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高原故事繪就美麗新西藏——拉林鐵路通車三周年紀實

發布時間: 2024-07-03 09:24:00 來源: www.easyfundingllc.com新聞網


拉林鐵路上疾馳的複興(xing) 號列車。通訊員 馬生明 攝


列車乘務員積極服務重點旅客。記者 王莉 攝


列車乘務員與(yu) 乘客熱情互動。記者 王莉 攝

  2021年6月25日,對於(yu) 西藏人民來說,這是一個(ge) 值得永遠銘記的日子。拉林鐵路通車,高原複興(xing) 號動車組駛上了雪域高原,結束了藏東(dong) 南地區不通鐵路的曆史,方便了民眾(zhong) 出行,帶動了就業(ye) 創業(ye) ,加強了民族團結,成為(wei) 雪域高原上一道亮麗(li) 的風景線。三年來,無數人的生活和這條鐵路產(chan) 生交集,緊密相連,他們(men) 與(yu) 這條鐵路的一個(ge) 個(ge) 鮮活故事繪就了一幅美麗(li) 新西藏藍圖。

  緊挨著火車站的桑東(dong) 村

  桑東(dong) 村是加查縣離火車站最近的村子,步行大概五分鍾路程。全村二十幾戶103人,23歲的索朗卓嘎從(cong) 小生活在這裏。去年她從(cong) 雲(yun) 南大學畢業(ye) 後,備考失利。今年她報考了拉薩市的一個(ge) 培訓機構,爭(zheng) 取趁年輕再努力一把,實現自己“三尺講台”的夢想。因此,往返拉薩與(yu) 加查兩(liang) 地之間的動車上,總能看到她的身影。

  “我出門隻選擇坐火車,既方便又安全”。曾在山南市乃東(dong) 區上高中的卓嘎,經曆過從(cong) 加查到山南市區最長24小時堵車,體(ti) 會(hui) 過又冷又餓又害怕的旅途。“那時候,正常情況不堵車的話,四五個(ge) 小時能到達,如果運氣不好,遇到突發情況,就不好說了。”“我因為(wei) 開學遲到還被老師訓斥過,質問我為(wei) 什麽(me) 不早點出發。”回想當時的出門難、交通難,卓嘎仍心有餘(yu) 悸。

  2021年暑假,拉林鐵路剛剛通車不久,還是大二學生的卓嘎放假回家,從(cong) 拉薩坐動車直接在家門口下車,用時不到兩(liang) 小時,車費63元。這令卓嘎欣喜不已,過去從(cong) 加查出發去一趟拉薩,需要先到山南然後再繞道去拉薩,大概要耗費七八個(ge) 小時,僅(jin) 加查到山南的車費就是100元。

  “開什麽(me) 車呀,火車最方便。”說起鄉(xiang) 親(qin) 們(men) 如何看待火車,卓嘎有模有樣學起了大家經常掛在嘴邊的話。

  卓嘎這幾年放假回家,和同學坐著動車去了日喀則、林芝、朗縣等地遊玩;村裏的鄉(xiang) 親(qin) 們(men) 坐著動車去拉薩走親(qin) 訪友;每年藏曆新年,加查當地的老鄉(xiang) 坐著動車去拉薩或者山南購買(mai) 年貨;卓嘎在家務農(nong) 的父母從(cong) 加查分別坐過動車、普速列車去林芝,體(ti) 驗不同的乘車感受。

  今年,卓嘎在拉薩就讀大二的妹妹,隻要遇到過節放假,就坐動車回家了。據卓嘎說,妹妹喜歡坐在動車上拍沿途的風景,上傳(chuan) 的跟火車有關(guan) 的視頻,在抖音平台還獲讚不少呢。

  乘火車公益研學的師生們(men)

  6月21日,來自拉薩市的160多名中學生所乘坐的Z21次列車平安抵達拉薩站,結束了為(wei) 期六天的公益研學之旅。18歲的白瑪桑布就是其中一員,今年即將步入高三的他,已經對明年高考填報誌願有了清晰的規劃。

