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道微生物被稱為(wei) “人類第二基因組”,中科院正式啟動了“微生物組計劃”項目來深入研究。益生菌正是對人體(ti) 有益的微生物,內(nei) 蒙古農(nong) 業(ye) 大學已建成了我國最大的具有自主知識產(chan) 權的乳酸菌菌種資源庫。
益生菌的稱呼源於(yu) 希臘語,意為(wei) “對生命有益”。2001年,世界衛生組織和聯合國糧農(nong) 組織曾對益生菌下了明確定義(yi) :益生菌是一類能夠活著進入消化道的微生物,當攝入充足數量時會(hui) 對宿主的健康有益。近年來益生菌廣泛應用於(yu) 醫療健康、食品工業(ye) 、動物健康養(yang) 殖,農(nong) 業(ye) 種植等領域。但我國益生菌產(chan) 業(ye) 最核心的菌株資源,長期被國外巨頭公司所控製。
麵對我國益生菌的“物種危機”,內(nei) 蒙古農(nong) 業(ye) 大學教授張和平帶領他的團隊開始了長達16年的尋“種”之路。自2001年開始,張和平每年都會(hui) 帶領團隊外出采集微生物樣本,從(cong) 中篩選有益的微生物——益生菌。16年以來,張和平和他的團隊風雨兼程,不辭萬(wan) 裏,足跡遍布中國、蒙古國、俄羅斯、哈薩克斯坦以及巴拉圭等地。從(cong) 人煙稀少的蒙古草原到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從(cong) 北緯六十度的俄羅斯到南回歸線上的巴拉圭,采集自然發酵乳、泡菜、酸粥、酸麵團以及人和動物腸道樣品共2296份。
通過16年的辛勤工作,采用生理生化和多種分子生物學技術相結合的方法,分離、鑒定、保藏了9個(ge) 屬、78個(ge) 種和亞(ya) 種共7060株乳酸菌,內(nei) 蒙古農(nong) 業(ye) 大學終於(yu) 建成了中國最大的具有自主知識產(chan) 權的乳酸菌菌種資源庫。2008年完成的幹酪乳杆菌Zhang全基因組序列的測定和蛋白組學的研究,這是我國完成的第一株乳酸菌基因組序列分析,同時在國際上首次利用蛋白質組學技術建立了幹酪乳杆菌不同生長時期的蛋白表達譜。基因組學和蛋白質組學的研究不僅(jin) 填補了我國利用現代“組學”方法係統研究益生菌的空白,並對提高我國益生菌研究的科技創新能力、自主知識產(chan) 權益生菌品牌的打造和我國益生菌產(chan) 業(ye) 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yi) 。
在帶領我國益生菌行業(ye) 突破國外封鎖的過程中,張和平依托自主創立的優(you) 良菌株篩選技術和評價(jia) 體(ti) 係,先後采集篩選出幹酪乳杆菌Zhang 、乳雙歧杆菌V9、植物乳杆菌P-8等我國原創自有益生菌菌株,一舉(ju) 打破外國在這一領域的技術壟斷。其中幹酪乳杆菌Zhang,以張和平名字命名的益生菌菌株,如同 “養(yang) 樂(le) 多”發明人代田稔發現的\"幹酪乳酸菌代田株\"被稱為(wei) “代田菌”一樣,“幹酪乳杆菌Zhang”被人們(men) 親(qin) 切的成為(wei) “幹酪張”。
在尋“種”之路上,張和平和他的團隊也獲得了多項榮譽和獎勵,包括“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何梁何利科技創新獎”,國家萬(wan) 人計劃領軍(jun) 人才、全國農(nong) 業(ye) 傑出人才、全國勞動模範、內(nei) 蒙古自治區特別貢獻獎等;所帶領的研究團隊2009年入選教育部創新團隊發展計劃, 2014年入選科技部重點領域創新團隊,2015年入選農(nong) 業(ye) 部科研傑出人才及創新團隊。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中國極地科學技術委員會成立
12月28日上午,中國極地科學技術委員會成立大會在北京召開。原科技部部長、中國科學院院士徐冠華出任中國極地科學技術委員會主任。國家海洋局局長王宏指出,為認真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響應我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和建設海洋...[詳細] -
“老經驗”+“新科技”讓古籍新生
從2013年下半年至今,將近4年的時間,一冊接一冊的“天祿琳琅”藏書,陸續擺到國家圖書館古籍修複師朱振彬的修複台上。這些昔日的皇家藏書,經曆歲月的磨礪,有不少已經糟朽、絮化、粘連,無法展閱。朱振彬和他的同事們小心翼翼...[詳細] -
中國啟動十萬人基因組計劃 繪製國人精細基因組圖譜
我國啟動十萬人基因組計劃繪製我國人精細基因組圖譜今天(28日),我國啟動“中國十萬人基因組計劃”,這是我國在人類基因組研究領域實施的首個重大國家計劃,也是目前世界最大規模的人類基因組計劃。科學家們希望通過繪製中國人精...[詳細] -
青海海南州首家博士科研工作站落戶貴德
12月26日,農業部蜂產業技術體係揚州綜合實驗站、揚州大學蜜蜂產業研究所與海南藏族自治州貴德縣青藏蜜蜂良種養殖場合作建立的海南州首家博士科研工作站揭牌儀式在貴德縣文化旅遊產業園區舉行。 [詳細]
- 00後新兵軍營生活:戒手遊直播 有人減肥50斤
- 各地高校雙一流方案公布 明確3步走發展目標
- 麵對"泛00後" 《形勢與政策》課如何改革
- 【職通車】成功快速來臨 是團隊最危險的時候
- 各國赴美留學人數12年來首降 留學美國為何不那麽美了
- 享受公平有質量的教育 山裏娃上起網絡直播課
- 黑龍江大學:冰雪文化融入課程
- 【考動力】首次赴美國際學生數量12年來首降
- 思考:大學思政課為啥火了?居然可以這麽上!
- 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給莫斯科大學中國留學生的回信》座談會在京舉行
- 山裏娃上起了網絡直播課
- 上海規範民辦培訓機構 規定最晚授課結束時間
- 民辦教育辟出分類管理新路徑
- 督導創新,"督"出教育新作為
- 大三"創業英雄":最好的創業導師是你的大學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