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山東省第九批援藏幹部李盛利:用實幹答好援藏“三問”

發布時間: 2024-11-28 09:38:00 來源: www.easyfundingllc.com新聞網

  “進藏為(wei) 什麽(me) ,在藏幹什麽(me) ,離藏留什麽(me) ”,這是縈繞在每位援藏幹部人才心頭的問題。

  對山東(dong) 省濟南市第九批援藏工作組領隊、時任白朗縣委常務副書(shu) 記李盛利而言,答案或一樣,或不同——

  “進藏為(wei) 什麽(me) ?”是清晰明確的。援藏既是組織交辦的政治任務,也是為(wei) 了給藏族同胞多辦好事。

  “在藏幹什麽(me) ?”是需要探尋的。經過多次調研,濟南援藏工作組確定了援藏工作“由‘輸血’轉向‘造血’、由單向對口支援轉向加強兩(liang) 地交往交流交融”的工作思路。

  “離藏留什麽(me) ?”是經得起時間檢驗的。1千多個(ge) 日夜,李盛利帶領濟南市援藏幹部擦亮“白朗蔬菜”品牌,探索鄉(xiang) 村振興(xing) “白朗樣板”,點對點精準對接各項工作,不斷深化兩(liang) 地交流合作,用實績交出了圓滿答卷。

  擦亮產(chan) 業(ye) 品牌 “西藏蔬菜看白朗”享譽高原

  “咱的蔬菜大棚怎麽(me) 樣了?”每每麵對援藏前輩的關(guan) 切,李盛利都能底氣十足,從(cong) 容應答。

  這種信心和底氣來自哪裏?翻開“成績單”,一目了然——

  白朗蔬菜是山東(dong) 援藏重點產(chan) 業(ye) ,在曆屆濟南援藏工作組打下的良好基礎上,李盛利帶領援藏團隊邀請山東(dong) 農(nong) 科院團隊,量身定製《白朗縣蔬菜產(chan) 業(ye) 發展專(zhuan) 項規劃》,投入1.1億(yi) 元建設智能聯棟溫室、建成果蔬種植核心區、實施精品果蔬加工和冷鏈物流配送等產(chan) 業(ye) 項目,成功打造西藏首個(ge) 國家級蔬菜標準化種植示範區、首個(ge) 出口蔬菜備案基地,助力珠峰農(nong) 業(ye) 科技創新博覽園成功申報4A級景區。

  三年間,白朗蔬菜種植麵積擴大到1.55萬(wan) 畝(mu) ,產(chan) 量超過6萬(wan) 噸,產(chan) 值超過1.8億(yi) 元。全縣7000多農(nong) 戶中,有1500多戶、1萬(wan) 餘(yu) 人參與(yu) 蔬菜產(chan) 業(ye) ,戶均年增收超過3000元。

  產(chan) 業(ye) 發展了,群眾(zhong) 生活條件大為(wei) 改善。口袋變鼓了,人們(men) 的觀念明顯轉變,飯後鑽大棚,主動學種植,閑時去賣菜,在勞動中收獲幸福成為(wei) “平常事”。

  打造“白朗樣板” 探索高原鄉(xiang) 村振興(xing) 新路子

  閑暇之餘(yu) ,李盛利喜歡去各村居轉轉,看著農(nong) 牧民或在廣場載歌載舞、或在大棚采摘果蔬的場景,心中總會(hui) 升起滿滿幸福感。

  白朗是西藏第一批脫貧摘帽的縣區,產(chan) 業(ye) 基礎好,生態環境優(you) 。如何把山東(dong) 的先進經驗帶到受援地惠及更多群眾(zhong) ,成為(wei) 濟南援藏工作組的重點工作之一。

  李盛利認真研究全國鄉(xiang) 村振興(xing) “齊魯樣板”相關(guan) 經驗,創新提出“製定一個(ge) 方案、出台一套標準、建立一項機製、打造一批樣板”的“四個(ge) 一”工程,打造鄉(xiang) 村振興(xing) “白朗樣板”。

  先後牽頭起草《白朗縣鄉(xiang) 村振興(xing) 實施方案》,遴選8個(ge) 示範村列入援藏“十四五”規劃,投資4000餘(yu) 萬(wan) 元啟動樣板村項目。

  協調援藏資金2.37億(yi) 元,圓滿完成涉及城鄉(xiang) 建設、醫療衛生、教育事業(ye) 等領域34項107個(ge) 子項目,開工率、完工率和資金撥付率實現100%……

