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活力西藏|兩個200天,點亮“世界屋脊”

發布時間: 2024-07-26 16:22:00 來源: 人民網-西藏頻道

  兩(liang) 個(ge) 200天,意味著什麽(me) ?

  對於(yu) 西藏那曲市來說,第一個(ge) 200天,巨型風電場拔地而起;第二個(ge) 200天,23萬(wan) 居民用電持續得到改善。

  7月的西藏綠意拂麵,從(cong) 拉薩出發驅車4個(ge) 小時,記者來到那曲歐瑪亭嘎風電場,隻見一座座風機隨風而動。


位於(yu) 西藏那曲市色尼區的歐瑪亭嘎風電場。人民網記者 次仁羅布攝

  臨(lin) 近中午11點鍾,國家能源集團西藏那曲分公司副總經理胡建生剛從(cong) 風機場地回到升壓站,與(yu) 記者聊起了項目建設的第一個(ge) 200天。

  西藏是青藏高原的主體(ti) ,受特殊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和氣候特征等因素影響,氣象災害多發頻發,全年內(nei) 隻有5月至10月才具備良好的施工條件。因此,項目施工團隊不僅(jin) 要“追風”,更要爭(zheng) 分奪秒搶時間。

  “去年7月,項目進行吊裝時突遇暴雪,起重設備懸在半空中,我和所有同事一起用手向後使勁拉住繩索固定設備,持續了大約半個(ge) 多小時。”胡建生突然皺起眉頭說道:“風雪再大也不能鬆手!”

  在新能源項目中,一般將海拔3500米至5500米的地方稱為(wei) 超高海拔地區。歐瑪亭嘎風電場場址海拔為(wei) 4500米至4800米之間,平均海拔高達4650米,項目建設挑戰不言而喻。

  “這裏的風有時甚至達到13級,人無法直立行走,隻能彎下腰、手抓地才能勉強前行,每走幾步就要吸口氧。”胡建生告訴記者,在高原,機器也容易高反,原本幾分鍾就能完成的工作,在這裏至少要半小時。

  為(wei) 此,項目創新技術,專(zhuan) 門“定製”高效率、抗低溫、抗雷擊等特殊功能風機,同時優(you) 化葉片氣動外形,采用一係列防紫外線技術,抑製油漆老化開裂及外露部件加速老化等問題。

  深冬寒月,藏北草原上傳(chuan) 來喜訊。在項目開工200多天後,胡建生心裏的石頭第一次落了地。

  2024年1月1日,那曲色尼區歐瑪亭嘎100兆瓦風電項目全容量並網發電,創造了超高海拔地區風電項目建設“當年備案、當年開工、當年投產(chan) ”的“綠色奇跡”。

  正午時分,胡建生帶著記者來到風機場地,隻見修長的風機葉片似水袖舞動,仿佛述說著青藏高原的巨大變化。

  “項目從(cong) 並網發電到現在穩定運行,又一個(ge) 200天過去了!”胡建生看向遠方的山坡,十分感慨。他介紹,歐瑪亭嘎風電項目每年可提供清潔電能約2億(yi) 度,能夠滿足當地23萬(wan) 人一年的用電量,這讓此前經常遭遇停電的那曲人民實現了“用電自由”。

  不僅(jin) 如此,項目可節約標準煤約6萬(wan) 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約16萬(wan) 噸,對改善那曲市能源結構、保障百姓冬季取暖和用電需求、促進生態環境保護等各方麵都具有重要作用。


國家能源集團西藏那曲分公司副總經理胡建生(左一)和同事在一起工作。人民網記者 趙晨攝

  如今,歐瑪亭嘎風電場日複一日平穩運轉,胡建生和團隊的工作沒有項目初建時那樣驚心動魄,但也絕無半分鬆懈。

  在項目中控室,記者看到風力發電機組正實時“發回”數據和畫麵。據悉,下一步,項目集控中心將再度升級,在無人值班,少人值守的狀態下,通過數字化、智能化手段實現遠程監控和運維管理。

  “我們(men) 正積極探索超高海拔地區風電機組的運行規律和缺陷情況,未來還預計推出一整套智能診斷解決(jue) 方案。”對於(yu) 下一個(ge) 200天,胡建生已經有了自己的“小目標”。

(責編: 李雨潼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