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西藏自治區崗巴縣昌龍鄉乃村村民確吉——“高原上的擁軍阿媽啦”

發布時間: 2024-10-02 15:28:00 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崗巴縣位於(yu) 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東(dong) 部、喜馬拉雅山中段北麓,藏語意為(wei) “雪山附近的村莊”,平均海拔在4700米以上。這裏是孔繁森曾經工作過的地方,是孔繁森精神的重要發源地;駐守在這裏的西藏軍(jun) 區某邊防團崗巴邊防營,被中央軍(jun) 委授予“高原戍邊模範營”榮譽稱號;也是在這裏,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個(ge) 人、“最美擁軍(jun) 人物”確吉,接過母親(qin) “愛國擁軍(jun) 模範”拉吉的接力棒,傳(chuan) 承、堅守、弘揚擁軍(jun) 模範的光榮傳(chuan) 統,她也被當地駐軍(jun) 官兵親(qin) 切地稱為(wei) “高原上的擁軍(jun) 阿媽啦”。

  2017年深秋,部隊緊急運送一批物資到前沿陣地。淩晨2時許,車隊開到邊境高海拔地帶時突遇暴風雪,無法繼續通行。“當時,車隊被困無人區,周遭雪山環繞。一籌莫展之際,遠處傳(chuan) 來陣陣馬匹的嘶鳴聲。是確吉阿媽啦和村民們(men) 趕著馬車、開著汽車來支援了。我這心裏啊,一下子就有底了。”回憶起那場雪夜馳援,時任連長的武金多吉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得知部隊急需救援的消息,時任昌龍鄉(xiang) 乃村村民委員會(hui) 副主任的確吉心如火燒。她一邊打電話與(yu) 鄉(xiang) 裏聯係,一邊組織協調群眾(zhong) ,連夜出動摩托車、拖拉機等,僅(jin) 用兩(liang) 個(ge) 多小時便到達現場。為(wei) 節省時間和馬匹精力,確吉動員丈夫旦木真開上家裏的大貨車將馬匹運到公路的盡頭。她還對丈夫千叮嚀萬(wan) 囑咐:“軍(jun) 用物資寶貴,不要加軍(jun) 用油料,更不能拿部隊的錢。”

  連續奮戰20多個(ge) 小時,軍(jun) 民密切配合,緊急搶運物資,幾乎所有人都累到虛脫,任務終於(yu) 順利完成。風雪交織、高寒缺氧,困境中軍(jun) 民的心抱得更緊了。“我們(men) 就是子弟兵的‘大後方’。”確吉和鄉(xiang) 親(qin) 們(men) 的話很樸實,“國防是大家的事。”

  從(cong) 父輩傳(chuan) 承凝結而來的軍(jun) 民團結、民族深情,讓這條高海拔、風雪中的“小推車”運輸線從(cong) 未中斷。

  昌龍鄉(xiang) 靠近邊境線,藏語意為(wei) “冷風處”。每年入秋,寒風驟起,暴風雪隨時可能會(hui) 來。“前線的戰士們(men) 冷不冷?吃得好不好?穿得暖不暖?”隨著天氣的變化,確吉擔心起前線部隊官兵的冷暖。

  2023年秋天,部隊在確吉家附近駐訓。確吉發動村裏的婦女收集羊毛、紡線編織,為(wei) 邊防官兵趕製羊毛毯子、手套、襪子等防寒物品。她又拿出上萬(wan) 元積蓄,自費購買(mai) 物資送到執勤點,慰問一線官兵。

  每年部隊老兵退伍、新兵下連時,確吉都會(hui) 第一時間趕去慰問。無論老兵還是新兵,都願意和確吉聊聊心裏話,把她當作母親(qin) 一樣。

  在崗巴,保障前線、支持前沿、服務前哨,早已成為(wei) 各族幹部群眾(zhong) 的堅定共識和自覺行動。確吉經常和家人談起2012年母親(qin) 拉吉臨(lin) 終前對她的叮囑和交代:“我們(men) 家一定要一代代把擁軍(jun) 的優(you) 良傳(chuan) 統傳(chuan) 承下去。”近年來,確吉的每一次擁軍(jun) 之行,身邊總少不了女兒(er) 德吉的陪伴。翻雪山、蹚冰河、闖風雪,這條布滿艱辛卻也承載榮光的擁軍(jun) 路,確吉一家人走了幾十年,從(cong) 不孤單……

(責編: 陳濛濛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