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西藏:高原經濟迸發“新”活力

發布時間: 2024-10-15 08:58:00 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一排排太陽能板在陽光下熠熠生輝,將無盡的光能轉化為(wei) 電能;“互聯網+”模式廣泛應用,電商平台讓高原特色產(chan) 品走向全國乃至世界;通過虛擬現實(VR)、增強現實(AR)等技術,令遊客沉浸式體(ti) 驗曆史文化和自然風光……不論是清潔能源的興(xing) 起,還是借力現代科技助推文旅產(chan) 業(ye) 迭代升級,新質生產(chan) 力正成為(wei) 西藏高原經濟崛起的強勁新動能。

  “十四五”以來,西藏地區生產(chan) 總值從(cong) 1900億(yi) 元增長到去年的近2400億(yi) 元,人均GDP從(cong) 5.23萬(wan) 元增長到6萬(wan) 元,城鄉(xiang)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多年保持在全國前列。西藏,這片神奇而廣袤的高原大地,在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的浪潮中,取得了一係列令人矚目的成績,展現出蓬勃的發展生機與(yu) 活力,走出了一條高原經濟高質量發展新路子。


西藏日喀則市白朗縣巴紮鄉(xiang) 近年推廣“藏青3000”等青稞新品種和機械化種植,圖為(wei) 農(nong) 民在收獲青稞。新華社發

  清潔能源 發揮當地資源稟賦

  深秋時節,記者來到那曲市色尼區歐瑪亭嘎風電場,隻見一座座風機隨風而動。這個(ge) 100兆瓦風電項目於(yu) 2024年1月1日全容量並網發電,是全國超高海拔地區已建成單機容量最大、裝機規模最大的風電項目。

  “西藏清潔能源稟賦優(you) 秀,風能、水能、太陽能、地熱能等發展潛力巨大。但在很長一個(ge) 時期,清潔能源利用都存在滯後與(yu) 空白,資源向能源的轉化效率偏低。”國家能源集團西藏那曲分公司副總經理胡建生介紹,歐瑪亭嘎風電項目並網發電後每年可提供清潔電能約2億(yi) 度,能夠滿足當地23萬(wan) 人一年的用電量,這讓那曲人民實現了“用電自由”。項目每年還可節約標準煤約6萬(wan) 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約16萬(wan) 噸,對改善那曲市能源結構、保障百姓冬季取暖和用電需求、促進生態環境保護等各方麵都具有重要作用。

  據測算,西藏清潔可再生能源技術可開發量達10億(yi) 千瓦以上,可為(wei) 全國提供成本低、可持續的綠色電力。大力發展清潔能源產(chan) 業(ye) 已成為(wei) 西藏培育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的關(guan) 鍵所在。

  近年來,西藏清潔能源發展迅猛,大型項目陸續落地,除已建成的大型水電、光伏、風電項目外,還有一係列新項目正在規劃和建設中。今年2月,華能加娃光儲(chu) 電站一期工程在山南市曲鬆縣正式開工。作為(wei) 西藏在建的最大光伏項目,項目建成後,年平均發電量可達3.7億(yi) 千瓦時,將為(wei) 西藏建設國家清潔能源接續基地和示範區發揮重要作用。

  在滿足高原經濟社會(hui) 發展用電需求基礎上,西藏也在逐步打通電網豐(feng) 水期藏電外送通道。青藏直流二期擴建工程等一批重點工程正在加快推進,西藏高海拔特高壓直流輸電、大規模新能源並網等領域正在探索技術突破。統計數據顯示,2023年西藏實現外送電力25.7億(yi) 千瓦時,同比增長13.98%。自2015年首次實現“藏電外送”以來,截至2024年8月底,西藏累計外送清潔能源146億(yi) 千瓦時,覆蓋我國華東(dong) 、華中、華北、西北、西南等地區,助力受電省份減少標準煤使用約448萬(wan) 噸,減排二氧化碳約1117萬(wan) 噸、二氧化硫約34萬(wan) 噸。

  目前,西藏已建成500千伏為(wei) 主網架、各級電網協調發展的統一電網,形成以水電為(wei) 主,地熱、風能、太陽能等多種清潔能源互補的綜合能源新體(ti) 係,並帶動起關(guan) 聯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快速發展。西藏已建在建的電力裝機容量2414萬(wan) 千瓦,其中清潔能源占比超過95%,居全國前列。


