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對口支援西藏工作實施30周年。30年來,廣大援藏幹部人才以實際行動,在雪域高原上書(shu) 寫(xie) 著無私奉獻的壯麗(li) 篇章。
一批批援藏幹部人才為(wei) 西藏的建設付出自己的心血,有的援藏期滿後依然選擇奮鬥在雪域高原,有的雖然已經回去,但時刻掛念著這片他們(men) 熱愛的土地。讓我們(men) 一起來看看他們(men) 在雪域高原上的奮鬥足跡。
2019年,來自中國寶武集團的徐坡申請到高寒苦遠的日喀則市仲巴縣援藏。援藏期間,徐坡深入當地走訪調研,啟動了教育基礎振興(xing) 項目,申請為(wei) 6所鄉(xiang) 鎮小學建成了標準運動場,完成3所小學的示範直飲水工程。
2022年,徐坡順利完成援藏任務後,調任到西藏工作。徐坡說:“我想繼續在這裏做好產(chan) 業(ye) 落地工作,積極帶動群眾(zhong) 增收。”
2019年,楊灝從(cong) “渤海之濱”天津市來到“藏東(dong) 明珠”昌都市援藏。“昌都地形尤為(wei) 險峻,對於(yu) 我們(men) 這些初上高原的援藏幹部來說是很大的挑戰。好在當地對援藏幹部非常關(guan) 心,幫助我們(men) 一起適應。”楊灝對當時援藏期間的經曆記憶猶新。
離開昌都市快三年了,但他與(yu) 許多當地的群眾(zhong) 都保持著密切的聯係,“我們(men) 的心就像石榴籽一樣,緊緊地抱在一起。”
2019年,公建偉(wei) 作為(wei) 第九批援藏幹部到西藏那曲市尼瑪縣開展為(wei) 期三年的援藏工作。藏北高原氣候惡劣,高寒缺氧。2019年脫貧摘帽驗收,全縣上下分工協作合力攻堅……
如今已經回到原單位中國海油工作的他,還常常回想起援藏的時光。“這段經曆讓我學會(hui) 了很多,這也將是我今後工作的不竭動力。”公建偉(wei) 說。
2019年,閆楠響應號召,主動向所在單位國家能源集團請纓赴藏。接到要去西藏聶榮縣援藏的任務後,他說:“必須去,而且一定要幹好!”就這樣,閆楠將人生與(yu) 海拔4000米以上的羌塘草原緊密相連。
閆楠是眾(zhong) 多援藏幹部的縮影,雖然已經期滿回家,仍然心係高原,關(guan) 心曾經結對幫扶的老鄉(xiang) ,工作上還繼續參與(yu) 高原新能源相關(guan) 的項目。“我們(men) 永遠都是雪域高原忠誠的守護人。”閆楠說。
2019年,李敏跟隨安徽省第九批援藏工作隊進藏,與(yu) “組團式”教育援藏的其他19名隊友一起開展為(wei) 期三年的援藏工作。當時,家裏四個(ge) 老人年事已高,女兒(er) 適逢小升初,但他依然決(jue) 定進藏,“當時樸素的想法就是,這是一名黨(dang) 員教師應盡的義(yi) 務和責任。”李敏說。
現在,李敏已經結束援藏兩(liang) 年,“我始終堅守為(wei) 國育才使命,努力做一名具有教育家情懷的教育工作者。”他說。
他們(men) ,隻是援藏幹部人才的代表;他們(men) ,讓我們(men) 看到了這片高原上不斷煥發的生機與(yu) 活力。對口援藏的這30年,是一段感人至深的奮鬥曆程,更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的生動寫(xie) 照。
海報設計:殷哲倫(lun)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