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將雪域高原的資源優(you) 勢轉化為(wei) 經濟優(you) 勢、發展優(you) 勢?藏醫藥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是突破點之一。近日,記者走進藏醫院、藏藥企業(ye) 、種植基地調研發現,各地持續優(you) 化升級產(chan) 業(ye) 結構,促進藏醫藥傳(chuan) 承創新發展,傳(chuan) 統藏醫藥煥發新活力,不僅(jin) 為(wei) 雪域高原百姓帶來健康,更促進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鞏固和發展民族團結,在傳(chuan) 承創新發展藏醫藥文化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
傳(chuan) 承精華廣惠民生
金秋時節,在西藏阿裏地區藏醫院丹旺製劑中心,負責藥劑生產(chan) 的鄧秋汪色正將滿滿一袋藥品塞到村醫阿旺手中,並交代用藥注意事項。
“這藥是免費送給村民的。”鄧秋汪色告訴記者,為(wei) 村民定期免費提供藏藥是阿裏地區藏醫院的慣例。“近點的鄉(xiang) 鎮村醫自行前來領藥,偏遠鄉(xiang) 鎮我們(men) 會(hui) 送過去。”
阿裏地區藏醫院創建於(yu) 1984年,經過30多年發展,醫院已建成集醫療、康複、教學、科研、預防、製劑為(wei) 一體(ti) 的“二級甲等”藏醫院。
“在藏醫院醫聯體(ti) 建設方麵,阿裏地區藏醫院與(yu) 7個(ge) 縣人民醫院續簽醫聯體(ti) 協議。”西藏阿裏地區衛生健康委主任龍小文介紹,目前地區藏醫院已備案的149種藏藥全部納入醫保報銷範圍。
藏醫、藏藥以其獨特療效,為(wei) 廣大患者解除了病痛,深受各族群眾(zhong) 的歡迎和信賴。
“2023年,甘孜州藏醫服務量占比達48%。得益於(yu) 黨(dang) 和國家對藏醫藥傳(chuan) 承發展的重視,現在百姓對藏醫的認可度越來越高。”全國人大代表、四川省甘孜州藏醫院黨(dang) 委書(shu) 記江吉村說,甘孜州藏醫院的藥浴、陶罐療法等藏醫特色理療服務,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患者。
隨著“藏醫藥浴法”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代表作名錄,藏醫藥學巨著《四部醫典》列入世界記憶名錄,藏醫藥知名度不斷提高。
產(chan) 業(ye) 特色優(you) 勢顯現
目前,西藏藏醫藥已基本形成醫療、保健、科研、教育、產(chan) 業(ye) 、文化全麵發展的新格局。藏藥生產(chan) 企業(ye) 實現了從(cong) 手工作坊到工業(ye) 化生產(chan) 轉變,逐步走向標準化、規範化、規模化,特色優(you) 勢進一步顯現。
2023年,西藏米林市引入雲(yun) 南企業(ye) ,在米林鎮幫仲村成立了西藏米林藏黃精資源開發有限公司,種植林下仿野生黃精。“這裏土地沙化,林下腐殖質深,非常適合黃精生長,而且品質好,藥用價(jia) 值高。”公司種植技術負責人李偉(wei) 說。據統計,米林市現有藏藥材種植麵積2000畝(mu) ,產(chan) 量約120萬(wan) 斤,產(chan) 值近2億(yi) 元。
