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藏日喀則市定日縣措果鄉(xiang) 雪珠村黨(dang) 群服務中心門前的小廣場上,有一口“同心鍋”,漢族、回族、維吾爾族、東(dong) 鄉(xiang) 族、柯爾克孜族五個(ge) 民族的兄弟姐妹一起為(wei) 地震受災的同胞做“百家飯”。
阿曼吐爾·艾沙是徒步愛好者,他從(cong) 黑龍江漠河到拉薩旅行,在拉薩遇到了幾名朋友——馬乃,回族;馬小軍(jun) ,東(dong) 鄉(xiang) 族;阿布都·阿布裏子·阿海麥提,維吾爾族。如果沒有這場地震,他們(men) 應該各自在西藏經商、遊曆、從(cong) 事環保誌願者工作。
“聽到地震的消息,我們(men) 立即在拉薩打饢,還約了幾名做抓飯的師傅,趕往災區。”馬乃一邊在案板上切著胡蘿卜,一邊告訴記者,“我們(men) 準備了大號的高壓鍋,一鍋抓飯可供50人吃。從(cong) 早上8點開始,忙到晚上10點結束,一天能做15到20鍋,最多可以提供1000人的飯。”
“從(cong) 海拔4000米的帕米爾高原來到海拔4200多米的定日,我身體(ti) 比較適應,可以為(wei) 災區同胞多做點事。”阿曼吐爾忙著從(cong) 車上卸下礦泉水和菜品。
“救災,就要解決(jue) 群眾(zhong) 的吃飯問題。救援人員和來自各地的誌願者都在提供餐飲服務,我們(men) 也想貢獻力量。”阿布都·阿布裏子·阿海麥提在拉薩經營生意,“這次專(zhuan) 門準備了50隻羊、500斤胡蘿卜、20袋大米和10件清油帶過來。”
“我在拉薩做生意14年,剛開始創業(ye) 時,周圍的藏族、漢族等很多兄弟姐妹給了我幫助,生意從(cong) 小到大。現在定日遇到困難,正是我回饋大家的時候。”阿布都·阿布裏子·阿海麥提邊說著,邊把切好的羊肉放進鍋裏翻炒。
誌願者們(men) 一起來幫忙,淘米、泡米、添水……忙而不亂(luan) ,井然有序,孩子們(men) 好奇地圍著看。
這邊鍋裏飄出飯菜香,那邊還有愛心人士免費送鍋。
西藏尚廚炊具科技有限公司經理朱陸軍(jun) 把一批專(zhuan) 門高壓鍋送到措果鄉(xiang) 和周邊地區的帳篷裏。打開箱子,拿出一口嶄新的高壓鍋,朱陸軍(jun) 說:“高海拔地區氣壓低,水煮到70到80攝氏度就沸騰了,這是專(zhuan) 為(wei) 高原特殊設計製作的壓力鍋,可以把食物更快地煮熟煮透。”
中華民族一家親(qin) 。在災區一線,一口口“同心鍋”為(wei) 受災群眾(zhong) 送上暖胃又暖心的飯菜。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