  和白瑪桑布一樣有過研學經曆的還有他的同學丹努。丹努是首批“乘複興(xing) 號感黨(dang) 恩”公益研學的同學。至今回想起人生第一次乘坐動車的經曆,17歲的丹努難掩激動的心情。他時常會(hui) 與(yu) 家人和同學分享當時手機拍下的照片。問起他心儀(yi) 的大學,他堅定地說:“西藏大學”,接著補充道,“我的家鄉(xiang) 發展越來越好,也越來越現代化,令人激動。在家門口就能乘坐火車,離不開強大的祖國。我要好好學習(xi) ,希望將來能在家鄉(xiang) 就業(ye) 。”

  “我們(men) 計劃今年在區內(nei) 組織3批次學生繼續開展‘乘複興(xing) 號感黨(dang) 恩’公益研學之旅。”拉林鐵路通車以來,拉薩市教育局已開展5場次研學之旅,惠及學生千餘(yu) 名。

  火車承載著希望和夢想。“我們(men) 一方麵向學生普及鐵路知識,另一方麵通過交通變化感知西藏和國家的發展變化,讓感恩共產(chan) 黨(dang) 、報效祖國的種子在學生心中生根發芽。”研學帶隊老師羅追曲平說。

  39歲的羅追曲平與(yu) 鐵路的緣分早在18年前青藏鐵路開通時就結下了。當時還在石家莊上大學的他,乘坐了第一趟進藏列車。十幾年後,他又帶著自己的學生乘坐火車去不同地方。火車成為(wei) 孩子們(men) 走出大山的重要交通工具。

  “同學們(men) ,我們(men) 高原複興(xing) 號的玻璃是防紫外線的,車內(nei) 有兩(liang) 套供氧設備,這是彌散式供氧口,這是緊急供氧口……” 列車長劉文靜對於(yu) 這段寫(xie) 在記錄本上的文字早已熟記於(yu) 心,每回她值乘如遇學生,都會(hui) 向他們(men) 介紹車內(nei) 設施設備,並與(yu) 之互動。

  把真情服務留給旅客的鐵路職工

  35歲的列車長劉文靜曾在青藏鐵路工作過數年,有著豐(feng) 富的乘務工作經驗。為(wei) 了和常年兩(liang) 地分居的愛人團聚,2021年10月轉入拉林鐵路工作。

  近三年的時間裏,劉文靜帶領班組乘務員把提升旅客乘車體(ti) 驗作為(wei) 工作的著力點,利用大區間對車內(nei) 衛生死角部位進行清理,日常加強乘務員形體(ti) 、服務用語的培訓。班組在全麵摘下口罩後,把微笑服務貫穿始終,注重細節、主動服務,用真心真情潤澤了乘客心田。“高原的陽光強烈,如果我們(men) 捕捉到過道處的旅客微眯雙眼或用手遮擋眼睛等細微表情、動作時,就會(hui) 主動征求靠窗旅客意見,放下遮光板,並微笑示意感謝。又比如,車廂遇到調皮吵鬧的小朋友或是大聲交談的旅客,我們(men) 看到其他旅客緊蹙眉頭,就會(hui) 主動詢問該旅客是否需要調換座位,或提供一次性耳塞等服務。”劉文靜介紹。

  “我們(men) 在確保列車安全的條件下,不斷提升服務質量,為(wei) 旅客解決(jue) 實際困難,讓旅客在出行中感受到我們(men) 的專(zhuan) 業(ye) 和可靠。”

  提到拉林鐵路開通運營以來有什麽(me) 變化,劉文靜作為(wei) 見證者,她說,開通初期,部分出行的少數民族旅客從(cong) 最開始上車找不到車廂、座位,不知所措,到現在上車淡定從(cong) 容,輕車熟路,而且少數民族中農(nong) 牧民旅客用漢語交流的越來越多了,而漢族乘務員對藏語也越來越熟悉,偶爾經過聊天的旅客身邊,大概知道他們(men) 在談論什麽(me) 。

  劉文靜能用滿腔真誠和熱情服務車上的每名旅客,也源於(yu) 她的家庭。她的公公退休前在林芝市米林市(原米林縣)工作,當時,從(cong) 拉薩開車回林芝單程需要7小時,一路上要隨時應對碎石、暗冰等複雜路況。如今好了,拉薩至林芝單程隻需要3個(ge) 多小時就能夠安全正點到達。劉文靜的公公退休後離開西藏,沒有親(qin) 身體(ti) 驗複興(xing) 號也成為(wei) 了他的遺憾。劉文靜說,公公把一生都奉獻給了高原,她沒有理由不幹好自己的工作,力爭(zheng) 要用最好的服務來彌補家人的遺憾。

