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之所盼,政之所向。
黨(dang) 的二十屆三中全會(hui) 不僅(jin) 為(wei) 西藏的未來發展擘畫了宏偉(wei) 藍圖,更為(wei) 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明確了目標任務。
在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中,西藏緊緊聚焦“四件大事”,聚力 “四個(ge) 創建”,全力把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優(you) 勢進一步轉化為(wei) 西藏治理效能,大力推動全區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展不斷取得新成效。
“十四五”以來,西藏地區生產(chan) 總值從(cong) 1900億(yi) 元增長到2023年的2400億(yi) 元,人均GDP從(cong) 5.23萬(wan) 元增長到6萬(wan) 元,城鄉(xiang)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速多年保持在全國前列。
今天的西藏,政治安定、社會(hui) 穩定、經濟發展、民族團結、宗教和睦、生態良好、邊防鞏固、人民安居樂(le) 業(ye) 。
凝聚力量,團結韻律遍地和
走進日喀則市仁布縣切娃鄉(xiang) 普納村的 “三交”廣場,記者感受到濃濃的團結一致促發展的幹勁。該村地處318國道旁, 村裏59戶群眾(zhong) 來自不同地區不同民族。
普納村每年都會(hui) 召開民族團結座談會(hui) ,民族團結還是村規民約的重要內(nei) 容。2023年5月4日,普納村打造的“石榴籽”紅色驛站,為(wei) 過往群眾(zhong) 提供了許多便利,接待了千餘(yu) 名途徑村子的騎行者、徒步者。
西藏生活著藏、漢、回、珞巴、門巴、夏爾巴人、僜人等40餘(yu) 個(ge) 民族。強化民族團結至關(guan) 重要,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區,對西藏經濟社會(hui) 發展具有基礎性全局性深遠影響。
近年來,自治區黨(dang) 委堅持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為(wei) 主線,大力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區,推動《西藏自治區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區創建條例》以地方性法規形式正式施行,印發《西藏自治區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區創建規劃 (2021—2025年)》,相繼出台《西藏自治區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區創建“九進”實施方案》《西藏自治區民族團結進步模範評選表彰辦法》等更加細化、可操作性更強的製度規範,為(wei) 模範區創建提供了堅強製度保障和明確工作路徑。
在各地各部門共同努力下,創建工作取得明顯成效,七市地已全部成功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市,提前完成所有市地創建成為(wei) 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市地的目標。
全區上下呈現出各民族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的生動局麵,各族群眾(zhong) 安全感滿意度指數連續多年保持在99%以上,大家維護祖國統一、維護國家安全的態度堅定堅決(jue) 。
傾(qing) 聽民“聲”,服務群眾(zhong) 心連心
8月2日上午,拉薩市城關(guan) 區首個(ge) 社區人大代表聯絡站——木如社區人大代表聯絡站正式揭牌並投入運行,標誌著城關(guan) 區在加強人大代表與(yu) 人民群眾(zhong) 聯係、推動基層民主建設方麵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大到國家立法,小到鄰裏間的“雞毛蒜皮”——世界五分之一人口正開展獨特的民主實踐。代表的“指尖”與(yu) “腳下”,連著人們(men) 的“心頭”。
西藏42153名四級人大代表,奔跑在120萬(wan) 平方公裏的大地上,積極為(wei) 群眾(zhong) 事情鼓與(yu) 呼。
