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上午9時5分,西藏日喀則市定日縣發生6.8級地震。2025年1月13日是西藏日喀則市定日縣6.8級地震發生的第七天。天寒地凍,在震區,受災群眾(zhong) 的居住安置成了目前的重中之重。這兩(liang) 天,在震區各個(ge) 村落,大家正在加緊搭建活動板房。
1月13日20時58分後的兩(liang) 分鍾時間裏,西藏定日縣發生兩(liang) 次地震,最高震級為(wei) 5.0級,均為(wei) 1月7日定日縣6.8級地震的餘(yu) 震。
1月13日是西藏定日6.8級地震發生的第七天。目前地震災區已經全麵轉入到安置和重建的階段,眼下對於(yu) 災區來說,安置工作是尤為(wei) 重要的。
災區大約要建13000套活動板房
地震災區安置工作正在進行,根據當地情況活動板房搭建進展怎麽(me) 樣?計劃為(wei) 受災群眾(zhong) 提供多久住宿?
日喀則市抗震救災指揮部群眾(zhong) 安置組工作人員周宇峰表示,現在的主要任務是盡快實現災區群眾(zhong) 的過渡性安置。對受災群眾(zhong) 的評估後,綜合考慮受災人數、分布情況、不同區域的受災程度等多方麵因素,目前大致考慮需要13000套左右的活動板房,這個(ge) 數據也會(hui) 隨著安置過程的需要進行一些動態調整。
目前,統籌了各方麵的資源力量,全麵加強板房安裝人員、安裝機械等調配工作,加班加點進行分散、裝配活動板房,目前已經裝配3500餘(yu) 套,正在有序組織災區群眾(zhong) 入住。
之後也會(hui) 爭(zheng) 分奪秒、加快進度,盡快把全部板房安裝完成,努力讓受災群眾(zhong) 早日搬進更溫暖、更舒適的新居,讓他們(men) 過一個(ge) 祥和的年。
儲(chu) 備了充足的取暖設備 將動態對取暖設施進行增加補充
房子蓋起來後,對於(yu) 房子裏所配備的一些生活必備品,又有怎樣的安排和考慮?
周宇峰表示,災區群眾(zhong) 還需要在活動板房裏住上一段時間。
安置點在取暖設施方麵做了很多努力,通過國家調撥、社會(hui) 各界的捐贈,以及本地的采購,儲(chu) 備了充足的取暖設備,包括火爐、取暖器等等。不論是帳篷的安置,還是正在過渡性的安置板房,都配備了一些取暖設施,能夠滿足群眾(zhong) 的需要。
同時安置點會(hui) 根據氣候變化和群眾(zhong) 需要,動態對取暖設施進行增加補充,比如這兩(liang) 天遭遇了極端大風天氣,有些地方達到了8級,降溫比較明顯,安置點重點對燃料等物資進行了補充和發放。
安置和重建如何克服天氣、高原挑戰?
當安置工作暫時平穩進行之後,重建就開始同步要進行了。在重建的過程中,需要多大程度去考慮海拔和溫度這兩(liang) 個(ge) 要素?
在重建住房之前,這些受災群眾(zhong) 是不是就要比較長期地住在這個(ge) 過渡板房中?
周宇峰表示,目前主要是從(cong) 臨(lin) 時性安置向過渡性安置考慮,接下來還要統籌考慮永久性安置的問題。
麵對西藏的高原、高寒、缺氧等狀況,比如冬季時間長、災區山高路遠、天氣等因素的影響,在過渡性安置房裏的住宿還需要持續一段時間,現在也在搶進度。
受天氣影響,一般情況下住房施工會(hui) 受到很大的影響,相比低海拔地區的周期也會(hui) 很長,因此會(hui) 提前組織施工人員進行高原適應性訓練,配備一些高原反應的藥物,加強施工過程的管理和保護措施。
特別是現在處於(yu) 極端天氣,永久性安置的一些房屋無法正常施工,凍土等無法開挖,混凝土作業(ye) 也受到限製。目前安置點提前考慮了要快速高效地完成前期的準備工作,比如規劃設計、初步的場地平整等工作,下一步在設計中也會(hui) 充分考慮西藏的地質條件特點,統籌考慮地震帶來的影響,科學規劃。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