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芝市巴宜區百巴鎮增巴村蘋果種植基地一角。 王珊 劉楓 攝
來到位於(yu) 林芝市巴宜區百巴鎮增巴村的蘋果種植基地,隻見一排排蘋果樹苗向遠處延伸,枝繁葉茂、鬱鬱蔥蔥。村民穿梭其中,有條不紊地進行著各項果樹管護作業(ye) ,悉心照料這些承載致富希望的蘋果樹,現場呈現出一派熱火朝天的忙碌景象。
定睛一看,這裏的蘋果生長環境確實不一般——蘋果樹住進了配有“網帳”的“小區”。
矮砧寬行密植的蘋果樹被劃分成一個(ge) 個(ge) 區域。“這是我們(men) 的多功能網室,是一種以高密度聚乙烯為(wei) 主料的防護網。能抗大風,減少冰雹、暴曬等惡劣天氣帶來的影響。”增巴村蘋果種植基地技術員劉傳(chuan) 海介紹道。
冬春常有大風、夏秋時有冰雹,天氣給果樹生長帶來了不少挑戰。為(wei) 此,基地配備了小型氣象站。通過集成傳(chuan) 感器技術、數據處理技術以及無線通信技術,小型氣象站能實時監測空氣溫度、濕度、風速、風向、降雨量等多種氣象參數,幫助基地管理人員在氣候變化時迅速采取應對措施,調整灌溉計劃、提前采摘果實等,最大限度減少惡劣天氣對蘋果樹生長的影響。
基地裏的水肥一體(ti) 化灌溉係統也是培育高質量蘋果的“大功臣”。管道滴灌可以直接從(cong) 果苗根部增加水肥保持量和土壤有機質含量,使蘋果樹在最優(you) 狀態下生長。管道裏流淌的蘋果樹營養(yang) 液也是水肥一體(ti) 、精準配比,能讓基地裏的蘋果樹結出大小、甜度幾乎一致的果實。
寬行密植有利於(yu) 機械化生產(chan) ,多功能網室減免了套袋的人工和時間成本,水肥一體(ti) 化灌溉係統能有效節水節肥……標準化種植的基地裏,充滿了現代科技感。據介紹,目前,增巴村蘋果種植基地畝(mu) 產(chan) 量在5000斤左右,明年進入豐(feng) 產(chan) 期後,能達到每畝(mu) 8000斤的產(chan) 量。
“2021年以前,百巴鎮的蘋果大部分是散戶種植,種植不成規模,產(chan) 量小、品相差,導致蘋果品牌效應較弱、市場銷路不佳、農(nong) 牧民增收不明顯。2021年,為(wei) 提升巴宜區的蘋果質量,打響百巴鎮蘋果品牌,進一步增強市場競爭(zheng) 力,西藏自治區、林芝市協同巴宜區鄉(xiang) 村振興(xing) 局相關(guan) 工作人員赴山東(dong) 煙台實地考察大山果業(ye) ,通過招商引資將企業(ye) 引進到巴宜區並在百巴鎮增巴村落地。”巴宜區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黨(dang) 組成員、副局長高陽介紹說。
2022年7月,基地完成了200畝(mu) 蘋果樹的種植計劃,並不斷以科技創新為(wei) 抓手進行優(you) 質苗木的培育。口感好、香味濃,抗病強、產(chan) 量高的“南迦”就是基地自主培育出來的品種,目前也是基地中最受市場好評的一個(ge) 品種。
在基地的組培苗馴化溫室裏,增巴村蘋果種植基地技術員劉傳(chuan) 海對記者說:“基地的優(you) 質種苗在現代化、科技化的栽植技術下,產(chan) 量和品質都在穩步提升,這將成為(wei) 進一步帶動巴宜區乃至林芝市蘋果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更好促進群眾(zhong) 持續增收致富,推進鄉(xiang) 村全麵振興(xing) 的有力助推器。”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