  生活越來越好的鄉(xiang) 親(qin) 們(men)

  6月的西藏天高雲(yun) 淡、綠樹成蔭,湛藍的天空如清洗過一般幹淨通透。23日一大早,帶著2斤幹蟲草的加查縣嘎吉村村民邊巴次仁趕往火車站,打算去山南市區走一走、看一看。

  山南市加查縣是有名的蟲草大縣,不僅(jin) 產(chan) 量高,品質也優(you) 。據加查縣政府工作人員介紹,全縣蟲草產(chan) 量占西藏總產(chan) 量的10%,占山南地區的70%。

  每年4月20日至6月20日是采挖蟲草季,采挖蟲草是一項辛苦活,農(nong) 牧民要在山上吃住兩(liang) 個(ge) 月。拉林鐵路通車前,蟲草銷售主要靠商販上門收購,路徑單一、價(jia) 格偏低。拉林鐵路通車後,很多散戶、遊客直接去當地購買(mai) ,或者老鄉(xiang) 們(men) 直接坐著動車去拉薩、山南等地銷售。在蟲草資源助力下,加查縣的人均收入一直位居全市前列,是有名的富裕縣。

  “價(jia) 格能夠賣得高高的,我們(men) 在山上挖蟲草吃的苦、受的罪就不算啥了。”邊巴次仁用不太流利的漢語介紹,2023年他家靠蟲草收入達到15萬(wan) 元,創下了曆年最高紀錄。

  “通了火車,我的生意更好做了,和鐵路通車前相比,年銷售額增加了20%左右。這幾年,我有不少甘肅老鄉(xiang) 也來加查做起了小生意。現在街道上的商鋪比以前明顯多了不少。”在加查縣做了二十年蟲草生意的馬哈比布說。加查縣除了出產(chan) 蟲草,還盛產(chan) 櫻桃、藍莓、千年核桃、黃香蕉蘋果等農(nong) 產(chan) 品,以及石鍋、木勺等手工產(chan) 品,隨著發展加快,正逐漸被大眾(zhong) 所熟知。

  6月25日,既是拉林鐵路通車三周年,也是35歲運輸老板平措注冊(ce) 的運輸公司三周年。幾年前,平措還是靠給別人打工養(yang) 活一家四口的務工者,如今已是有著6台車、5名員工的公司老板。

  隻有小學文化的平措,長期在拉薩郊區開渣土車,哪裏有活就去哪,東(dong) 奔西跑且收入不固定。而腦子靈活的他,早在幾年前,得知家鄉(xiang) 要通鐵路後,便開始謀劃未來了。

  平措所在的布久鄉(xiang) 朵村離林芝火車站不足四公裏,站在村子就能看到鐵路。平措的運輸公司主要負責把到達林芝貨站的貨物往市區運送,一輛車一天最多可以往返三趟運送90噸貨物。每個(ge) 月拋去工人工資等開銷,淨賺八九萬(wan) 元。

  近兩(liang) 年,隨著林芝站貨場貨品種類的增加,平措運送的貨品也越來越豐(feng) 富。“拉林鐵路開通初期,運輸的貨物品類主要是啤酒、飲料等,後來逐步擴大到大米、麵粉、瓷磚、鋼材、水泥熟料等。”林芝站貨場負責人次仁忘秋介紹說。

  三年來,拉林鐵路這條“鋼鐵巨龍”穿山跨江,在推進雪域高原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進程中,書(shu) 寫(xie) 了一個(ge) 又一個(ge) 充滿民生溫度的發展故事。據了解,拉林鐵路已累計運送旅客 303.7萬(wan) 人次、貨物 78.3萬(wan) 噸,為(wei) 富民興(xing) 藏提供了有力支撐和保障。

  發生在拉林鐵路線的既有溫度又有厚度的民生故事仍在不斷被續寫(xie) 著。

(責編: 李雨潼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