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1日 星期六 晴
在古榮村,我們(men) 遇到一群幫助搬運物資的孩子。
走在最前麵的是14歲的旦增古入。他一直舉(ju) 著一麵國旗,休息時也不肯放下。
“為(wei) 什麽(me) 一直舉(ju) 著呢?”“因為(wei) 國旗不能倒。”
質樸的回答,讓人動容。
西藏定日6.8級地震後的第5天,孩子們(men) 的狀態如何?我們(men) 走進措果鄉(xiang) 塘仁村安置點“兒(er) 童之家”。
措果鄉(xiang) 塘仁村的孩子們(men) 正在用橡皮泥製作自己的情緒“小怪獸(shou) ”。人民網記者 郝潔攝
14:00,泥塑課
西藏星光社會(hui) 工作服務中心的社工次旦拉姆正在給孩子們(men) 上課。
“棒棒棒,非常棒!我要像你一樣棒!”台上,展示完自己捏的小熊泥塑,7歲的旺久獲得大家的齊聲點讚。
在安置點,孩子在帳篷裏看電影、做泥塑,用彩筆在畫本上描繪出心中的家園。
“剛見到孩子們(men) 時,他們(men) 看起來情緒緊張。”社工久米旦增說,“我們(men) 利用帳篷以及帶來的繪本、水彩筆、彩泥等物資,給孩子們(men) 搭建了‘兒(er) 童之家’。”
正值寒假,這裏的老師為(wei) 孩子們(men) 精心設計“課程”。
西藏星光社會(hui) 工作服務中心社工久米旦增通過聊天談心,對孩子們(men) 進行災後心理疏導。人民網記者 翁奇羽攝
15:00,情緒解碼“小課堂”
“動畫片《青春變形計》裏,情緒小怪獸(shou) 中有哪些情緒?”
“開心、難過、平靜、憤怒……”
帳篷裏,孩子們(men) 的呼聲此起彼伏。
社工次旦拉姆以“青春變形記之情緒小怪獸(shou) ”為(wei) 主題給塘仁村孩子們(men) 講課。人民網記者 郝潔攝
到達安置點不久,突然發生餘(yu) 震,性格內(nei) 向的10歲女孩措姆驚慌失措,捂著耳朵四處逃離。
“在這個(ge) 時候,孩子們(men) 最需要的是被傾(qing) 聽、被幫助。”次旦拉姆說,“我們(men) 通過情緒解碼‘小課堂’、防震科普、玩遊戲等方式,幫助孩子們(men) 擺脫對災害的恐懼。”
16:00,繪畫課
孩子們(men) 都在進行自己的創作。“你看,我畫的什麽(me) ?”紮西頓珠笑著問。
畫紙上,是充滿童趣的花和太陽。
他說:“花和太陽代表希望。”
紮西頓珠的畫作。人民網記者 郝萍攝
“以繪畫的方式提供心理疏導,可以讓孩子們(men) 正確麵對自己的喜怒哀樂(le) 和恐懼心理。”次旦拉姆稱。
“來‘兒(er) 童之家’上課遊戲,我很開心。”央秋措說。
孩子們(men) 稚嫩的內(nei) 心在熟悉的日常生活細節表達中得到安撫,逐漸恢複到正常生活節奏中。
在定日寒冷的季節,孩子們(men) 純真的笑容是盛開的希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