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午後的陽光,如同金色的綢緞覆蓋在昌都市八宿縣白瑪鎮旺比村的土地。經過三個(ge) 多月的辛勤耕耘,旺比村迎來收獲的時節,一串串紅燦燦的聖女果像小燈籠一樣掛滿枝頭,在陽光的照耀下,散發出陣陣誘人的香味。
“誰能想到這片鹽堿地還能有這麽(me) 大用處。”旺比村村委會(hui) 主任尼瑪澤仁看著眼前豐(feng) 收的景象,臉上洋溢著無法掩飾的喜悅。
從(cong) 鹽堿地到高產(chan) 地的轉變,離不開物聯網植物工廠的建設。2022年底,八宿縣引進藏戈壁田園農(nong) 業(ye) 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旺比村建設起了現代農(nong) 業(ye) 物聯網植物工廠,讓原本荒廢的三十多畝(mu) 鹽堿地煥發了新生機。通過無土栽培的方式,這裏種滿了聖女果、萵筍、辣椒等各式各樣的蔬菜,給村民們(men) 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
據了解,由於(yu) 物聯網高效植物工廠采用了全水培的技術,無論是幹旱還是濕潤,無論春夏秋冬,都能讓農(nong) 作物茁壯成長。有了這個(ge) 高科技的幫助,哪怕是在最惡劣的氣候條件下,也能實現全年全天候種植。
為(wei) 了確保物聯網植物工廠項目落地,白瑪鎮堅持黨(dang) 建引領,督促和指導旺比村駐村工作隊和村“兩(liang) 委”全麵構建親(qin) 清營商環境。一方麵,把優(you) 化營商環境放在突出位置,壓實營商環境首問責任和轉辦落實責任,健全鎮黨(dang) 委書(shu) 記親(qin) 自抓、選派第一書(shu) 記和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具體(ti) 抓的長效機製。同時,開展“三資”清產(chan) 核資登記錄入等工作,並依托村級組織建設,結合生產(chan) 經營實際健全完善資產(chan) 管護製度,明確資產(chan) 管護責任,保障資產(chan) 實現長期穩步發展。
2023年底,一期工程總投資1400萬(wan) 元的物聯網數字工業(ye) 化農(nong) 業(ye) 項目開始試運營。全麵投產(chan) 後,聖女果年產(chan) 量達到100噸,葉菜類年產(chan) 量將達到2噸,年產(chan) 值預計將超過100萬(wan) 元。
“菜籃子”建好以後,為(wei) 了擴大蔬菜銷路,旺比村第一支部書(shu) 記、駐村工作隊隊長韓霜帶領隊員深入市場調研,以“不打農(nong) 藥、新鮮采摘”為(wei) 賣點進行宣傳(chuan) 推廣,同時組織開展自助采摘活動,並嚐試“直播采摘、配送上門”的銷售新模式,讓這些新鮮蔬果出現在了更多人的餐桌上。
韓霜介紹,物聯網植物工廠預計每年為(wei) 旺比村集體(ti) 經濟收入貢獻約40萬(wan) 元,還為(wei) 當地提供上百個(ge) 臨(lin) 時就業(ye) 崗位,解決(jue) 了三位大學生的長期就業(ye) 問題,平均每人每月收入近5000元。這片曾經貧瘠的土地,如今煥發了新的生機。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