西藏拉薩市蔡村一家3D打印企業(ye) 工人在處理打印產(chan) 品。新華社發

  數字經濟 助力聯通高原內(nei) 外

  “我們(men) 平時用的‘車來了’小程序、西南五省醫保跨省直接結算、‘互聯網+’政務服務等,都有賴數據支撐,才讓生活工作更加便捷。”西藏自治區經濟和信息化廳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近年來,得益於(yu) 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加快,西藏不斷將信息化與(yu) 產(chan) 業(ye) 融合,創新發展新動能呈現良好勢頭。數字技術已經加速嵌入公共服務、社會(hui) 治理、民生改善等環節,正在改變高原百姓的日常生活,也成為(wei) 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

  “西藏常年平均氣溫低,自然氣溫就能保證大數據中心散熱。而且高原空氣幹燥、潔淨度高,二氧化硫含量極低,能延長各類服務器的使用壽命。”西藏寧算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負責人蔣寧介紹,低溫低氧環境,雖然對人類長期居住帶來挑戰,卻是大數據中心的“理想地”。目前該集團正在利用數據中心打造西部地區大型低成本超算中心,在數據中心的基礎上構建“雲(yun) +行業(ye) ”業(ye) 務生態,擴展相關(guan) 行業(ye) ,助力西藏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

  在今年7月份舉(ju) 行的“2024全球數字經濟大會(hui) 拉薩高層論壇”上,西藏自治區經濟和信息化廳副廳長、自治區數據管理局局長旺堆介紹,近3年西藏數字經濟增加值年均增速14%以上,2023年實現250.98億(yi) 元、同比增長19.3%,數字經濟規模占全區GDP比重突破10%,增速是GDP增速的2倍。

  目前,西藏全區4G網絡已實現行政村全覆蓋,5G網絡實現鄉(xiang) 鎮以上全覆蓋,拉薩區域性國際通信業(ye) 務出入口局開始運行,全區一體(ti) 化數據中心“1+7+N”體(ti) 係基本建立,產(chan) 業(ye) 數字化、數字產(chan) 業(ye) 化加速演進,20餘(yu) 項典型案例入選全國試點示範。西藏正在探索和走出一條“以數強政、用數惠民、借數興(xing) 業(ye) ”的高原特色數字經濟發展新路。

  數字經濟的發展打破了西藏地域的限製,讓西藏與(yu) 外界緊密相連。在國家“東(dong) 數西算”工程背景下,西藏充分發揮自身資源優(you) 勢,承接東(dong) 部發達地區的算力需求。在此過程中,促進東(dong) 西部數據流通、價(jia) 值傳(chuan) 遞,帶動數據中心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由東(dong) 向西有效轉移,西藏正全麵融入全國發展大格局中,實現高質量發展。

  曾經,西藏的特色產(chan) 品由於(yu) 地處偏遠、交通不便,難以走向更廣闊的市場。如今,通過電商直播、線上店鋪等形式,西藏的犛牛肉幹、藏紅花、藏毯等特色產(chan) 品源源不斷地銷往全國各地乃至海外,農(nong) 牧民們(men) 借助網絡拓寬了銷售渠道,收入顯著增加。

  在政務服務領域,數字技術的應用讓西藏實現了“信息多跑路,群眾(zhong) 少跑腿”。一站式政務服務平台整合了各部門的業(ye) 務,在線審批、網上辦事等功能極大地提高了辦事效率,優(you) 化了營商環境。企業(ye) 辦理注冊(ce) 登記、項目審批等事項的時間大幅縮短,激發了市場主體(ti) 的活力和創造力。

  數字經濟還為(wei) 西藏的教育和醫療帶來了變革。線上教育資源打破了時空的限製,讓西藏的學生們(men) 能夠接觸到優(you) 質的教育課程和師資力量。遠程醫療服務也發揮了重要作用,過去,一些疑難病症在西藏當地難以得到有效診治,現在通過遠程會(hui) 診、在線醫療培訓等,大城市的醫療專(zhuan) 家可以為(wei) 西藏患者提供診斷建議,西藏的醫護人員也能獲得更多學習(xi) 提升的機會(hui) ,提升了西藏整體(ti) 的醫療水平。


