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cong) 2016年開始,教育部等四部委啟動實施教育人才“組團式”援藏工作,17個(ge) 對口支援省市已累計派出2100餘(yu) 人次,對口支援西藏21所中小學校。隨著教育人才援藏不斷深化,受援學校的教育質量逐年提升,優(you) 質教育正在紮根雪域高原。
8月8日,日喀則市上海實驗學校迎來今年秋季開學。高二4班的開學第一課,是在學校3D創客實驗室裏上“3D建模編程與(yu) 實操課”,學生們(men) 可以參與(yu) 體(ti) 驗人工智能編程教學創作帶來的樂(le) 趣。這個(ge) 3D創客實驗室,是2019年10月上海援藏工作隊投入資金建成的,每個(ge) 班級一周可以上兩(liang) 節課,在這裏學生們(men) 的想象力和創新力得到了良好鍛煉。
日喀則市上海實驗學校高二4班學生 旦增索朗:我特別喜歡上這種課,它會(hui) 把那種枯燥的理論知識點轉換成生動有趣的東(dong) 西,這讓我感到很有興(xing) 趣。
上海教育人才援藏工作從(cong) 2016年啟動以來,陸續派出5批172名教師來到這裏,從(cong) 事學校管理、教學、科研等工作。上海方麵先後投入2000多萬(wan) 元提升當地教育的硬件水平,幫助學校與(yu) 複旦大學、同濟大學等高校建立起科學教育合作關(guan) 係,開設了自然、地理、人工智能等特色課程,為(wei) 當地學生搭建起多元化、個(ge) 性化發展平台。
上海援藏教師 日喀則市上海實驗學校校長辦公室主任 董國良:培養(yang) 學生在生活中發現科學的思維習(xi) 慣、跨學科整合能力,高中學段主要培養(yang) 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通過這一係列的課程旨在培養(yang) 學生德、智、體(ti) 、美、勞全麵發展。
今年3月份,日喀則市上海實驗學校學生代表隊在援藏教師張昕龍的指導下,參加了全國青少年創新思維大賽,並獲得優(you) 秀組織獎、探索精神獎等獎項。這也是西藏第一次派出隊伍參加這項活動。
上海援藏教師 日喀則市上海實驗學校 張昕龍:他們(men) 更加需要這麽(me) 大的舞台去展示自己,眼界更加寬廣,這個(ge) 就是這個(ge) 比賽的最終的意義(yi) 。
教育人才“組團式”援藏,使西藏學生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優(you) 質教育資源帶來的改革成果,實現了從(cong) 能上學到上好學的轉變。在拉薩北京實驗中學,來自北京的援藏教師們(men) 幫助學校成立了教科研中心,通過以科研帶教研、師徒結對幫扶,提升當地教師的科研能力。
北京援藏教師 拉薩北京實驗中學教科研中心主任 黃欣:比如教學案例、課堂實錄、研究報告、校本教材等,這些成果極大豐(feng) 富了我們(men) 學校的課堂教學,形成了一種非常濃厚的教研氛圍,真正做到了精準援藏。
如今,教育援藏的方式也在不斷豐(feng) 富和完善。這個(ge) 暑期,在遼寧援藏隊伍的幫助下,48名那曲市小學生來到遼寧,參加社會(hui) 實踐活動,參觀博物館,與(yu) 大海零距離接觸,了解海洋生物,認識新朋友,藏北草原的這些孩子增長了不少見識。
自2016年“組團式”援藏工作實施以來,17個(ge) 對口支援省市累計選派教育援藏人才2100多人次,支援西藏21所中小學校。援藏教師根據當地教育實際需求,補短板、強弱項,幫帶本地教師2500多名,優(you) 化教學方法200多項,使受援學校的辦學條件和教學質量得到了極大改善。
西藏自治區教育廳黨(dang) 組成員 自治區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委員會(hui) 常務副主任 采守寬:教育援藏人才充分發揮傳(chuan) 幫帶的輻射帶動作用,受援學校各項事業(ye) 取得了明顯進步,輻射帶動全區教育質量不斷提升,較好實現了支援一所學校、示範一個(ge) 地區的目標。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