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眺望南迦巴瓦

發布時間: 2024-10-18 09:19:00 來源: 人民日報

  時隔20年後再次進藏,是乘坐青藏鐵路綠皮車去的。青藏鐵路,世界鐵路築路史上的奇跡。Z322綠皮車,從(cong) 成都西至拉薩,兩(liang) 夜一天,約35個(ge) 小時,不隻是為(wei) 了適應高原氣候,更是要好好觀賞青藏高原的風景。

  火車從(cong) 蘭(lan) 州東(dong) 西橫向,過了格爾木不久,山與(yu) 山緊挨,雲(yun) 與(yu) 雲(yun) 重疊,幾乎看不到天際線。對於(yu) 一個(ge) 生活在長江邊的人來說,登上平均海拔4000多米的青藏高原,不僅(jin) 與(yu) 天近了,與(yu) 雲(yun) 也近了。

  這趟進藏,我準備充分。雙肩包裏,放有抗高原缺氧的各種藥物和裝備。我還特意放了一盒幹粉水彩和一冊(ce) 水彩速寫(xie) 本。20年前第一次進藏,因嚴(yan) 重的高原反應,在拉薩隻待了一夜便逃之夭夭。而此次,我準備好了。

  海拔4728米的色季拉山口,是318國道的重要山口,更是遊客的打卡地。色季拉山風光獨特,在於(yu) 它是尼洋河流域與(yu) 帕隆藏布江的分水嶺,也是高原與(yu) 西藏“小江南”林芝的氣候分界線。山口的平台上,建有很寬大的停車場,供來往的遊客到此停留觀賞。

  據說,在色季拉山口可以眺望南迦巴瓦。不過,來這之前,我先到過雅魯藏布江大峽穀,那才是看南迦巴瓦的最佳位置。

  南迦巴瓦峰,位於(yu) 喜馬拉雅山脈最東(dong) 端,海拔7782米。它一年四季、一天從(cong) 早到晚都雲(yun) 纏霧繞,經年累月難見真容。因此,南迦巴瓦峰被稱作“羞女峰”。在大峽穀入口的觀景平台上,近處是飄飛的經幡,中景是雅魯藏布江大峽穀,天盡頭就是南迦巴瓦。進峽口時,雲(yun) 霧繚繞,白色的、灰色的、灰白夾雜的,在近處的山麓徘徊。雲(yun) 團如天鵝絨做的頭巾,將遠處的南迦巴瓦緊緊遮掩。

  突然,如被召喚一般,南迦巴瓦峰揭去了頭巾。沒有鋪排,直接登場——籠罩著山峰的雲(yun) 頃刻散開了。霎時,南迦巴瓦峰頂,清晰地出現在我的前方。灰色的雲(yun) 退到了幕後,白色的雲(yun) 退到了更遠的天際。此時,異常明媚光亮的南迦巴瓦,直通天際,連接起藏地的天空和大地。

  正因有了遠處的南迦巴瓦,雅魯藏布江大峽穀才成了世界最深的峽穀之一;也因為(wei) 大峽穀的襯托,南迦巴瓦更顯威猛也更溫柔,盡顯大自然造化的神奇。

  在我眼前的不遠處,已散和未散盡的雲(yun) ,依然與(yu) 南迦巴瓦峰纏綿悱惻。此時的南迦巴瓦,大峽穀大拐彎處和飄飛的經幡,西藏的山、西藏的雲(yun) 和西藏的人文,在此處融為(wei) 一體(ti) 。

  我尋一個(ge) 角落坐下來,拿出畫具,對著眼前的圖景,快速地畫了起來。半個(ge) 小時左右,手已冷得發抖,頭開始昏漲。但望著如此美景,我得認真畫完。

  據說,能這般看到南迦巴瓦峰頂的日子,一年也沒有幾天。我用了20年的準備和遙想,幸運終於(yu) 降臨(lin) 於(yu) 我。

(責編: 李雨潼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墨脫縣發現兩棲動物新物種

    近期,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科研人員在雅魯藏布大峽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開展兩棲動物調查時,在墨脫縣采集到一種舌突蛙屬物種。 [詳細]
  • 雅魯藏布大峽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發現兩棲動物新物種

    近期,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科研人員在雅魯藏布大峽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開展兩棲動物調查時,在墨脫縣采集到一種舌突蛙屬物種。科研人員通過形態識別、分子鑒定等動物分類技術方法,證實該物種為舌突蛙屬新種,並於2024年8月將其正式命名為南迦巴瓦舌突蛙。  [詳細]
  • 飛槳逐浪在魯朗

    6月10日,2024年西藏林芝南迦巴瓦高原體育大會魯朗中尼高原龍舟友誼賽精彩上演。 [詳細]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