  一個(ge) 個(ge) 生產(chan) 美產(chan) 業(ye) 強、生態美環境優(you) 、生活美家園好的“三生三美”村莊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向世人展示了鄉(xiang) 村振興(xing) “白朗樣板”的建設成效。

  發揮橋梁紐帶作用 深化交流合作提升造血能力

  如何處理好“輸血與(yu) 造血”的關(guan) 係,是援藏工作要重點解決(jue) 的問題。

  李盛利與(yu) 援藏團隊幫助當地群眾(zhong) 更新發展理念、學習(xi) 生產(chan) 技術,既授人以“魚”,更授人以“漁”,創下濟南援藏工作多個(ge) “首次”——

  首次提出“黨(dang) 建援藏”理念,建成覆蓋全縣基層黨(dang) 組織、連通全縣黨(dang) 員的信息化平台123個(ge) ,與(yu) 山東(dong) 省“燈塔—黨(dang) 建在線”平台實現了互聯互通、資源共享,有效解決(jue) 了各鄉(xiang) 村山高路遠、黨(dang) 組織分布分散帶來的管理難題。

  首次派員赴濟南開展長期精準培訓,實現了培訓從(cong) 走馬觀花向實地蹲點、學用分離向即學即用、短期交流向長期合作的轉變。

  首次實現白朗縣在校師生病毒感染性皮膚病、兒(er) 童先心病、斜視弱視和白內(nei) 障篩查的“四個(ge) 全覆蓋”。幫助白朗縣衛生服務中心填補建院60多年來沒有皮膚科的專(zhuan) 業(ye) 空白。

  此外,李盛利還帶領團隊積極推動“魯商入藏”“藏品入魯”,促成白朗與(yu) 濟南9家企業(ye) 簽約,落地資金超1.7億(yi) 元;組織20餘(yu) 家白朗企業(ye) 參加山東(dong) 省文博會(hui) 和國際種博會(hui) ;在濟南建立倉(cang) 儲(chu) 和藏品體(ti) 驗展銷中心;在山東(dong) 省、濟南市總工會(hui) APP上線白朗縣消費扶貧產(chan) 品專(zhuan) 欄,推動白朗特色產(chan) 品進超市、進餐桌、進家庭,銷售額達1000餘(yu) 萬(wan) 元。

  執筆無悔答卷 以真情實幹砥礪奮進之路

  工作之餘(yu) ,李盛利也會(hui) 想念年過古稀的母親(qin) 、操勞家事的妻子、正在上高中的女兒(er) 。每當此時,李盛利便會(hui) 把對家人的牽掛化作愛心,把對家鄉(xiang) 的思念化作工作動力,用心用情對待每一個(ge) 人、幹好每一件事。

  白朗縣有個(ge) 叫紮西南加的孩子,父親(qin) 去世、母親(qin) 改嫁、生活困難。李盛利看在眼裏,記在心裏。從(cong) 高三心理輔導,到大學生活費用,再到畢業(ye) 後職業(ye) 規劃,李盛利事無巨細,一步一步幫助這個(ge) 孩子重拾自信,逐夢未來。

  “李叔叔就像我的爸爸一樣!”紮西南加逢人就說,“我也要像他一樣,成為(wei) 一個(ge) 對社會(hui) 有用的人,幫助更多有需要的人。”

  2021年清明節,忙完工作已是半夜,在無人的角落,李盛利朝著濟南的方向,淚流滿麵——三年援藏,體(ti) 重從(cong) 160斤降到128斤,他沒覺得苦;與(yu) 高原反應鬥爭(zheng) ,常年借助藥物克服身體(ti) 不適,他沒覺得苦;但母親(qin) 住院、妻子陪床、女兒(er) 住校、沒人給父親(qin) 掃墓的時候,他真切感受到了相隔數千裏的苦。

  那晚,這個(ge) 山東(dong) 漢子哭得像個(ge) 孩子……

  真情換真心,實幹贏民心。李盛利還清楚地記得,在白朗最後一天的場景。“鄉(xiang) 親(qin) 們(men) 從(cong) 不同鄉(xiang) 村、坐車兩(liang) 三個(ge) 小時,自發趕到援藏公寓,隻為(wei) 給我們(men) 送行。”李盛利說著,紅了眼眶:“能得到這樣的認可,我們(men) 付出再多都值得!”

  援藏歸來,時光荏苒。李盛利說,他常常夢見白朗的人和事,那片土地已經成為(wei) 他一生的牽掛,更成為(wei) 他繼續向前的動力。

(責編: 李雨潼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