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江河畔,戲腔嘹亮,傳(chuan) 承千年。這裏是西藏自治區山南市乃東(dong) 區紮西曲登社區,一曲藏戲唱響了當地文旅發展的新路徑、紅火了村民的好日子。
農(nong) 行西藏分行依托自身優(you) 勢,在紮西曲登社區,持續加大信貸投放,及時創新優(you) 化產(chan) 品服務,不斷探索多維支持文旅發展的新金融,推動金融與(yu) 文旅雙向奔赴。
米瑪央吉是紮西曲登社區土生土長的村民,乘著文旅發展的東(dong) 風,經營起了家庭旅館,靠著金融“貸”動,生了金發了財。
米瑪央吉家庭旅館 。人民網記者 次仁羅布攝
初入米瑪央吉家,便被幹淨整潔的環境、精美繁複的藏式裝修所吸引。一大早,她便開始整理客房、打理院落的花草,隻為(wei) 給遠道而來的客人最好的住宿體(ti) 驗。這是米瑪央吉一家2019年新建的家庭旅館,也是村裏的31號家庭旅館,遊客可以在村委會(hui) 的統一安排後入住,還可以在她家品嚐藏式美食,體(ti) 驗民俗文化。
米瑪央吉家庭旅館一角,這裏擺放著她們(men) 和遊客的合影,以及近些年她們(men) 家所獲得的獎狀。人民網記者 次仁羅布攝
牆上的一張黑白老照片是米瑪央吉的父輩們(men) 在田間勞作,記述著她家過去的收入來源。近年來,隨著村裏文旅產(chan) 業(ye) 的發展,米瑪央吉和丈夫便開起了小商店和家庭旅館。“旅館現在有5間房10個(ge) 床位,去年在村集體(ti) 的幫助下有了20餘(yu) 萬(wan) 元的收入。”她笑著告訴記者。
“最早是用家裏的老房子做了2間民宿,隨著旅遊的人越來越多,收入也在不斷增加。”回憶起當初決(jue) 定開設家庭旅館的情形,米瑪央吉說:“這讓我看到了未來幸福生活的雛影,對民宿的經營也是越來越有信心,便和丈夫商量對自家的旅館進行升級改造。”
米瑪央吉家庭旅館。人民網記者 次仁羅布攝
但建房改造的資金,讓米瑪央吉犯了難。“令人驚喜的是,農(nong) 行的工作人員在上門做金融知識宣講時了解到我亟須資金的困境,便主動幫我申請了專(zhuan) 項助農(nong) 貸款。”她感慨地說,“我用農(nong) 行發放的貸款裝修了旅館、添置了新設施,農(nong) 行還為(wei) 我家辦理了收款碼和掌上銀行,轉賬和收款都特別方便,現在生意越來越好,日子也越過越紅火了!”
農(nong) 行乃東(dong) 支行客服經理伍思琪(右二)為(wei) 群眾(zhong) 提供金融服務。人民網記者 次仁羅布攝
像米瑪央吉一家這樣的情況在紮西曲登社區還有很多。農(nong) 行乃東(dong) 支行客服經理伍思琪告訴記者,“我們(men) 結合當地資源特色,不斷加大鄉(xiang) 村經濟發展的信貸支持力度,向當地農(nong) 戶、合作社以及涉農(nong) 企業(ye) 提供針對性的金融服務,多維度支持文化村落發展。”
紮西曲登社區金穗惠農(nong) 通服務點。人民網記者 次仁羅布攝
農(nong) 行西藏分行對紮西曲登社區旅遊發展的支持是金融業(ye) 服務文旅產(chan) 業(ye) 發展的一個(ge) 縮影。近年來,農(nong) 行西藏分行累計為(wei) 紮西曲登社區111戶家庭發放貸款一千餘(yu) 萬(wan) 元;為(wei) 40家民宿辦理了收款聚合碼,幫助家庭經營收款更加靈活便捷;在社區內(nei) 設立金穗惠農(nong) 通服務點,提供取款、查詢、轉賬等“家門口”金融服務,讓村民們(men) 足不出村就能享受到優(you) 質、便捷的金融服務。同時,通過常態化開展“3+2”流動服務,大力宣傳(chuan) 惠農(nong) 金融政策、推廣便民利民金融產(chan) 品、普及防範電信詐騙以及反假幣等金融知識,切實滿足村民們(men) 多元化的金融服務需求。
文旅一業(ye) 興(xing) ,市場百業(ye) 旺。農(nong) 行西藏分行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農(nong) 行西藏分行將持續提升對文旅產(chan) 業(ye) 的資金支持與(yu) 綜合服務,強化科技賦能、優(you) 化信貸政策、創新金融產(chan) 品,為(wei) 助力西藏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更多金融力量。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