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4日從(cong) 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獲悉,該院核能安全技術研究所的科研人員在中子輸運物理與(yu) 技術方麵取得突破性創新研究成果。中科院核能安全所的科研人員設計研發了強流氘氚中子源實驗裝置HINEG,該裝置中子源強達到了6.4×1012n/s,為(wei) 在運行的同類裝置世界第一。能源領域國際權威期刊《國際能源研究雜誌》日前以封麵文章的形式報道了這一創新成果。
中子被稱為(wei) 核能係統的“靈魂”,中子源實驗裝置是先進核能與(yu) 核技術交叉應用研究的重要平台。為(wei) 開展中子物理與(yu) 輻射安全、新型核能係統、核技術交叉應用等研究,中科院核能安全所的科研人員經多年基礎研究與(yu) 技術攻關(guan) ,先後突破了強流穩態中子產(chan) 生、多類型中子能譜精準調控、寬能譜中子精確測量等關(guan) 鍵技術,成功實現與(yu) 鉛基堆中子物理實驗裝置的耦合運行,設計研發的強流氘氚中子源實驗裝置HINEG,其綜合性能指標達國際領先水平。
HINEG的建成是我國中子輸運物理與(yu) 技術研究領域的重大突破,作為(wei) 國際一流的中子物理研究平台,其產(chan) 生的中子能譜可真實再現第四代核能係統、聚變堆、混合堆等先進核能係統的複雜中子環境,是開展中子物理與(yu) 先進核技術研究的利器,對新型核能係統研發具有重要意義(yi) 。同時也是中子治療、中子照相、中子育種、電子元器件抗輻照加固、國防安檢等核技術交叉應用研究的重要平台。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西藏自治區加快推進大型科學儀器設備麵向社會開放共享
2017年12月22日,西藏自治區科技廳在拉薩舉辦了“西藏大型儀器設備共享服務平台應用培訓班”,全區30家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業共53人參加了培訓。[詳細] -
李克強:確定加大支持基礎科學研究措施 提升原始創新能力
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持續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確定加大支持基礎科學研究的措施提升原始創新能力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月3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持續激發市場活力和...[詳細] -
中國“神器”,打通生命河
尼泊爾當地員工正在首次引入的全斷麵隧道掘進機內工作。中國海外工程有限責任公司尼泊爾分公司供圖走進尼泊爾,本報記者看到中國企業同尼泊爾人民因水而結的一份情緣。引水之夢恒河平原最北邊緣地帶,是尼泊爾巴迪亞和蘇爾凱德地...[詳細] -
“科學”號實現3000米深海數據實時傳輸(資訊速遞)
日前,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向媒體發布信息稱,正在西太平洋執行科考任務的“科學”號考察船自2017年11月26日起航以來,已對西太平洋科學觀測網的8套深海潛標進行了數據實時化傳輸升級,這也是中國首次實現深海3000米水深溫度、鹽度...[詳細]