西藏申紮縣城的集中供暖項目太陽能集熱場。新華社發

  科技創新 促進特色產(chan) 業(ye) 提質

  走進位於(yu) 山南市加查縣的惹米產(chan) 業(ye) 園區,西藏安琪珠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廠房內(nei) 一片繁忙景象。“公司結合西藏獨特的高原環境和物種資源,選育培養(yang) 特有菌種,並對其中具有益生功能的菌株進行係統性研究與(yu) 產(chan) 業(ye) 化應用,打造出鮮活優(you) 質的益生菌製品、膳食補充劑等產(chan) 品。”公司項目經理何新章介紹,整個(ge) 車間通過數字化、智能化、自動化,實現了全工段自動控製、全封閉輸送、數字化管理及全工段質量可追溯。其自主研發的生產(chan) 工藝,不僅(jin) 填補了西藏地區生物製品的空白,菌種和關(guan) 鍵技術還突破國際技術封鎖,實現全過程自主可控。

  日前,高原益生菌項目已經實現量產(chan) 。何新章告訴記者:“高原特色微生物產(chan) 業(ye) 的培育,將推動當地特色產(chan) 業(ye) 提檔升級,在帶動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增收、壯大集體(ti) 經濟,驅動生產(chan) 力向新能級躍遷等方麵將發揮重要作用。”

  滿眼生機轉化鈞,天工人巧日爭(zheng) 新。新的科技手段催生出新的產(chan) 業(ye) 形態和經濟鏈路。西藏自治區科技廳廳長楊開勇告訴記者:“當前,科技創新在西藏經濟社會(hui) 發展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從(cong) 解決(jue) 民生問題到推動產(chan) 業(ye) 升級,科技創新正成為(wei) 新質生產(chan) 力發展的關(guan) 鍵動力。”

  在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引領下,西藏立足資源稟賦、產(chan) 業(ye) 基礎,通過新技術新科技不斷改造提升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加快促進產(chan) 業(ye) 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統籌推進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升級、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壯大、未來產(chan) 業(ye) 培育,為(wei) 新質生產(chan) 力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新活力。

  日喀則市素有“世界青稞之鄉(xiang) ”的美譽,青稞產(chan) 量約占西藏自治區總產(chan) 量的5成。近年來,該市立足傳(chuan) 統青稞產(chan) 業(ye) 優(you) 勢,深耕青稞良種培育,加強青稞產(chan) 品研發,著力打造青稞全產(chan) 業(ye) 鏈,提高青稞品牌附加值,為(wei) 當地農(nong) 戶打開了“致富門”。

  “青稞產(chan) 業(ye) 做大做強,不僅(jin) 要有資金、技術,更要有創新。”說起“小青稞”裏的“生意經”,西藏格藏青稞食品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小索頓深有感觸。20年前,公司還是一家青稞加工小作坊,為(wei) 了擴大規模,企業(ye) 先後貸款1850多萬(wan) 元更新加工設備、加強技術研發,逐漸發展成擁有“童嘎”“穀麥粒稞”等多個(ge) 知名品牌的青稞食品生產(chan) 銷售公司。目前,公司相繼研發生產(chan) 豌豆糌粑、青稞餅幹、青稞爆米花等10餘(yu) 類產(chan) 品,認證綠色食品4個(ge) ,年收購青稞315萬(wan) 公斤左右,帶動種植戶1550多家。

  “傳(chuan) 統農(nong) 牧業(ye) 在科技創新的推動下,實現了傳(chuan) 統與(yu) 現代的深度融合。”西藏自治區發展改革委黨(dang) 組書(shu) 記、副主任王念東(dong) 告訴記者,近年來,通過科技賦能,西藏大力發展青稞、犛牛、藏羊、藏豬、藏雞等高原特色優(you) 質資源產(chan) 業(ye) ,選育出了“藏青3000”等7個(ge) 青稞高產(chan) 新品種,以及半細毛羊、雪域白雞等多個(ge) 畜禽新品種。下一步,西藏將加大資金投入和創新力度,加快完善水電路訊等重大基礎設施,因地製宜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激活發展新動能,把各項優(you) 勢轉化為(wei) 發展優(you) 勢。未來,西藏必將以更加昂揚的姿態,在新時代實現高質量發展,創造更加輝煌的成就。

(責編: 李雨潼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