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日從(cong) 對口援藏30周年暨教育部高校團隊對口支援西藏大學2024年度例會(hui) 上獲悉:22所教育部高校團隊對口支援西藏大學以來,西藏大學人才隊伍取得量的突破和質的提升、學科建設實現特色發展、科研創新展現新的活力,有力提升了西藏大學辦學水平和質量。
對口支援西藏大學是教育援藏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30年來,對口支援高校累計選派近800名幹部教師到西藏大學工作,接收230餘(yu) 名西藏大學幹部教師掛職進修、160餘(yu) 名青年教師攻讀碩博士學位。各對口支援高校充分發揮高層次人才資源優(you) 勢,推動專(zhuan) 業(ye) 化人才“訂單式”援藏。截至目前,西藏大學國家級人才總量達48人次,建成了包括兩(liang) 院院士在內(nei) 的覆蓋各級各類國家級人才的教師隊伍,高學曆、高職稱人才逐漸成為(wei) 人才隊伍主體(ti) ,形成人盡其才、才盡其用、快樂(le) 奉獻的生動局麵。
學科建設實現特色發展、鍛造出新的長板。教育部和對口支援高校團隊把西藏大學學科建設作為(wei) 對口援建重點任務,結合學科專(zhuan) 業(ye) 布局,推進“一校包一院”工程,凝練成“高原科學與(yu) 技術”“民族優(you) 秀文化”兩(liang) 大特色學科群,鍛造出具有獨特性、唯一性、不可替代性的學科長板優(you) 勢,碩博士學位點曆經從(cong) 無到有、從(cong) 有到強的曆史性飛躍。西藏大學新增資源與(yu) 環境工程專(zhuan) 業(ye) 博士學位授權點,以生態修複和環境工程為(wei) 主體(ti) 的工程學科首次進入ESI(基本科學指標數據庫)全球排名前1%,成為(wei) 西藏唯一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的學科,重點學科顯示度和影響力顯著增強。
科研創新展現出新活力。教育部和對口支援高校團隊立足高原獨特的自然資源和人文景觀資源,大力推動平台共建共享和科研聯合攻關(guan) 。西藏大學與(yu) 山東(dong) 大學、北京大學共建“山東(dong) 大學西藏研究院”“北京大學青藏高原研究院”,建成北京大學朱彤院士“高原生態環境與(yu) 健康”專(zhuan) 家工作站,與(yu) 山東(dong) 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合作推進“青藏高原極端條件下生態環境與(yu) 人群健康”全國重點實驗室建設。
近年來,西藏大學新增國家級省部級科研平台17個(ge) ,總量達34個(ge) ,與(yu) 青海師範大學簽訂合作建設藏文信息化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協議,實現國家重點實驗室零的突破,形成了科研平台梯次發展矩陣,科研服務力顯著提升。2021年以來,西藏大學獲批包括重大研發專(zhuan) 項、人文社科國家重點工程等在內(nei) 的省部級及以上科研項目400餘(yu) 項,科研經費近4億(yi) 元。
人才培養(yang) 體(ti) 係更加完善、質量顯著提升。近年來,對口支援高校團隊與(yu) 西藏大學聯合培養(yang) 了1100餘(yu) 名本科生,接收640餘(yu) 名醫學生臨(lin) 床實習(xi) 、300餘(yu) 名本科生推免碩士研究生和440餘(yu) 名碩博士研究生訪學,為(wei) 西藏大學全方位、多層次人才培養(yang) 提供了特殊支持和照顧。援受雙方還共同探索創新人才培養(yang) 模式,逐步擴大本碩博聯合培養(yang) 規模,合作開設“異地同步課堂”,獲得3項國家級教學成果獎。對口支援,使西藏大學高學曆人才培養(yang) 能力明顯提升,人才培養(yang) 體(ti) 係進一步完善,研究生規模占在校生總量21.4%,2024年博士生招生規模較2021年增長84.3%。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