這個(ge) 藏族和其他少數民族占89.2%的群體(ti) ,通過專(zhuan) 題調研、視察、走訪等方式了解和反映人民群眾(zhong) 的呼聲期盼,幫助人民群眾(zhong) 解決(jue) 最關(guan) 心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推動自治區人大及其常委會(hui) 出台自治區本級現行有效的地方性法規和具有法規性質的決(jue) 議、決(jue) 定129件,為(wei) 西藏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重要製度保障。
全過程人民民主,是全鏈條、全方位、全覆蓋的民主,也是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社會(hui) 主義(yi) 民主。360多萬(wan) 人們(men) 的所思所盼不斷融入自治區的發展頂層設計,凸顯全過程人民民主在新時代的強大生命力。
近年來,自治區人大常委會(hui) 堅持把立法作為(wei) 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實踐,在製定多部法規時注重麵向社會(hui) 公開征求意見,設立基層立法聯係點10個(ge) ,打造察民情、聚民生的“直通車”。
加強人大代表之家、代表聯絡站、代表履職網絡服務平台建設,自治區人大常委會(hui) 不斷完善民主民意表達平台和載體(ti) 。目前,全區772個(ge) “人大代表之家”和村(居)人大代表聯絡站、代表活動室已然成為(wei) 了人民群眾(zhong) 反映社情民意、辦難事解難題的有效平台。
“有事來‘家’找代表。” 西藏各族人民實現了“從(cong) 翻身做自己的主人”到“當家作國家的主人”的深刻轉變。
黨(dang) 建引領,基層治理好“楓”景
桑珠孜區江洛康薩社區民族團結“十促法”、城南街道綜治中心扁平化指揮體(ti) 係、甲措雄鄉(xiang) 占堆村“1+3+5+X”網格化服務管理模式、鴻達花園小區“黨(dang) 建+網格+群眾(zhong) 自治”……近年來,西藏不斷創新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就地排查化解矛盾糾紛,探索基層治理新路徑,努力提升基層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
日喀則鴻達花園小區功能型黨(dang) 支部書(shu) 記、管委會(hui) 主任頓珠是一位有著37年黨(dang) 齡的老黨(dang) 員,他說:“老年人多發揮餘(yu) 熱,年輕人才能更好地工作。”該小區充分發揮黨(dang) 建引領的優(you) 勢,加強小區黨(dang) 支部建設,探索黨(dang) 建促基層治理的模式,實現“小事不出戶、大事不出網格、矛盾不激化、協商就解決(jue) ”的目標。
近年來,自治區優(you) 先選拔推薦離退休黨(dang) 員、“兩(liang) 代表一委員”等擔任網格員或聯戶長、村(社區)黨(dang) 組織書(shu) 記或委員,黨(dang) 員骨幹擔任網格黨(dang) 支部書(shu) 記或黨(dang) 小組組長,並兼任網格長,充分發揮鄉(xiang) 鎮(街道)黨(dang) (工)委、村(社區)黨(dang) 組織在基層黨(dang) 建中的軸心統攬作用,全力落實黨(dang) 建引領為(wei) 基層治理提供支撐,努力把黨(dang) 建引領優(you) 勢轉化為(wei) 基層治理效能。
在山南市瓊結縣下水鄉(xiang) ,“黨(dang) 群小茶館”“黨(dang) 群服務驛站”的指示牌格外醒目,這是當地黨(dang) 委、政府聯係群眾(zhong) 的有效載體(ti) 。近年來,下水鄉(xiang) 大力推行“黨(dang) 建+網格+法治”基層治理新模式,把基層治理從(cong) “任務命令”轉化為(wei) “激勵引導”,用積分“兌(dui) 換”出基層治理新麵貌,實現了連續10年無治安案件、5年無刑事案件的良好社會(hui) 治安環境。
西藏立足實際、細化措施認真研究解決(jue) 製約基層治理的難點堵點問題,堅持從(cong) 最薄弱的環節抓起,從(cong) 最明顯的短板補起,強化基層黨(dang) 組織建設,出台提升基層治理現代化水平的實施意見,努力實現“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
眾(zhong) 力並則萬(wan) 鈞舉(ju) ,人心齊則泰山移。西藏快速發展實踐證明,西藏發展離不開祖國的懷抱,更離不開黨(dang) 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藏的有機結合。雪域高原正處處洋溢著蓬勃的生機。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