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晚,被譽為(wei) 西藏藏戲第一村的山南紮西曲登社區熱鬧非凡,社區的演出廳內(nei) ,村民們(men) 先以藏戲開場,隨後是山南鍋莊、六弦琴演奏等。高潮是村裏30歲青年阿旺羅布獨唱改編的《海闊天空》,藏語和粵語相互切換,遊客在台下紛紛跟唱,猶如演唱會(hui) 現場。
紮西曲登社區演出廳舞台背景是一副巨大的、被譽為(wei) 藏戲創始人唐東(dong) 傑布的畫像。相傳(chuan) 在公元15世紀,唐東(dong) 傑布募資修橋時途經這裏,創作了雅礱紮西雪巴藏戲,600多年來傳(chuan) 唱不息,因此被譽為(wei) 藏戲第一村。
9月7日晚,西藏山南紮西曲登社區的村民們(men) 以藏戲開場,迎接遊客前來觀看。中新社記者 江飛波 攝
紮西曲登社區藏戲團現有28名成員,阿旺羅布大學畢業(ye) 後加入其中。“我師父是藏戲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chuan) 承人尼瑪次仁,他當時問我會(hui) 唱什麽(me) ,我說隻會(hui) 唱一些流行歌曲。”他在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說,尼瑪次仁師父當時告訴他,隻唱粵語或普通話缺乏特點,應該進行適應性改編。
阿旺羅布在學習(xi) 藏戲的基礎上,對部分自己擅長的流行音樂(le) 進行改編。“2022年國慶節期間第一次演唱,當時有些膽怯,效果不是很好。”他說,多演唱幾次後,風格逐漸穩定,遊客反響越來越好。
阿旺羅布認為(wei) ,改編流行歌曲是吸引遊客的一種方式,紮西曲登社區的文化根基還是藏戲。
9月7日晚,西藏山南紮西曲登社區居民索朗堅才(右前)在舞台上表演彈奏六弦琴。中新社記者 江飛波 攝
現年21歲的索朗堅才是藏戲團最年輕的成員,他和阿旺羅布都是大學生。“我大學是在黑龍江讀的,畢業(ye) 後回到村裏就加入藏戲團了。”他說,古老的藏戲應該借用互聯網、旅遊發展等傳(chuan) 播優(you) 勢,擴大知名度和影響力。
“我讀大學時,在宿舍唱過一點簡單的藏戲給舍友們(men) 聽,同學們(men) 都非常好奇,說想來西藏看一看。”索朗堅才說,如果藏戲隻局限於(yu) 某個(ge) 地方,未來的傳(chuan) 承之路隻會(hui) 越走越窄。
索朗堅才喜歡八大藏戲中的《諾桑王子》。“學藏戲還是挺難的,一般要學一兩(liang) 年才能登台,七八年才能成為(wei) 主力、主演。”他說,希望未來自己能承擔諾桑王子一角,把悠揚、古老的藏戲展現給更多的觀眾(zhong) 。
9月7日晚,西藏山南紮西曲登社區農(nong) 牧民白瑪央宗化妝準備登台表演傳(chuan) 統藏戲,山南鍋莊等。其身後是一幅藏戲畫。中新社記者 江飛波 攝
34歲的白瑪央宗家裏有11畝(mu) 青稞、3頭牛,她既是農(nong) 牧民、家庭主婦,也是藏戲演員,加入藏戲團已有14年。
白瑪央宗說,以前藏戲大多隻在藏曆新年、望果節等重要的傳(chuan) 統節日期間表演,隨著大家生活水平的提高,演出越來越多。2014年,她和村裏的藏戲團去往拉薩參賽,2021年到武漢演出。
她說,唱藏戲讓自己獲得快樂(le) ,每年還有3萬(wan) 元人民幣的收入,加上丈夫務工和開設民宿,現在生活條件大為(wei) 改善。“我3歲的兒(er) 子也愛看藏戲。”白瑪央宗說,她想一直唱藏戲,直到唱不動為(wei) 止。
紮西曲登社區藏戲團負責人尼瑪次仁說,現在自己更多是在做藏戲教學工作,社區的日常演出慢慢交棒給年輕人,“村裏不少年輕人特別喜歡跳藏戲、唱藏戲,他們(men) 的表演非常好。”他說,希望藏戲隊的規模能進一步擴大,吸引更多的年輕人加入。
7日晚藏戲演出及鍋莊舞結束後,遊客們(men) 漸漸散去。來自江西井岡(gang) 山的遊客胡女士說,這是自己首次進藏旅遊,“藏族百姓很和善,獨特的高原文化令人印象深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