高反和低溫

  完成了自己在高原的第一條野攀路線


穆澤潤在拉薩的自然岩壁上攀岩

  接觸攀岩的五年時間裏

  穆澤潤難免在岩壁上磕磕碰碰

  但是年幼的他卻從(cong) 來沒有想過放棄

  “跟每次受傷(shang) 的疼痛相比

  我更害怕沒辦法繼續攀岩”

  他說


在位於(yu) 拉薩的自然岩壁下,教練為(wei) 穆澤潤講解攀岩技巧

  受過傷(shang)

  或許才更明白自己想要什麽(me)

  24歲的旦增吉美

  獨獨偏愛在山坡上速降的疾馳感


旦增吉美戴上頭盔準備騎車速降

  乘著風,沿著山脊速降

  自行車徘徊在失控的邊緣

  他需要不斷地挑戰自己

  當自行車躍向半空,整個(ge) 人是失重的

  但安全落地的瞬間,又令他著迷

  在高原速降,看著雪山和周圍的雄鷹

  他感受到生命的意義(yi)


旦增吉美(左)和隊友在騎車的路上

  2017年

  旦增吉美遭遇了一次嚴(yan) 重的摔車事故

  “當時第一時間不是看自己的身體(ti)

  而是看我的車有沒有事,挺奇怪的”

  但他沒有停下

  去年,在朋友的邀請下

  他走出西藏,參加了

  張家口“全國青少年自行車山地速降係列賽”

  但陌生的賽道導致他在初賽中就不幸摔傷(shang)

  最終也沒能取得成績

  又一次失利

  一度讓他懷疑自己是否適合這一運動


旦增吉美在全國青少年自行車山地速降係列賽中

  回到西藏後

  迷茫的他爬上了熟悉的山坡

  “感受到風,重新看到雪山

  再次體(ti) 會(hui) 到那種感覺以後

  突然就覺得

  生命需要有熱愛才有意義(yi) ”

  現在,他仍在堅持自行車速降這項運動

  也邀請更高水平的車手來西藏交流技術

  主動參與(yu) 培訓和引導工作

  讓青少年在了解並學會(hui) 處理風險的前提下

  體(ti) 會(hui) 運動中超越自我的精神

  激勵高原上的年輕一代

  勇敢地追求自己的夢想


旦增吉美在西藏騎行

  普通人的夢想

  是引領自己在平凡日常中

  依舊篤定前行的光

  熱愛足球的白瑪曲吉

  是浙江外國語學院的大學生

  一放暑假

  她就從(cong) 杭州回到了家鄉(xiang) 拉薩

  作為(wei) 拉薩“另類女足隊”B隊的隊長

  她希望帶領球隊

  在女子足球業(ye) 餘(yu) 杯賽中

  向冠軍(jun) 發起衝(chong) 擊


白瑪曲吉(前排左三)與(yu) 隊友們(men)

  球場上女孩們(men) 有在校學生

  也有職場女性

  在白瑪曲吉眼中

  比賽有傷(shang) 痛,有淚水

  有歡笑,也充滿力量

  而她還有一個(ge) 更大的夢想

  希望通過自己的點滴努力

  促進西藏女足的發展

  “我踢球不僅(jin) 僅(jin) 因為(wei) 喜歡

  我更想我能夠成為(wei)

  推動西藏女足發展的力量”

  每天的訓練依舊在進行

  每一次衝(chong) 刺都是她對未來的承諾


白瑪曲吉在訓練射門

  西藏最美的季節要到了

  “等山上的風再暖一些

  我就要拉著夥(huo) 伴們(men) 在山脊上‘飛翔’!”

  這片古老的高原

  正因為(wei) 這群年輕人的活力

  變得不一樣

  39歲的李生濤

  因為(wei) 西藏,遇見真正的自己

  曾經是一名登山運動員的他

  因一次偶然機會(hui) 接觸滑翔傘(san)

  從(cong) 飛向天空那一刻起

  他的心裏就種下一顆種子——

  要從(cong) 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起飛


李生濤在珠峰滑翔

  終於(yu)

  經過多次高海拔雪山飛行訓練後

  2023年5月18日

  李生濤從(cong) 海拔8000米的珠峰南坳

  用單人無動力滑翔傘(san) 起飛

  經過24分鍾的飛行

  精準降落在了海拔5400米的預定降落點

  創造了中國人首次在這一高度

  成功進行滑翔傘(san) 飛行的記錄

  “那一刻,我仿佛觸到了天際

  我全身心地欣賞著眼前的景色

  起飛後隻有冰川、雪山、傘(san) 和我”


李生濤在羊卓雍錯湖上飛滑翔傘(san)

  2018年

  李生濤在西藏羊卓雍錯湖邊

  開設了西藏首個(ge) 滑翔傘(san) 基地

  讓更多的滑翔傘(san) 愛好者

  有機會(hui) 在雪域高原感受飛行的魅力

  這裏不僅(jin) 吸引了

  全國各地的遊客體(ti) 驗高原飛行

  還為(wei) 當地藏族青年張開了飛翔的翅膀

  藏族女孩德吉

  在羊卓雍錯湖觀景台經營一家咖啡館

  在冬季歇業(ye) 期

  她就集中精力學滑翔傘(san)

  希望能從(cong) 雄鷹的視角

  觀賞羊卓雍錯美麗(li) 的景色

  在李生濤的耐心指導下

  德吉終於(yu) 自由飛翔


李生濤(右)正在向德吉(左)講解飛傘(san) 技巧

  李生濤說

  “自己所有的熱愛都源自西藏”

  他想把愛回饋給這裏的人

  讓更多人感受到滑翔傘(san) 帶來的快樂(le)

  熱血高原

  見證著每一個(ge) 逐夢青春的人

  熱血高原上的故事

  等你來書(shu) 寫(xie)

  記者:堅讚、洛登、黃耀漫、索朗德吉、

  吳思思、洛卓嘉措、黃智琪、普布次仁

  編輯:王沁鷗

(責編: 李雨潼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