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盞盞“金燈籠” 照亮致富路——日喀則市謝通門縣夏麥村的燈籠果迎來豐收

發布時間: 2024-09-09 09:15:00 來源: www.easyfundingllc.com新聞網

  近日,日喀則市謝通門縣仁欽則鄉(xiang) 夏麥村果蔬種植合作社的燈籠果又迎來豐(feng) 收。

  望著那綴滿枝頭的小果,村民格桑旺久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燈籠果學名叫毛酸漿,又名姑娘果、金燈果、錦燈籠等,味道酸甜可口,富含多種維生素、果酸和礦物質等,具有一定的藥用價(jia) 值。

  2019年4月,謝通門縣仁欽則鄉(xiang) 夏麥村村民格桑旺久在黑龍江援藏工作隊的建議和協調下,正式前往黑龍江省學習(xi) 燈籠果種植技術。

  對格桑旺久來說,黑龍江是一個(ge) 陌生之地,對燈籠果種植技術更是一竅不通,這次旅途充滿挑戰又蘊藏機遇。

  “在黑龍江的一個(ge) 多月裏,我收獲滿滿。”格桑旺久回憶,在黑龍江援藏工作隊的精心安排下,他深入黑龍江省海倫(lun) 市共合鎮的田間地頭,拜師於(yu) 當地種植能手,係統學習(xi) 了燈籠果的種植、培育及銷售等技術。

  回到家鄉(xiang) 後,格桑旺久立即投入到試種工作中。盡管夏麥村的海拔、氣候、土壤等條件與(yu) 黑龍江省截然不同,但他堅信,自己一定能夠種好燈籠果。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4個(ge) 月辛勤耕耘,試種工作取得顯著成效,燈籠果總產(chan) 量達到1200斤,實現了3.26萬(wan) 元的盈利。

  後來,為(wei) 了進一步推動果蔬種植業(ye) 發展,黑龍江省援藏工作隊提供了78.1萬(wan) 元的資金支持,成立了夏麥村果蔬種植合作社,還提供技術指導與(yu) 培訓服務,有效推進了技術升級和人才培養(yang) ,為(wei) 後續的規模拓展與(yu) 全麵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格桑旺久介紹,經過幾年的發展,目前,合作社有6名員工,5座標準化的種植大棚,每棚麵積達400平方米。“我們(men) 不僅(jin) 專(zhuan) 注於(yu) 燈籠果種植,還創新引入了黃西瓜、青椒、西紅柿、香瓜等一係列特色農(nong) 產(chan) 品。”

  從(cong) 無到有,從(cong) 有到優(you) 。在過去的5年裏,果蔬種植合作社平均每年收入達14萬(wan) 元,實現了穩定的增長;累計實現勞務帶動16人,人均年增收1.5萬(wan) 元;積極承擔社會(hui) 責任,資助了3名大學生;合作社還以慰問金形式,向困難戶傳(chuan) 遞了深深的關(guan) 懷與(yu) 溫暖……

  格桑旺久深知,這一路上的成功離不開黑龍江援藏工作隊與(yu) 謝通門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支持,以及故鄉(xiang) 人民的深情厚意。這種支持不僅(jin) 讓他的創業(ye) 道路越走越穩,更堅定了他以實際行動回饋家鄉(xiang) 的決(jue) 心。“隻有將個(ge) 人的發展與(yu) 家鄉(xiang) 的繁榮緊密相連,才能真正實現自己的人生價(jia) 值。”

  今年,格桑旺久還承接了謝通門縣珠峰一見則喜生物科技示範園內(nei) 24座現代化大棚的種植,這讓他對未來充滿無限憧憬。

(責編: 李雨潼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