傳(chuan) 承創新發展,更好造福一方。西藏探索出一條“企業(ye) +科研+基地+農(nong) 戶”的融合發展路徑。在西藏日喀則市薩迦縣,高原藏紅花項目帶動朗巴吉村農(nong) 牧民就業(ye) 2000人次,為(wei) 當地農(nong) 牧民實現經濟收入約40萬(wan) 元。上海援藏幹部薩迦小組組長、薩迦縣委常務副書(shu) 記、縣政府常務副縣長沈佳梁介紹,薩迦產(chan) 藏紅花依托上海中藥飲片質量追溯平台,加強質量管控。“下一步,滬藏兩(liang) 地技術團隊將繼續推進技術攻關(guan) ,進一步普及藏紅花種植技術。”
走進西藏甘露藏醫藥產(chan) 業(ye) 集團有限公司生產(chan) 車間,現代化的藏藥生產(chan) 流水線一派繁忙,藏藥製劑生產(chan) 環境、工藝設備水平大幅提升。“傳(chuan) 承千年的藏醫藥具有自己的獨特資源優(you) 勢,很多藥材在治療心血管疾病、胃腸道消化疾病上有突出療效。”西藏甘露藏醫藥產(chan) 業(ye) 集團有限公司科技研發部主管單增平措說。
隨著藏醫藥企業(ye) 在雪域高原落地開花,形成了一批藏藥知名品牌。2023年,西藏藏醫藥產(chan) 業(ye) 企業(ye) 總產(chan) 值已突破30億(yi) 元。
以產(chan) 為(wei) 媒創新發展
近年來,各地以產(chan) 為(wei) 媒,以產(chan) 業(ye) 鏈帶動創新鏈,探索“藏醫藥+”新模式,推動藏醫藥與(yu) 文化、旅遊、康養(yang) 等深度融合。從(cong) 以種植業(ye) 為(wei) 代表的第一產(chan) 業(ye) ,到以文旅融合產(chan) 業(ye) 為(wei) 代表的現代服務業(ye) ,藏醫藥產(chan) 業(ye) 鏈條得到有效延伸,產(chan) 品供給日益豐(feng) 富。
甘孜州藏醫院不僅(jin) 與(yu) 鄭州市域上和美商貿有限公司合作開發出特色藥浴養(yang) 生產(chan) 品,還在康定市溜溜城開設南派藏醫藥浴體(ti) 驗店,向全國各地複製推廣藏醫門診。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瑪曲縣則推動藏醫藥與(yu) 旅遊產(chan) 業(ye) 深度融合,依托藏醫院,在省內(nei) 外重點區域設立藏中藥健康體(ti) 驗產(chan) 品營銷中心,積極開展市場營銷和品牌建設。
藏醫藥產(chan) 業(ye) 持續發展,人才是關(guan) 鍵。西藏藏醫藥大學立足為(wei) 國家培養(yang) 藏醫藥高層次創新型人才,是全國唯一單獨設置的藏醫藥高等教育學府。
“現在掌握前沿知識的複合型人才比較短缺。”西藏藏醫藥大學教授、西藏藏醫藥大學附屬醫院院長多傑仁青介紹,西藏藏醫藥大學在藏醫藥傳(chuan) 承方麵做得比較紮實,但在開展高水平科研合作上還有欠缺,需繼續深化培養(yang) 模式等改革。
“促進藏醫藥產(chan) 業(ye) 發展,不僅(jin) 能治病,而且能致富。藏醫藥在青藏高原群眾(zhong) 基礎深厚,如今更得到了廣泛傳(chuan) 承與(yu) 進一步創新發展。”西藏自治區社會(hui) 科學院一級巡視員程越說,加快發展藏醫藥產(chan) 業(ye) 將成為(wei) 西藏重要的經濟增長極,也為(wei) 促進人民健康、推進健康中國建設作出貢獻。
中國藏學研究中心藏醫藥研究所研究員看召本認為(wei) ,藏醫藥產(chan) 業(ye) 化發展是一個(ge) 係統工程,需要政府、藏醫院和企業(ye) 等主體(ti) 協同發力。地方政府在藏藥準字號審批、藏醫藥研究成果轉化等方麵應給予支持,助力地方藏醫藥產(chan) 業(ye) 化發展提速;藏醫院應積極與(yu) 企業(ye) 聯合,在藏藥材規模化種植、藥品研發和生產(chan) 等方麵為(wei) 企業(ye) 提供技術支持。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